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明治天皇巡幸最喜歡去的三個地方,那是國運所在

日本明治天皇巡幸最喜歡去的三個地方,那是國運所在

讀者朋友們,你們都初中畢業很多年了吧?

你們還記得,歷史書上學過的清朝洋務運動,有些什麼口號嗎?

記性好的可能會記得,前期為自強,後期為求富。

總的目標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那麼,還記得同時期日本進行的明治維新的口號嗎?

可能不記得了,因為不是考試的重點。

那麼,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明治維新的口號,是什麼呢?

它有三個。

文明開化。

殖產興業。

富國強兵。

日本其實與歐洲,早有交往。

先與葡萄牙西班牙進行過南蠻貿易——因為兩牙的商船自南蠻菲律賓地區而來——此時大概是明朝後期。

(南蠻貿易繪畫)

後與荷蘭交往。荷蘭成為與清朝同列、可以跟日本進行小規模貿易的國家。

之所以是小規模貿易,乃在德川幕府生怕西洋的思想,會侵蝕他統治下是日本人的靈魂,於是轉而鎖國。

1854年被美國軍艦叩開國門之前,日本的科學、醫學、兵器之術,一部分通過清朝出版的圖書而來;

一部分,通過跟隨荷蘭人學習而來,併產生了在日本歷史上影響巨大的蘭學。

但這些都是很小範圍的交往,真正洋人批量東渡,已是1860年代了。

他們驚嘆於日本人愛衛生的習慣,但很快發現,日本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

武士可以在街道上殺死替自己不敬的平民;

平民會瞧不起比他們更底層的穢多……

對於接受平等思想不少年的西方人來講,這些純粹就是野蠻的象徵了。

明治朝廷的重臣們自然知道這事,他們也很在乎洋人的看法。

因為他們的長遠打算是,成為列強的一員。

那麼,就只有首先融入他們才行。

因此,才會有了文明開化的口號。

明治天皇做了表率,1872年6月28日開始的巡幸之旅,他是穿著特意請洋裁製量身定製的西裝、燕尾服的。

這對日本的震動不可謂不大。

當然,也有些保守派十分不爽,有人冒死表達了抗議。

不過,死倒是沒死,但嚇了一大跳是真的。

西鄉隆盛把他找了去,怒目圓睜地朝他吼道:

你難道還不知世界的大勢嗎?

是的,一定要順應形勢才行啊。

在明治維新的最初幾年裡,他們廢除了武士的特權,規定四民平等,連最底層的非人,也獲得了國民身份。

當然,要真正平等,可能是幾百上千年的過程。

畢竟,哪怕現在,明治維新過去150年了,有些日本人,還不願跟穢多的後代們交往。

不管如何,文明開化的第一步,是邁出了。

殖產興業,富國強兵,都很好理解,他巡幸之時,最喜歡去的三個地方中的兩個:

(日本絲廠)

一是各地區的商品展;他鼓勵生產有地方特色的產品,賺回更多外匯;

二是各鎮台的兵營,以鼓舞士氣。

他覺得最最重要的地方,則是學校。

寫到這,不由得想起,他的父親,孝明天皇,可是個堅定的攘夷派,一聽到洋人二字,都會咬牙切齒的。

他駕崩不過五年,他兒子穿著西裝,跟洋人打得火熱呢。

在此次巡幸中,他接見了京都的外國教師,還下詔讚揚他們:

盡心於生徒教育,朕甚嘉之。望汝等勤勉,生徒益研學不怠。

不但有集體接見,還有單獨拜訪。

《明治天皇1852-1912》里說:

他拜訪了勒羅伊·簡斯教師。

簡斯太太可沒有受寵若驚,出宅遠迎。

而是站在二樓陽台,朝天皇撒下鮮花香草。用這種外國禮節接待了他。

書中說,這樣的歡迎方式,他此前從未遇過,此後也沒有再經歷。

他還到各類學校,跟學生們打成一片,聽他們的演講。

(日本學校)

這些演講不但有日語的,還有外語的。

化學啊、物理啊、農學啊……各種研究室,更是他喜歡去的地方。

一句話,他認為,工業、教育和軍隊,是決定日本能否實現現代化的三大要素。

就在明治天皇不斷巡幸之時,清朝也建了很多學校、工廠,但好像沒有聽說過同治、光緒或慈禧太后到這些地方巡幸之事。

光緒皇帝在京師大學堂的演講,也是小說家言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1 的精彩文章:

有人抗議天皇穿西服,西鄉隆盛吼了句,那人驚恐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