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生命如此無常,我們該何以處之…

生命如此無常,我們該何以處之…

掃碼觀看印竹直播

大家好!今天是清明節,歷年的今天都是我們祭奠祖先的日子。今年又格外的不一樣,今天早上10點,全國都鳴笛默哀三分鐘,為這次疫情中幫助患者而犧牲的英雄們致敬,也為這些亡者默哀,通過這樣一種儀式,而且今天北京升的國旗也降了半旗致哀。

今天可能我們無一例外的會開始思考有關死亡的話題。死亡在中國尤其是漢地是比較迴避的話題,忌諱的話題,但是我們又常常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會思考到死亡。所以今天我們的主題剛好是《諸行無常》的第一課。在無常中最重要的一個無常就是壽命無常,就是生死問題。所以今天這個主題和今天的日子特別當機。我們開始了解無常這個話題之前,先跟大家談談有關死亡。

記得樊登在一次訪談當中,就說到死亡這個話題,也是就著希阿榮博上師的《前行筆記》做了一次訪談,因為在《前行筆記》中「諸行無常」的話題里專門有一篇叫做《關於死亡你知道多少》。樊登在說到這個的時候講到了一本書,是一個印度的企業家,也是學者,他寫的一本書《穿越死亡》。他講完以後,我還專門買了這本書來看。

他在書里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他說任何時候跟朋友一起吃飯、談事情,或者做商業談判之前,他都會先做一個實驗。比如吃飯的時候,他就會拿一個刀一個叉放在兩端,比如說刀代表你的生,叉代表你的死,在生和死之間,比如說這是一條線一個空間,那麼給你一個鹽瓶,你認為你現在的生命在哪裡?你已經走到哪裡了?這樣的一個實驗,很多人在做的時候會很糾結,因為沒有想過,突然要想我現在的生命走到哪裡了?我未來的生命還有多久?我過去已經走了多長的路?糾結到底我的命該有多長?等等,都要開始思考了。

有的可能在放的時候會想像自己命長一點,有的時候他會提醒你參考一下你父母的年齡。我本來以為我能活100歲,但是我父母才活了70多歲,我又要往前移一下。那就覺得忽然有一種緊迫感,忽然覺得自己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了,在自己的一生當中。這樣的一個實驗,他說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做完實驗以後,他跟每一個人的談話,就少了很多的廢話,就可以直擊主題。人們忽然就意識到時間緊迫,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扯閑篇了,要直入主題,那就對生命的問題開始有了思考。

其實,我們一生當中有多少時間是用來思考我們的生命問題呢?但實際上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生命問題啊。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想作為「清明之省」,先帶給大家蓮花生大士的一段話,也希望能喚起每個人的思考。蓮花生大士說:

看著日日、月月、年年的時光荏苒而去,一步步逼近死亡,你難道不會感到絕望?每個人都會毫無預警的死去,你怎能滿足於此?當死亡到來之時,子孫和財富毫無用處,你怎願甘心於此?伴隨你的除了善行與惡行之外,什麼都沒有,你怎會如此有自信?

我們有多少人能非常有自信的從容赴死?太少太少了。這就加大了我們對死亡的恐懼,當無常到來的時候。我想這個階段談這個話題可能更能喚醒大家的一些思考,因為我們正面臨著這種生死的無常。本來我們還都歡天喜地地計劃著怎麼樣過春節?一家人怎麼樣團圓?可能瞬間,幾天之後就天各一方,家人離散,毫無預兆的人就不在了!所以面對這樣的事,我們有太多的悲憤。但是,悲憤之後,其實最重要的是反思,是對生命的思考。

佛說「諸行無常」這個話題,其實最重要的也是要喚醒我們這樣的思考。也就是說恐懼和害怕是沒有用的,無所謂也是沒有用的,它都不能解決問題。比如說我們害怕死亡,我們就逃避,不去說這個話題,那解決不了我們的生死問題。我們如果天天都是提心弔膽,擔驚受怕,也解決不了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佛法為我們提供了方法,這也是我們學習這一課《諸行無常》的意義所在。

現在就讓我們正式進入今天的主題。先讓我們在概念上了解一下「諸行無常」。諸行無常里的「行」,不是指行動行為的行,它雖然包含著我們的行為行動,但是它更多的指的是有為法,諸行就是指一切有為法。所謂的有為法,就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有生、住、壞、滅,變化遷流的,就是在不斷變化的這樣的世界,有為法的法,它也代表著整個世界的規律。這個世界又包括了器世界和情世界,我們也可以說是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也可以說是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但是它都是在有為法的範疇,它包括了我們所有的在世間的一切活動所圍繞的物質和精神層面的東西,叫做諸行。這個諸行是無常的。無常,就是沒有永恆不變的,也就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沒有永恆不變的,這就叫諸行無常。

諸行無常是佛法中的三法印之首。佛陀說過,世間一切微妙善法皆是佛法。我所說的法如爪上塵,就如指甲里的塵土一樣,我未說法如大地土,不能說我沒說的就否定。但是,這麼多的法怎麼判定是不是呢?也有個標準,這個標準就叫三法印,也有說四法印,也有說一實法印。印就代表著一種權威,一種印可,就是以此為標準來判定它符不符合佛法的世界觀及方法論。

諸行無常是三法印之首,就是一切認為這個世界是無常變化的,它首先符合佛教的世界觀,對世界的看法。如果說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東西,有一個永恆固定的主宰,那都不符合佛法的世界觀。如果認為是斷滅的,認為人死如燈滅,也不符合佛法的世界觀。佛法是講的生滅遷流、剎那無住、無始無終,這個是周行不殆的,這樣的世界觀,所以叫諸行無常。我們先對概念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後真正的去理解無常,是要從佛法甚深的道理中再去慢慢的感悟,佛這麼強調無常的意義是什麼。

無常也有分類,大致的就分成兩類:粗無常和細無常。粗無常主要指的是宏觀世界的變化。粗大的無常,是我們比較容易體會,也比較容易認可的,普通人都可以現行發現和了知。我們自己沒有經歷,也會看到別人經歷這種生老病死,經歷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經歷這種大起大落,我們能感受到粗大的無常。但是即使這樣,無常沒有落在自己身上,我們感受也不深。覺得好像它離我們很遠,雖然我們知道人人都會死,但是在我們壯年的時候,我們年輕的時候,少年不知愁滋味,我們根本不會去思考這些無常會降臨在我的身上。

細無常講的是微觀世界的變化。微觀世界,就是我們每一天每時每刻,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剎那地生滅,這個是我們感知不到的,我們沒有這種覺察。所以我們對生命的認識就會太少,因為我們覺察不到這麼細微,所以病毒都在我們的身體里侵襲我們,最後到了已經呼吸困難了,我們的肺都已經纖維化了……我們都已經都來不及了。這種細的無常更讓我們措手不及。

這指的還是物質層面的,精神層面的就更是。我們細微的煩惱,我們平時根本就不在意,我們從來不會去思考一下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內心狀態,我們的情緒狀態,從來不重視,從來不呵護。直到積壓的這些煩惱,到了大的爆發以後,我們就會出現各種焦慮症,抑鬱症,一種不可逆的心理狀態也出現了,這些都是我們對它的關注不夠,因為「無常」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很少去關注它。我們更多關注外在的東西,有的時候是麻痹自己,是逃避現實。譬如說我們都知道會死,但是我們就不去想,其實我們很多做的事也都是因為我們會有死亡我們才會去那樣做,但是我們從來不想那樣做到底對我們脫離死亡、解脫死亡有什麼幫助?我們沒有去想,這都是我們人生很大的遺憾。

這樣一個話題雖然沉重,雖然我們不願意麵對,但是希望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無常和我們內心的無常。

當然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已經很沉重了,我們在憶念我們的親人祖先,逝去的人,也憶念這些為了救度我們的生命而犧牲的人,我們都是懷著一種特別沉重的心情的。所以除了開始我們應機說一點關於死亡的話題,今天我們暫時不講死亡的話題,後面我們再去慢慢的了解,從大的宏觀的器世界一直到我們的生命世界,佛法中都有很透徹的解釋。今天先不說,今天先給我們一些信心。我們每一個話題的課,都是先從總體上知道有這樣的一個話題,然後我們如何能夠去戰勝,能夠去克服,先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方向,知道我們還有一種超越它的可能,然後再回過頭來落實在當下,一步一個腳印切切實實地去修行。以這樣的路徑,以這樣的一個方式,我們先來了解無常和佛法中的另一個重要理念——緣起性空之間的關係。

諸行無常和緣起性空,實際上也是一回事兒。佛法講緣起性空,其實所謂的諸行,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起法,都是因緣聚合而成,所以叫緣起。我們了解無常,就也幫我們了解緣起和性空。這個緣起,因緣的聚集、聚集、聚合、聚合,一切有為法都是慢慢聚合而成的,這種聚合還有一種說法就叫做業力。業,就是我們所有做的事情,所有的這些積累。具體的說,這個業是由我們身、口、意三個方面的積累,我們身體各種的作業是有能量的,口是有能量的,意更是有能量的,我們的意識在不斷的想。身口意,我們都是一刻不停的在造作,我們活著就是造作。

造作並不一定是不好的,我們的創造很多是有意義的,但也有很多是沒意義的,有很多是正面的,也有很多是負面的。但總而言之,我們只要活著,我們的身、口、意就在運作,就在活動,然後它就在不停地造作,產生了一些有形的物和無形的能量,同時向這個世界釋放。這些釋放所形成的力量,佛家有個專有詞,就把它叫做業力。

無常代表的是空性。正因為這個世界,我們緣起的世界,也就是器、情世界,本性皆空,它是空性的,所以它表現出來的就是無常變化。因為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性,它的性是空的,空里就可以有無限的可能,可以有萬種有的產生,所以它是無常變化的,它常常是可以這樣又可以那樣。因為緣起所以性空,因為諸行所以無常。諸行無常就是緣起性空,了解了諸行無常,就了解了緣起性空。

緣起構成了我們的業力,性空能讓我們認識到般若,這是今天給大家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我們學佛學了很長時間的同修,對般若並不陌生了,如果原來沒有接觸佛法的,可能對般若還不是非常的清晰,那麼今天我們要重點跟大家分析一下般若。是般若讓我們能夠在無常面前變被動為主動的可能。因為性空,所以有一切的可能。也因為無常,有一切的可能。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恆常不變的,我們還有什麼可能去創造?還有什麼可能去發展?所以這個無常看似是不好的,前面說的都是它不好的一面,但是它也為我們的生命提供了無限的可能。關鍵我們是被動的被無常輪轉,還是主動的把握無常,差距就在這裡了。如何能變被動為主動,就在於我們的般若智慧的開啟。般若,本身是一種智慧,但是為什麼沒有把它翻譯成智慧?因為一個智慧無法涵蓋般若這種微妙的,能夠隨變化而變化的這樣的一種大智慧,一種妙智慧。

般若又分為實相般若,觀照般若和方便般若,都是三部分組成。前面業力是由身、口、意造作的,而般若是由實像、觀照和方便一心三觀的妙用。所以它為我們提供了可能。所謂實相就是讓我們知道空性的智慧,所以般若也叫空性的智慧,讓我們看到空性的這種實相、無相。這樣我們會起觀照,起觀照以後我們就能夠生起萬法的方便。這個是原初從我們最本心生髮出來的。我們為什麼有了這麼多的造作?其實都是為了我們用的,為了我們用著方便。但問題就是我們用著方便,我們覺得這個真是太好了,就會住在裡面了,就會陷到裡面了。然後我們就遠離了觀照,遠離了實相。我們現在的狀況,現在剛好是在方便這了,本來方便是很好的,但是因為我們陷到裡面,因為我們跟它黏著在一起,我們就不舍,就不放,所以我們就沒有辦法起觀照,更不能看到實相。

當我們離實相越來越遠的時候,我們的心就不能起妙用,就沒有了般若智慧。本來《妙法蓮華經》講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心三觀。這個一心三觀,方便就是即假,我們知道所有的方便都是我們臨時造出來的假象,它也是我們心的一個能力,一個作用。我們的實相是我們的空相。我們的觀照就是在空和假之間的中道,所以關照非常的重要,要照見五蘊皆空,還要能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就是方便。照見五蘊皆空的五蘊皆空就是實相。但是你還要照見,像太極圖的S線一樣,所以中道非常的重要。

所以成佛和我們凡夫的不同,就是凡夫的心一想就會住在妄心裡,一空就會住在禪定里,就沒有辦法在禪定和方便當中如去如來,在實相和方便中如去如來。而佛和大菩薩都可以一心三觀,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觀,這個時候心才能起妙用。所以我們通過諸行無常與緣起性空的比對,先引出般若這個話題,讓我們知道般若原來在我們的心上,能讓我們心起妙用的一種智慧,它非常的重要。我們要想把握無常,就要學習般若。

首先我們得出一個結論:般若可以讓我們在無常面前變被動為主動。

般若,不是說讓我們就可以不面對無常了,可以就遠離無常了,不是的,它可以讓我們在無常面前變被動為主動,這是一種最重要的智慧。這種變被動為主動,乃至於對壽命的無常,乃至於對生死的超越,全都在般若裡面。

有了這樣一個結論,我們首先就有一點信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不是說在無常面前毫無辦法,只能被動接受,不知道明天會是一個什麼結果,什麼狀態?毫不在我們的經驗知識範圍之內能夠去把控的?我們被動的面對無常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一種深深的無助感,就會覺得一切都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而主動以後,無常就在我們的面前不算一個什麼事情,我們可以在其中遊刃有餘。

那麼,般若是什麼?剛才是從概念上稍微說了一下,但是般若不是一個簡單的能用概念去認識的,我們慢慢的再去一點點體會。先不給它下概念的斷語,最重要的是如何獲得般若?既然般若這麼重要,能夠讓我們超越生死,那麼我們該如何獲得呢?當然重要的一個結論就是:學佛。因為般若智慧是佛法特有的智慧。這個是我們在其它的知識體系中找不到的,唯有佛法中大般若部600卷都是在談般若,佛陀說法49年有25年都在講般若。所以這種般若的法,我們唯有通過學佛能夠去獲得這樣的一種智慧。

所以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就是學佛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意義。它還不像我們學其它的,能夠當做一種知識、一種技能去學習,我們可學習可不學習。一個真正的、我們尊重生命的人,我們不是在生命面前麻木不仁,反正就這樣,解決不了就不解決了,破罐破摔了,腳踩西瓜皮了,我滑到哪算哪了,如果你不是這樣想,你還希望對你的生命有足夠的尊重,希望你的生命能夠更有價值的話,那麼一定要學一下佛法,了解一下佛法中的般若智慧。這對我們非常非常的重要。

佛法非常的浩渺,三藏十二部,非常的浩渺,我們從哪裡開始學呢?我們學佛要先學菩薩,尤其是我們漢地的這種行菩薩道。我們每一天做功課首先要誦讀的一段: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復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菩薩是怎麼學的我們就怎麼學,我們跟著菩薩的學習路徑去走就對了。我們說到學佛先學菩薩,學菩薩先發菩提心。那麼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包括三個方面:廣大的心、深妙的心、凝定的心,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心的覺悟。實際上廣大的心、深妙的心、凝定的心,也跟前面說的般若相應,廣大的心就是方便般若,深妙的心就是實相般若,凝定的心就是觀照般若,所以這三個方面也是一心三觀的,廣大、深妙、凝定是三位一體的,共同構成了我們的覺悟。菩提,如果直接的解釋就是覺悟。薩垛菩薩就是覺悟有情,專門來覺悟我們有情眾生的。因為我們要實際的去做,我們把它細分就是廣大的心,深妙的心和凝定的心。

如何去學習廣大、深妙、凝定的心?向大家推薦三位菩薩,有三位菩薩已經給我們樹立了榜樣,能夠告訴我們什麼叫廣大?什麼叫深妙?什麼叫凝定?也就是說我們要想增長菩提心,就要學習這三怙主。這三位菩薩被稱為三怙主,專門護持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的。大家都熟悉的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這三位菩薩對於我們禪人俱樂部的同修並不陌生,我們去年把四大菩薩道場都走遍了。四大菩薩當中,其中這三位是專門護佑我們娑婆世界的人為主,其他的也不是不護佑,地藏菩薩是專門以護持地獄眾生為主,但是他對我們的人也很有幫助。一共是四大位,但是我們今天說的三位怙主,代表了我們的一心三觀。

要說廣大心,就學觀世音菩薩。我們無論從因地開始,「耳根圓通章」開始,一直到《妙法蓮華經》的「普門品」,這個果地,他的心量一直如此廣大。你是什麼樣的人,他就以什麼樣的形象度你,在什麼國土中他就到什麼國土去度你。他發心非常廣大,他的最大特徵也是大悲,他最大的宏願就是利他。只要對人有利益,大事小事,不管是出世間的事,還是在世間的那點事兒,包括生男還是生女,他都管。你丟了東西,到哪被盜了,你落入大火了,你被惡人抓起來了,等等,我們讀「耳根圓通章」和「普門品」都會有讀到,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設入大海水不能溺。有惡人來害我們,刀尋段段壞,你只要一聲觀世音,他尋聲救護。他的這種利他的本質是無人能敵的。所以我們首先就是要學習觀世音菩薩,學習觀世音菩薩落實到我們,就是先做利他的事。怎麼樣讓我們發心廣大?就是多做利他之事,多去幫助別人。

所以觀音的法屬於表詮。詮釋觀音的法,是要把他的功德表達出來,表詮是一種方便。所以觀音菩薩表的是方便般若,把他的功德全部釋放出來,表達出來。他最重要的經典是《普門品》,《普門品》的感應也非常多,無論是《大悲咒》《普門品》,當然《心經》屬於文殊菩薩的法,但是它是相互攝持的,最終他到果地的時候,從觀世音變成觀自在了,他的這種深妙心,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深妙心也開啟了。因地以廣大為主。三個菩薩,雖然各有側重,但是每個菩薩全部都具備,都達到了一心三觀,只是在表達上各有側重而已!

所以學觀世音菩薩就記住:學利他。發菩提心,增長菩提心,也是要從利他開始。所以觀世音菩薩是我們初學菩薩最入門的一個課程就是要多行利他之事。這樣我們利他越多,我們的心就會越廣大。

慢慢的我們的心廣大了以後,就要多學文殊之法。文殊最重要的是他的深妙之心,入木三分,透徹,也就是他的破。文殊手拿一把利劍,他是專門打破的。他會把所有建立起來的東西打破,主動的打破。文殊最妙的地方就在這了,因為它代表的是般若。說明一個什麼問題?你一定要懂得主動去打破。我們之所以越來越迷惑了,越來越痴迷了,因為本來我們所有的創造都是我們的功德,本來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但是我們親手建立的我們都捨不得破。這是我們的娑婆世界眾生一個最大的特點。自己建立的就要守著,然後這是我的,讓我們自己打破,讓我們自己放下,那要了我們的命了,堅決不行。我們自己蓋起來的房子,讓我們自己拆,我們是絕對捨不得的。我們自己建立起來的企業,讓我們自己去把它破掉,我們也有太多的不舍。何況是自己建立的國家?自己建立的王朝?我們更不可能自己去破。

但是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你自己不去破,別人就來幫你破,沒有什麼不破的。就像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一樣,也沒有一個王朝是千古不變的。有歷史記載的最長的也就是周朝的800年天下,800年天下還有300多年都是春秋混戰的,這個已經都是很混亂了,名存實亡了。所以我們哪可希求萬壽無疆啊!如果你自己不勇於去破的話,如果你只立不破的話,那就是問題所在。所以我們要學習第二位菩薩,第二位菩薩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我們手中永遠要拿著這把利劍,敢於去打破自己。

我們前面講過,佛陀是最偉大的革命者,但是他革的是自己的命。只有勇於革自己的命,你才能夠超越生死。只有勇於自己打破自己,自己立起來的自己把它放下,你才能超越!但是我們想一想,是不是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在於都是別人來幫我們打破的,別人打破了也就打破了,可能就會有一個更好的新天地產生。我們永遠也不會自己去打破它,永遠也捨不得自己去打破它。

所以文殊菩薩專門表的是破法。《金剛經》是文殊菩薩的法,包括《心經》,是文殊菩薩的大智之法,但是觀音菩薩把它踐行了。藏地的文殊,都是這邊一把劍,那邊就是一個般若函,一個經函,經函就是般若經,它就代表般若。我們去年去朝聖五台山,五台代表文殊的5種智慧,它們共同構成般若智慧。每一尊不同的文殊,表不同法的文殊都是要有般若經函的。這個般若函就是遮詮法。所謂的遮就是破,所謂的表就是建立,建立功德。把所有的功德都打破,所有的都沒有,就像佛在《金剛經》里說,我說了這個法,我沒說一字,你們誰說我說法就為謗佛。他自己就打破自己。讓我們特別感動的就是,佛陀在他的經典里比比皆是自己對自己的打破。

如果我們對世間的一切都擁有了這樣的勇氣的時候,般若慢慢就會生起了,慢慢會生根發芽了。其實世界上很多的智者也是屬於這一類的,比如蘇格拉底,他就是專門打破的。他也沒建立什麼,當然這是他的謙虛,就像佛說我什麼都沒說一樣,實際上他不是什麼都沒說。但是主要的並不是他自己要著述立說、著作等身,一定要自己有什麼見地,要創立一個什麼學說,沒有這個概念,你任何的東西都能拿來,任何的學說他都會來幫你破。其實在破的當中,就是一個讓我們進步和完善的過程。蘇格拉底也是有這樣的特徵,這就是破法的一個意義。

也像我們歷朝歷代都有專門的言官,他也是破的。你說讓他想什麼辦法治國,他沒有,但是你要是說讓他去挑毛病,他都會。其實我們一個國家一個企業都是既需要有立的,也需要有破的,要有人不斷的去打破,你才能不斷的超越。

如果你只有一邊,只能解決問題不會去思考,去否定,去打破,那麼我們也很難進步。就像只是低頭走路,不能抬頭看方向一樣。所以一心三觀都是需要的,首先是表和遮都是需要的。我們要了解這樣的智慧就要學習《金剛經》,在《金剛經》里,每一句每一字中都是這樣的智慧。

我們有了廣大心、深妙心以後,還要有凝定之心。當然凝定之心也源於我們要足夠廣大,足夠深妙,這是前提,然後我們的心就會越來越篤定。這個方面就是以普賢菩薩為代表。普賢菩薩我們都知道,大行菩薩,他是不斷地踐行。這個同時也在告訴我們,凝定的心恰恰是在行中獲得的,那才是堅固的凝定。不要一說凝定,我們就只能是打坐,坐在那不動我們叫凝定,這個恰恰相反,我們就要在大行中凝定那才叫真凝定。

所以普賢菩薩代表的是圓成。你真正功德圓滿了,需要去萬行,所以菩薩都是修六度萬行,就是一定要不斷的行,去做。普賢菩薩表的恰恰是不二法門,也就是在表和遮當中,在立和破當中,它又是不二的。我們說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就是立和破之間並沒有哪個比哪個更好,看我們什麼時候該立?什麼時候該破?這是一種更圓成的智慧。我們現在的功課每天都在念《普賢行願品》,在念的時候我們細細地思維一下,他所講的每一點都是講我們不斷地做各種各樣的功德之後,獲得智慧之後,我們的那種凝定,內心的凝定,這種信願的堅定。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這麼廣大的供養,這麼廣大的凝定,這麼廣大的懺悔,他所有每一項都做得非常非常的廣大,非常非常的深遠,這個是普賢大願的,所以他也稱「大願王」。他的大願不是只在那想的發願,而是行願。所以在怎麼去做時我們就要向普賢菩薩學習。

初學菩薩,初入佛門,這三位菩薩就足以讓我們了解到超越無常、超越生死的大智慧了。終其根本還是般若。般若是三位一體的整體,我們不能說這樣把它分出來,我們以為般若就是深妙的心,不是,般若同時代表利他,同時代表踐行,代表圓成,這三位菩薩是不可分割的,就如同我們的一心三觀。只是佛法中有各種比喻,各種菩薩給我們樹立的榜樣,都是讓我們學習的時候有參照而已。

所以有了這三位菩薩,你就應該有信心了。我們看《普門品》也好,《金剛經》也好,《行願品》也好,我們俱樂部的成員都不陌生了,我們都有學習過,但是單單學習是不夠的,要不斷深入地學,還要去悟去修,也就是聞、思、修要全部到位。今年我們正式進入觀修了,就是觀的重要,我們說完無常的這個話題之後,就會越來越理解觀思維是那麼的重要了。

我們進一步總結一下:

心量廣大,自然會生起利他的悲心。這個就成就了觀音菩薩的大悲三摩地;有了利他的大悲心,才能使心深妙,這就成就了文殊菩薩的大智三摩地;只有心具深妙般若,才能使心凝定,這又生起了普賢大行的三摩地。

這個三摩地是甚深甚深,要非常深入,而不是說只了解了知識就行了,要甚深甚深去行!所以,行菩薩道是以利他為起點,以圓成般若為宗旨。這個是我們的學習路徑,我們把學習路徑也做了梳理和清晰化。

觀音的三摩地,代表的是方便般若,也就是一心三觀中的即假,文殊的三摩地代表的觀照般若,代表即空,普賢的三摩地代表的是實相般若,代表的是即中。一心三觀,就是三位菩薩,我們智者大師所說的一心三觀。我們還要特別說,這三個條件又是一體的,在一體上有三種形象。心越廣大就越深妙,越深妙就越凝定。反之也是這樣,心越深妙就也會越廣大,越廣大也會越凝定;心越凝定,也會越廣大,越廣大也會越深妙。這三個同為消長。

因為利他是我們最容易去做的一件事,所以我們說以利他為起點,以般若為宗旨,但是這三個又不能把完全按一二三區分,佛法也最反對說「這個是第一性的,這個是第二性的」。因為它都是不二的,這三個是融合的。在實際中我們也特別有體會,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不同,有些人智慧高點,有些人定力強點,有些人心量大一點,根據你的特點,先把它發揮到極致,再去攝持另外兩個方面。總而言之,這三個沒有誰是第一,它們是同為消長的。一消具消,一長具長。

先從你的優勢的地方起修,這也是一個方便。所以三位菩薩首先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路徑,我們可以先從《普門品》《金剛經》《心經》《普賢行願品》開始,只要不斷地修這幾個,我們的菩提心就會增長。隨著菩提心的增長,我們面對無常的能力,超越無常的能力就會不斷的提高。

所以最後的結論:面對無常,向外的任何方法技巧都無濟於事。你要說有個什麼方法能讓我遠離無常?沒有,因為人生最大的無常是生死,我們誰能說讓人不死呢?雖然從古至今的人都在求長生不死之葯,但是沒有誰不死。有生就有命。唯有訓練這顆心,當心真的修成廣大深妙且凝定的一心三觀時,以般若之妙用便能超越生死。我們不能說,我們不會有生死,但是我們可以超越生死,就跟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有類似之處。

我們了解了般若,再來反觀一下佛法究竟為何物。到底什麼是佛法?

皈依、受戒、灌頂等儀式是佛法嗎?我們很多人會認為佛法就是要皈依、受戒、灌頂,要有這些儀式,好像我們才是佛弟子了,我們是學佛了。但是,在這裡想跟大家說,在釋迦佛之前,印度的婆羅門教早就有此等儀式,這些儀式並不是佛教特有的。

那麼輪迴、業力、解脫等名詞是佛法嗎?好像我們覺得認識了這些今天在說輪迴、業力、解脫的是我們在說佛法,但是在這裡想告訴大家,釋迦佛前的古代典籍《吠陀經》、《奧義書》等等,早就有此等名詞。

那麼瑜伽、禪定、持咒等修法是佛法嗎?也想在這裡告訴大家,釋迦佛前的其它宗教學術也早有此等修行,比如說我們打坐,道家也會打坐,很多的宗教都會有打坐。持咒也是,道家也有很多咒語,其它宗教也都有。它不是佛法所特有的。但是現在這些特徵好像我們都會認為它是佛法,是因為這些都在佛法中有應用。

到底什麼是佛法呢?佛法本身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佛說法49年,最後佛說他未說一字。佛法並沒有建立什麼,我們現在認識的這些持咒、誦經,這些方式,打坐、皈依、灌頂等等,不是佛建立的,而是佛善用的。關鍵來了,這個沒有的沒有便是無所不有,這讓佛法變得如此的浩瀚,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為什麼會這樣?這就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般若,有了般若才使佛法無所不有。般若不是一個具體的可以用一個概念去涵蓋的,任何的一個概念都是相似的般若,就是幫我們去理解般若,但是般若更多的要靠我們修,靠我們去悟,因為它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這才是佛法特有的東西。如果說什麼是佛法特有別的沒有的,那就是般若。除此之外都不是佛法特有的,但又是佛法,因為佛法都在用它們。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切所謂的外道儀式。無所謂外道不外道,這些儀式名相等修法如果能歸於般若,以般若的智慧去受持,都可以變成佛法。所以佛說世間一切微妙善法皆是佛法。那麼一切佛法的修持、教化、儀軌等等,如果離開了般若,都會變成外道。我們常常從形式上評判,這是外道那是外道,這恰恰這不是佛所說的。佛所說的,一切都可以變成佛法,關鍵你有沒有歸於般若,你有沒有在般若智慧的攝持下,也就是你擁不擁有這三顆心?你能不能一心三觀?

般若同時也是悲智雙運。上一次我們解釋什麼是佛法,很多祖師說,無非是悲智二字。我們再加一個雙運,加一個圓成,它實際上是二也是不二。其實三觀就是不二了,三觀也代表了能生萬法了。所以它歸根結底說得還是般若。

所以一定記住,在面對無常的時候,我們再一次對佛法先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和辨別力,就是說不要去判別或者聽別人怎麼判別,我們就會受恐下。有的時候我們稍微修一點什麼,有人說你這修的是外道,然後我們就會很恐懼。不用恐懼,你可以想一想,我有沒有在般若的攝持之下,如果有這個前提,一切微妙善法皆可以為佛法所用。如果沒有,你哪怕天天念的都是佛經,做的都是佛教的儀軌,離開了般若,都是外道。這個是根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一定記住。

佛法本身是不立一法,也不破一法。佛說他什麼都沒說,他說的都是別人的。其實他就是借著印度原有的文化傳統,原有說輪迴,佛也說輪迴,原有說業力,佛也說業力,只不過他說得更透徹一些,加上般若智慧,幫你更深更廣,更圓融的把小乘佛法層層剖析,一個苦,他給你剖析得很細,對因緣里的因果,十二因緣這樣的剖析,最終般若智慧都暗含在這裡了,不可說不可思議的這種智慧全部都融在裡面了,那麼它們就都變成了佛法。

佛也不破一法。前面我講的時候也說過,佛也說過,你們覺得有的我也認為有,你們覺得對的我也認為對。他有隨順的一面,認可的一面。他不是一說破什麼都不認,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世間的一切,你們說有,我也認為有,你們說對,我也認為對。但是,他又是有法皆立無法不破,就是任何的法,他都能拿來安立在佛法上受用,任何一個法他都會去打破。不斷的通過辯,一直傳流下來的辯經,到玄奘那個時候,在印度還是,佛法特彆強調辯論,這種思辨的能力是我們人類特有的能力,我們不能把它喪失,但是我們也不能淪落在思辨里,這都是佛法的般若智慧。他先善用你的優勢把它發揮到極致,然後再讓你去打破它,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的破繭化蝶。

所以到了般若部全部都是破法。你看一個《心經》就有十幾個「無」,八九個「不」,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全都給你打破了。這就是佛法的特點。但這種特點就是般若,佛法既無所有又無所不有,這就是佛法的妙處。你說它沒有它也什麼都沒有,你說它有它無所不有,科學的、哲學的、宗教的、醫學的,大百科全書,所以佛法既是一貧如洗,又是華麗富貴。你看佛陀強調托缽其時,強調不蓄財,就是一貧如洗,他展現的形象就是一貧如洗,什麼都不要,什麼都放下。但是,成佛之後沒有一個佛國凈土不是萬德莊嚴的,不是華麗富貴的。

也就是說,修佛法的功德能夠極盡華麗富貴。但是它的起點必須要能自我革命、自我打破,必須能讓自己有勇氣一無所有。你沒有一貧如洗的過程,你無法獲得華麗富貴的功德。萬德莊嚴,那就是成佛的境界。這就是佛法之妙,佛法的魅力。哪還有一種智慧比這種智慧更妙的呢?

我們學《妙法蓮華經》的時候都知道智者大師「九旬談妙」,只說這一個「妙」字就說了九旬。每個月分三旬,上、中、下旬,所以他講一個妙字就講了三個月,說明這個法有多麼的妙。所以也很遺憾,沒有生在智者大師的時代,能夠親耳聽他九旬談妙,體會這樣的一種親臨現場的感受。但是通過接觸佛法也深深的感受到,佛法這種不立一法,不破一法,無法不立,無法不破,一貧如洗又華麗富貴,一無所有又無所不有,這樣的一種大智慧、大自在的狀態。

這種深妙的智慧,我們遇到了沒去學是多麼大的遺憾啊!所以很多人說「英雄到老皆歸佛」,可能都是要有一定的經歷了,才能去理解佛法的高妙。但是如果我們很年輕,很小就也能去學佛接觸佛法,真的是一種大福報。所以在此特別的倡導大家,我們窮盡一生也看不完三藏十二部,但是你一定要了解般若,因為前面所說的這種佛法之妙,一切皆因般若。所以我們學習的起點,可以從《普門品》、《心經》、《金剛經》和《普賢行願品》開始學。

最後總結,上一課留了一個作業,就是笛卡爾的一個哲學實驗。大家都寫得特別好,今天我們是《諸行無常》的第一課,沒有時間把大家的作業拿到課上分享,但是我和陳老師一起都很認真的閱讀了大家的作業,也會挑出好文章發在我們的公眾號上來分享,也希望大家到時候去看。每個人的分享都是自己智慧閃光的地方,在這裡對上次的作業作個總結,也是對今天的課程作一個總結。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存在主義哲學的一個最重要的經典句子。因為他認為我們能思考是我們生而為人最有力的證明。因為我們能思考,我們知道我們是人,我們不是動物,我們跟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有思考能力。但是如果過於依賴思考,卻又會將我們局限於自己所謂的經驗中。我們人類的思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能讓我們形成各種各樣的經驗,但是這些經驗不一定都是好的經驗。因為我們也有很多的負面經驗,我們遭受很多挫折失敗以後也積累很多經驗,但是這些經驗深深的在我們的腦子裡形成了一些恐懼、焦慮、害怕、逃避等等這些負面情緒的積累,也是因為我們經驗積累的結果,這些好的不好的經驗錯綜的在一起,會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幻境。實際上也是我們自己給自己構成了幻境。

所以作業中的例子中,給我們製造幻境的惡靈不是別人,恰恰是我們自己。我們常常因為我們過度發達的思維能力,而且累生累世積累下來的經驗,讓我們多了很多的焦慮,給了我們很多的好的經驗的總結,它有好的一面,但也是雙刃劍,我們常陷在經驗裡面不勇於打破自己了。人的一個特點,就是有了經驗以後就會抱著經驗主義,就不勇於打破自己了。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東西捨不得放下。但恰恰就是你捨不得放下,你就會在頭腦中出現很多固有的,其實是假象和幻境的東西,在深深的干擾著你,你就信以為真了。所以你就是那個惡靈了。

所以佛陀在肯定思維重要的同時也強調超越。因為我們的禪修首先是思惟修,而且佛陀在開始講阿含時的時候,八正道里正思維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思維是他一直強調的。禪翻譯過來是靜慮,也是思維。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還告訴我們要超越生命的局限。思維能力是你生命的本有,我們人的特點具備這個能力,但是你還有一種本有,就是能超越比人的層次更高的這種生命狀態,這種超越能力我們卻把它喪失了。你現在要把它找回來,因為這個能力局限我們了,讓我們拘在了人的這樣的一個狀態中。只有打破思維,我們才能明心見性、破妄顯真,因為所有的思維還是屬於我們的意識心在運作,還是屬於我們的妄心。

那麼,如何破妄顯真是佛陀說法49年告訴我們的,這是般若的證實,也是佛法的圓滿。這也是佛法高於哲學的原因。哲學的這種思考已經很高了,但是佛法還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途徑和可能,這種途徑和可能讓我們超越生命本身。

今天我們的課就講到這裡,最後留一個作業。我們現在都是在訓練我們這顆心,用各種跟現實中有關的例子慢慢的去悟怎麼是一種般若智慧。這回的思考題是《論語》里的一段。也期待大家對交友的問題能有自己獨到的見地和理由。

思考題

【原文】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譯文】

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詢問怎樣結交朋友。子張說:「子夏是怎麼說的?」答道:「子夏說『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絕。』」子張說:「我聽到的不是這樣。君子既尊重賢人,又能容納眾人;能讚美善人,也不排斥不好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賢德的人,那我對別人有什麼不能容納的呢?如果我不賢德,那人家不拒絕我就不錯了,我又怎麼去拒絕別人呢?」

作業要求:分享一下你會選擇子夏的交友方式還是子張的交友方式,還是有你自己不同的選擇?並陳述理由。

將國學智慧傳遞給您的家人和朋友!

出品:萃辰天心書院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我思故我在,我思顧我執,我思故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