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威王論國寶,魏以珍珠為寶,齊以人才為寶,魏惠王感到很羞慚!

齊威王論國寶,魏以珍珠為寶,齊以人才為寶,魏惠王感到很羞慚!

魏惠王是一個運氣極佳的諸侯王,在他出生前,他的父親魏武侯、爺爺魏文侯已經將魏國治理成天下第一強國,因此魏惠王即位後就成為天下第一雄主。魏惠王取得魏國的君位,也充滿了運氣,如果韓、趙聯軍不退兵,那麼魏惠王早死於戰爭,根本不會成為國君。由於一切得來過於容易,因此魏惠王安於享受,不思進取,最終讓魏國走向衰弱。

魏惠王

魏武侯死後,魏惠王跟哥哥公子緩爭位,兩方各引大軍相戰,兩軍實力相差不大,公子緩略居於下風。後來公子緩請趙成侯、韓懿侯相助,並許諾事成之後割地相償!韓、趙聯軍已經擊敗了魏軍,但在如何處理魏國一事上,韓趙有了不可調和的分歧,最終韓、趙當夜各自退兵,魏惠王不戰而勝,取得君位。從此魏惠王以天命自居,衣食飲居、車馬隨駕極盡奢華,用人還喜歡看面相,富貴之相的人他喜歡用。

《史記.魏世家》趙謂韓曰:""除魏君,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且利。""韓曰:""不可。殺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貪。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衛,則我終無魏之患矣。""趙不聽。韓不說,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國不分者,二家謀不和也。若從一家之謀,則魏必分矣。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領韓國和一些小國到徐州朝見齊威王,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不敢獨自稱王,於是也承認魏國的王號,史稱「會徐州相王」。儀式結束後,魏惠王和齊威王共同狩獵,且狩獵的禮制規格跟周天子一樣。中途休息時,魏惠王跟齊威王討論了國寶,兩人對國寶的看法各不一樣,聽了齊威王的國寶論後,魏惠王感到十分羞慚!

魏惠王平時就喜歡珠寶美女,他收集了很多顆珍珠,其中一顆直徑一寸有餘,被魏王視為國寶。另外魏惠王還有10顆夜明珠,每一顆珠子都可以照亮12輛馬車的範圍。這樣的奇珍異寶,世間少有,魏惠王珍而藏之,輕易不給外人看。魏惠王認為齊國國大民多,民富兵強,必然有更加罕見的國寶,藉此機會可以看看眼界!

夜明珠

不曾想,齊威王直接說齊國的國寶不是珍珠而是人才,並立馬列了四位能臣幹吏。齊威王說舉的四位國寶級人物分別是:檀子、盼子、黔夫、種首。檀子守齊國南城,則楚國不敢北上爭鋒,泗上12個諸侯以齊國為尊;盼子守齊國高唐城,則趙國不敢侵齊;黔夫守齊國徐州城,則燕人不敢南下;種首領齊國內政,則盜賊絕跡,路不拾遺!

齊威王以人才為國寶,故齊國強過了魏國;魏惠王以珍珠為國寶,故魏國兩敗於齊國,最終失去了霸權。想到商鞅、張儀兩位治國大才都是從魏惠王手中流失的,他們去了秦國,並強大了秦國,還反過來狠狠地打擊了魏國,魏惠王隱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尷尬地敷衍了幾句後,羞慚的走開了!

齊威王

《齊威王論國寶》齊威王、魏惠王會田於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

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

惠王有慚色。

魏國老丞相公叔痤死前,專門向魏惠王舉薦商鞅為魏國丞相,並明言: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對於老丞相的推薦,魏惠王一笑而過,認為中庶子衛鞅名不經傳,委以國政,必為天下笑談。公叔痤又說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魏惠王聽後,忍住心中的笑意,假意答應,事後魏惠王到處說老公叔病瘋了,居然讓他用衛鞅為相,還說不用就殺!後來魏惠王不用衛鞅,也沒有殺衛鞅。二十歲的衛鞅入秦,用了二十年時間將秦國由弱變強,河西一戰重擊魏國,讓魏惠王悔不當初。

商鞅

《史記.商鞅列傳》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惠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

張儀出山後,首先去魏惠王那裡報到,希望報效母國,結果遇到魏惠王跟老孟子在聊天。老孟子攻擊張儀的縱橫學為「妾婦之道」,張儀反譏孟子,氣得老孟子差點背了氣。魏惠王為了表示自己敬賢,亂棒將張儀打出王宮。後來張儀入秦,出任秦國丞相一職,輔助秦惠文王聯橫斗六國,多次重擊魏國,讓魏惠王再次悔不當初!

相比於魏惠王,齊威王算是有識人、用人之明,但是齊威王喜歡搞權謀,最終治國大才紛紛離齊而去,僅有檀子、盼子、黔夫、種首這種中等人才在齊國效力。齊國能擊敗強大的魏國,除了魏惠王好大喜功,不能知人善用外,還在於齊國出了孫臏、田忌這樣的軍事名家。以綜合國力而論,齊國是趕不上魏國的,但齊國用謀略,一奇謀可堪十萬雄兵,故齊勝而魏敗。

齊國軍師孫臏、上將軍田忌才是齊國真正的國寶,兩人精誠合作,通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擊滅了魏國主力部隊,進而讓齊國取代了魏國的霸主地位。然而齊國雖然擊敗了魏國,但霸權並沒有魏國那麼顯赫:一方面是因為齊國綜合國力不及巔峰時期的魏國;另一方面則是孫臏、田忌的離走齊國。沒有了孫臏、田忌的齊國,就無法威懾群雄。

孫臏

馬陵之戰後,齊國取得霸主地位,一時間威風無限,群雄紛紛向齊國朝拜。精通帝王之術的齊威王怕孫臏、田忌功高蓋主,更怕兩人合謀奪位,於是指使丞相鄒忌陷害田忌,只要田忌一除,沒有軍隊支撐的孫臏也不足為慮!孫臏其實早就預料到了齊國朝堂的變化,認為戰爭勝利後,必然會有權力的內鬥,要保證不在鬥爭中失敗,只有緊緊掌握軍隊的控制權!

馬陵之戰後,孫臏對田忌說:將軍有意做一番大事嗎?田忌不知所以。孫臏又說:將軍最好不要解除武裝返回齊國,而是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來把守住主地。主地的道路狹窄,車輛只能依次通行,碰撞摩擦而過。如果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把守住主地,定能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以百當千。然後將軍背靠泰山,左有濟水,右有高唐,輜重可直達高宛,只需輕車戰馬就可以直衝齊國首都臨淄的雍門。如此,齊國的大權就可以由將軍掌握決定了,那時候鄒忌必定出逃,否則將軍有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齊國。""

齊國丞相鄒忌派師爺公孫閱攜帶重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公孫閱就派人逮捕占卜的人,在齊威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然後齊威王故意讓人將消息通報給田忌,好讓田忌知難而退。果然,田忌在得知占卜之事後,立馬棄軍逃亡楚國,楚威王則將江南之地封給田忌,讓他為楚國效力。

田忌

田忌逃亡楚國後,孫臏在齊國處境艱難,丞相鄒忌有意迫害他,最終孫臏歸隱山林,了無終蹤。失去了田忌和孫臏,齊威王默然感到失落,沒有這兩位存在,齊國的霸權很快遭到挑戰,楚國、越國都發兵攻打過齊國,而齊軍不能輕易取勝!天下列國形勢變幻莫測,齊威王感到心力交瘁,隱隱覺得對不起孫臏和田忌,不久丞相鄒忌也被罷官!

齊威王跟魏惠王論國寶,說他自己以人才為國寶,其實也是在緬懷孫臏和田忌,如果這兩人在,齊國何須採取守勢?孫臏和田忌如果在齊國長期得到重用,齊國的聲勢將會遠遠超過當年的魏國,現如今魏齊兩國表面強大里子卻在衰退,秦國內外皆蒸蒸日上,人才都西入秦國了!齊威王的「人才是國寶論」,其實也是在自責!

魏國、齊國相互承認對方王國的地位後,一時間天下四個王國並立,分別是:周王國、楚王國、魏王國、齊王國。徐州相王后,天下形勢變化更加劇烈,不久戰國七雄紛紛稱王,相互攻伐更加頻繁!魏國、齊國由於人才的流失,日漸衰弱,最終被秦王國攻滅。公元前325年,秦伯國正式稱王國,大秦王國的存在,加快了天下統一的步伐!秦國由於人才的不間斷引入,越來越強盛,最終擊滅六國,統一天下!

秦始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田忌 的精彩文章:

語文微課堂:統編語文(五下)《16 田忌賽馬》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田忌賽馬》(第85-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