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員工沒給領導倒滿酒,老闆訓其不懂規矩明天別來上班,HR:不冤

員工沒給領導倒滿酒,老闆訓其不懂規矩明天別來上班,HR:不冤

有位90後年輕員工講了自己的苦惱:前幾天,老闆請一位領導吃飯,酒過三巡之後,老闆讓我給領導倒滿。領導再三推脫不喝了,我就把酒瓶放下了。老闆訓斥我:給領導把酒滿上!這麼不懂規矩,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這是為什麼?資深HR和網友紛紛回復:你真的不懂規則,不讓你上班,一點不冤。

酒文化源遠流長,有些是精華,有些是糟粕,但身在江湖身不由己,還是要適應酒場文化。酒場就是職場的延伸,裡面很多規矩,本身就是職場的規矩。就算沒人教你,你也應該觸類旁通,否則,真的在職場上混不開。當然了,老闆也是就事論事,故意說給領導聽的,未必就真的是辭退你。但是,你懂得以下三點,才能越混越好。

【一】年輕員工不懂「勸酒文化」的奧妙。

職場上求人辦事,往往要在酒場上表達這個「求」字。到了酒場上,就要動「勸酒」文化。領導又不缺你這場酒,你求他辦事,你得陪著別人喝,求著別人喝,否則你辦不成事,就算在日常生活中,不也這樣嗎?

領導推脫不喝了,不一定是真不想喝了,而是要擺出這種被人「求」、被人「勸」、被人「敬」的滿足感。你年輕不懂規矩,領導說不喝了,你就不倒酒了?真是不懂規矩。老闆是見過世面、洞悉人性的人,訓斥你給領導倒滿,陪著領導喝,讓領導喝爽了,事情才好辦。作為年輕下屬,好好體會老闆話里的妙處。

年輕員工要牢記,有些人在酒場上是說反話的,越是說不喝了,目的是讓主人捧著他喝、求著他喝,酒場酒場,就是人情場。有時候都輪不到讓下屬倒酒,員工倒的酒,人家才不喝呢。老闆親自倒酒,親自端酒,陪喝滿杯,領導才覺得有面子有感覺。遇到這種人,你心裡再生氣,也要倒滿酒,主動敬酒,善於勸酒,老闆才給你點贊。

【二】年輕員工不懂「陪酒文化」的原則。

北方酒場類似標準公務酒局,不同於南方酒場。北方酒場要設主陪、副主陪、第三陪、第四陪的。陪酒文化的原則,就是讓客人喝好,最好把客人「放倒」。客人再三說「喝不動」了,那是陪酒者的「失職」。

有時候,「輪」不上「客人」說話,主人方提前「布局」,一二三四陪,輪番上陣,陪酒詞、敬酒詞,一套接一套,客人往往在吹捧中被暈暈乎乎喝趴下,這才叫「喝到位」了,這才是最高級別的待客之道。客人呢,第二天酒醒後,不但不怪罪,還覺得倍受尊重,合同馬上籤了。

這位領導說不喝了,你就不倒酒了?什麼是勸酒文化的精華?就是半推半就啊。你應該邊吹捧邊倒酒,領導,您海量,酒先滿上,我們好多人還沒好好敬酒呢?先滿上,給我們這些人一次敬酒的機會。邊捧著,邊倒滿。領導面前的酒杯是不能空杯的。

【三】年輕員工不懂「倒酒文化」的精髓。

國人還有一個傳統文化:酒滿敬人,茶滿趕人。對客人尊敬,要敬客人酒,酒要滿上。要趕走客人,就要倒滿茶。古人喊:「倒茶」,就是「送客」的意思。北方酒場,還有一個傳統,就是飯局沒有結束之前,酒杯不能空。因為,飯局結束的標誌是「全家樂」,就是主人徵求客人同意後,最好「平喝」掉杯中酒,上飯結束。

酒局未結束前,客人或領導的酒杯是不能空著的。領導可以暫時不喝,你作為下屬,也要主動倒滿酒。客人的杯子空著,主人自己瞎喝,這是酒場大忌。酒場是什麼場?就是主人請客人的主場,目的是讓客人喝好,滿上酒,客人哪怕不喝,也是對客人的尊敬,意思是你可以不喝,但主人的心意必須滿滿的。

所以,年輕下屬應該繼續給領導倒酒,邊說,我們的心意還沒有表達夠呢,領導的酒杯怎麼能空著呢?我先給您倒滿,能喝多少,您先隨意,有這杯酒滿在這,我們才踏實。老闆肯定會接話的,給領導倒滿酒,酒滿情義深。來,我也倒滿,敬領導一杯。酒場就可以繼續下去了。最後領導實在喝不下去了,老闆也會使眼色,到時候總有人替領導喝掉杯中酒,才能心滿意足地結束。

總結。酒場就是職場的延伸。可能有人抨擊「酒文化」,可是誰又能獨善其身。酒場就是人情世故,很多成功者都是被委屈喂大的格局。馬老師當年為了要投資,一杯三萬,照樣猛灌。當然了,酒桌規矩,絕對不僅僅這點東西。既需要實踐中體會,也需要慢慢參悟。不喜饒過。覺得有道理的,請點個贊,順便關注一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火鍋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再老實,也要牢記「三不軟三不讓」,保護全家福報不消散
混得再難,也要應聘這個職業,懂得4個潛規則,餘生安穩越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