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20手機變局:下滑再下滑,活下去才有希望

2020手機變局:下滑再下滑,活下去才有希望

獵雲網註:以供應鏈為例,有自己的工廠的公司可以優先滿足自身的產能需求,然而ODM為主的公司會在訂單復甦時出現擠兌,對產能控制的優勢沒這麼大。在疫情好轉之後,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窗口期拿貨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時機,這也有可能改變渠道內部秩序。文章來源:界面新聞,ID:wowjiemian,作者:林騰、徐詩琪

國內手機市場復甦在即,然而中國公司的大糧倉—海外市場,又隨著疫情影響陷入了停滯。

首當其衝的是宣布鎖國政策的印度。3月24日,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將從周三(25日)開始實施全國封鎖,封鎖其或將持續21天。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師預計,如果封鎖持續到4月中旬,印度手機市場的出貨量降幅將接近60%,這意味著在疫情封鎖期間,印度智能手機行業收入損失約為20億美元。

歐洲則是另一個受損的區域。根據最新數據,歐洲已有11個國家確診病例破萬,多數歐洲國家實行著封禁措施。

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師預計,受疫情的影響,歐洲市場今年整體會有20%以上的同比下滑。

2019年,由於華為受限於谷歌GMS服務在海外的限制,將銷售中心調整到國內市場,導致中國市場手機競爭加劇,許多手機公司的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開始下滑。

2020年,小米、OPPO、vivo等公司本已做好準備到海外尋找更多的增量市場,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這些公司不得不放慢了出海的腳步。

國內競爭強壓,海外疫情阻截,中國手機公司或許將迎來最艱難的年份。

「2020年,誰下滑得少,誰就是贏家。」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分析師賈沫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衝到前線被叫停

Canalys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排名前五的公司,有四家來自於中國。

由於印度市場的特殊政策,海外手機製造商只有在印度生產才能享受避稅,因此絕大多數中國公司都在印度當地生產。

但封鎖政策下,包括小米在內的手機公司在當地的產能和銷售都陷入了困境。印度總理莫迪曾宣布,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印度從25日開始全國封鎖三周。飛機、火車、公共汽車和地鐵全部停運。各邦之間的邊界通道也全部關閉。

「別無他法,只能停。」一名中國手機公司派駐到印度的員工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截至目前,小米、OPPO、vivo、聯想等中國公司均已停止了在印度的生產。Realme印度團隊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現在嚴格遵守政府的指示和建議,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確保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根據政府的規定,realme India自2020年3月21日起已停止在北方邦大諾伊達的生產業務。

就在不久前,小米和Realme曾經向印度政府提出請求,希望將手機列為「重要物品」,允許廠商通過電商渠道將手機交付給用戶,使得手機能夠在印度21天全國封鎖期間繼續銷售和配送。

歐洲則被中國許多公司們定義為重要增量市場。在華為海外受限之後,西歐市場出現了新的增長空間,許多公司正對此躍躍欲試。

小米在歐洲市場已經嘗到了甜頭。2019年就開始進入了歐洲市場,並獲得了增長。OPPO和vivo已經做好了戰略規劃,在2020年大步邁入歐洲。

然而歐洲的市場特殊的地方在於,運營商渠道佔比50%,開放市場(線下渠道)佔40%,線上市場(電商)只有不到10%。因此疫情之下,對於歐洲的手機銷售是更大的。

「法國為例,全法3000餘家手機零售店不能開,這意味著大量的存貨在線下無法釋放。」賈沫說,由於線下及運營商渠道依然為歐洲市場智能手機銷售的主流,線下受疫情影響將更為顯著。

按照歐洲各國的防疫要求,華為、OPPO、vivo和以及小米均關閉了線下門店和停止了客戶拜訪,員工在家辦工、運營重心則轉向線上渠道。

一半的收入來自海外

隨著中國市場的飽和,這幾年海外手機市場成為了中國公司的重要市場。

海外勢頭正盛的小米。Canalys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機的海外出貨量甚至已經超過了華為,位於三星和蘋果之後,排在第三名。在印度市場,小米已經十個季度保持了第一。

小米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小米境外市場收入達人民幣912億元(超100億元美金),同比增長30.4%。第四季度,境外收入人民幣264億元,同比增長40.7%,佔總收入46.8%。

強勁增長的還有OPPO。OPPO海外市場從泰國市場開始起家,2019年9月,國外市場銷量就已超過國內。

根據第三方數據披露,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OPPO的海外市場出貨量為3270萬台,環比增長18%,同比上漲66%,以8.6%的市場佔有率躋身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其中,OPPO以2%的市場份額位居歐洲智能手機市場第五位,並拿下了印尼市場中端機市場份額第一,逐漸取代三星,成為東南亞智能機市場領軍品牌。

去年,OPPO在歐洲銷量增長達到200%。按照計劃,今年OPPO將在歐洲進入德國、羅馬尼亞、葡萄牙、比利時等市場。

不容忽視的還有vivo。2019年第四季度,vivo在印度市場已經排在第二位,市場佔有率達到21%。2019年,在俄羅斯市場飛速崛起,增長率超過1000%。VIVO在5G全球市場排第三,佔有率10.7%。前二名是華為和三星。

除此之外,對於像一加、realme、傳音這樣的公司來說,超過一半以上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

「短期來看,對於更加依賴海外市場的公司,會直接影響出貨量。但對於準備新市場進入的公司來說,雖然短期不會有太多量上的損失,但疫情會直接打亂他們進入市場的戰略。」賈沫說,誰都沒有能力完全規避這個風險。現在能做的,就是如何把損失降到最低。

挑戰與機遇並存

基於Canalys在2月底的預測,全球市場的跌幅將在4%-13%之間,增長對於手機來公司說比較難,應該比得是誰能跌得更少。

但疫情之下,手機廠商也還存機遇,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2020年是5G普及的元年,公司如果在今年打下牢固的基礎,將會未來五年都建立優勢。二是如果今年華為在海外的限制沒有解除,其餘的公司將有希望通過更加激進的海外擴張來重塑市場格局。

就在上周,榮耀發布會了2000元價位段的5G手機榮耀30S,並發布會了華為第二款5G晶元麒麟820。榮耀總裁趙明在接受採訪時候稱,疫情會加速整個5G網路部署的進程,同時也會加速5G手機的更迭。因為現在大家都在線學習,以及在線辦公,遠程商務。趙明介紹,榮耀在中國市場疫情恢復之後,3月增長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

在海外市場,中國公司們將如何承接好疫情之後的消費需求復甦,未來將成為一大考驗。一方面是如何保證產能,另一方面是如何處理好與渠道商的關係。

「OPPO和vivo的手機生產以自己的工廠為主,因此供應端上抗風險能力最強,小米是以線上為主的模式,因此庫存對渠道的壓力相對較小,這幾家公司各有優劣。」賈沫說。

以供應鏈為例,有自己的工廠的公司可以優先滿足自身的產能需求,然而ODM為主的公司會在訂單復甦時出現擠兌,對產能控制的優勢沒這麼大。在疫情好轉之後,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窗口期拿貨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時機,這也有可能改變渠道內部秩序。

在渠道方面,線下銷售為主的公司會在這次疫情帶給渠道商更多的積壓,需要進行分擔,而線上銷售的公司則可以更加靈活,對庫存將有更多的把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2019年醫療服務資本市場報告:弱周期,新起點
逆風飛行的360金融:金融的「面子」 科技的「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