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利用價值,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朋友

心理學: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利用價值,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朋友

社會生活中,我們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並在這一過程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社交圈。

從社交學角度看,擁有一個高質量的人際關係對我們來說好處頗多,它能為我們提供分享自我、與他人交換觀點的途徑,還能在我們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與支持,緩解我們的緊張和不安情緒,讓我們對生活重拾信心。

而不同性格的人,朋友圈子的大小也不同。有些人朋友一大堆,大家經常聚在一起吃飯聊天,有的人朋友卻寥寥無幾,但彼此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

有心理學家曾指出一個非常殘酷的觀點: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利用價值,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朋友。

對此,很多人並不認可。

在大多數人看來,真正的朋友是不會輕易拋棄我們的,即使我們變得一無所有,真正的朋友也會儘力去幫助我們,陪伴我們一起渡過難關。

而那些因失去利用價值而離開我們的朋友,只能算是狐朋狗友,即使離開了我們也無所謂。那麼,這種說法經得起推敲嗎?

資源交換理論

從「資源交換理論(Resource exchange theory)」角度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多多少少都會受到潛在利益影響。

這種利益並非單單指金錢,還可以是陪伴、關愛、社會地位以及其他資源、信息等。

事實上,在我們和朋友交往時,都會受到這一理論的影響。

雖然我們主觀上很難意識到這種潛在利益的影響,但它的確是真實存在的。

比如,你有一個和你關係很親密的朋友,你們之間幾乎無話不談,不管是生活中遭遇的不幸、或者遇到的趣事,你們都會樂意和彼此分享。

那麼,你們在相處過程中,你就從對方身上得到了陪伴、關愛和鼓勵,而對方也從你身上獲得了相應的東西。

又或者是你工作上的夥伴,你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從彼此身上獲得有用的資源,交流一些對工作有幫助的信息。

但是,如果在相處過程中,一方總是一味從另一方身上得到陪伴與支持,為另一方付出的卻很少,那麼這種資源交換關係就會逐漸失衡,你們之間的友誼最終走向終結。

其實,資源交換理論背後隱藏著一個社交潛規則,那就是「相互利用」。

因此,從「資源交換」這一角度來看,當你身上不再有任何可利用價值時,你的朋友也就無法從你這裡得到想要的東西了,包括陪伴與關愛等。久而久之,他自然會疏遠你。

但是,這個假設也並非總是成立的。

一方面,你的朋友之所以願意和你交往,並不一定是想要從你這裡獲得什麼,而是因為你們在相處過程中產生的相互作用,讓你們彼此感覺都很舒服,願意去和對方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建立起一段深厚的友誼。

因此,如果用「利用」這一詞來形容真摯而純粹的友誼,無疑是非常不恰當的,這是將正常的資源交換現象污名化了。

另一方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這就意味著我們都有自身珍貴的資源。這種資源不一定是物質上的,還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勵、信任、關愛等品質。

從這一角度來看,在與別人交往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給別人帶來能量,也可以從對方身上獲得能量。

因此,絕對意義上徹底「失去價值」這種現象是沒有可能性的。

即使有一天你的人生陷入了低谷,相信你的朋友也會陪伴在你身邊,和你一起渡過眼前的難關。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當你處於一個滿是壞人的環境之中,擺脫痛苦的唯一方式是自己變壞
心理學:總是捨不得用遊戲里的消耗品,其實是一種病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