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耕讀傳家倡議書》—致天下父母的一封信

《耕讀傳家倡議書》—致天下父母的一封信

每一個幸福快樂的媽媽

都在「母親大學」找到了力量

尊敬的家人朋友:

記得一首老歌的一句歌詞: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猝不及防,庚子之春的一場曠世疫情,正在改變著世界、改變著人類、改變著國家、每個家庭,也改變著我們自己……

一場疫情,多少人心中的夢想被擱淺,奮鬥的事業被熔斷,匆忙的腳步被羈絆。在萬民禁足的日子裡,無數人深刻反省——瞬息萬變的時代,世事浮雲,白衣蒼狗,究竟什麼是永恆的價值?究竟什麼是真實的人生?究竟什麼是一個家庭最終依靠?

從一則歷史故事裡,也許對我們依然有所啟發:2500年前,孔子周遊列國,一輛風塵僕僕的馬車一路從齊魯大地奔來,停憩在衛國的邊境上,孔子舉目四望,面對異域風情,不盡感嘆「衛國人口眾多啊!」

駕車的弟子問詢老師:「一個國家人丁眾多之後,應採取什麼國策?」孔子說:「發展經濟,富裕人民。」又問:「人民富裕起來後,還要採取什麼政策?」孔子說:「振興文化,教育人民!」

國政如此,家政亦復如此。一個家族,一個家庭,要想福澤綿長,永續發展,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才是最終決定的力量,否則,就難以逃脫「富不過三代」的歷史規律。

中央電視台曾推出180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其中,凡是歷史上人才輩出、澤被後世的大家族,均是注重家風,注重家訓,注重家規建設的名門望族。

古人說創業難,守業更難。因此,創造財富是一回事,保持財富是另一回事。興旺家族是一回事,永久興旺家族是另一回事。毫無疑問,這其中的玄機在於家文化的力量!

但是,當代人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多數人搞家庭經濟建設也許得心應手,搞家庭文化建設則捉襟見肘。

例如,我們家中有一個像樣的書房嗎?廳堂里有家訓家規嗎?父子之間有代代相傳的良好家風嗎?家文化缺位正是毀掉一個家族的最後一根稻草。

實際上,家庭成員之間一地雞毛般的種種瑣碎的衝突,非性格之異,非代溝之別,非方法之失,歸根結底在於家庭文化建設的缺位。正如一個魚塘,池魚之間問題迭出,事故多多,看似魚出了問題,實則魚塘生態的問題。

那麼,家庭究竟有沒有長治久安、基業長青之道?

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倡導「耕讀傳家」的傳統文化理念。

讀——代表進取,提升,榮耀。精神上的圓滿;

耕——代表謙退,凝聚,務本,物質上的守望。

耕讀傳家,倡導的是一種生活模式、教育理念、人生境界。旨在探索「讀書與踐行」並舉、知行合一的家庭教育新模式、新方向、新思路。

半耕半讀,亦耕亦讀,晴耕雨讀,晝耕夜讀,這當然是古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今天倡導「耕讀傳家」,重在對這種耕讀精神的弘揚,強調「勞動與讀書」在興家傳家的重大意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代的激流永不停息,目前,伴隨眾多娛樂明星的黯然謝幕,風光不再,則預示著又一個時代的到來,中國必然開啟一個崇尚勞動、謳歌勞動的新時代,讓善良與勤勞變成看得見的財富。因此,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已成為時代的呼喚!

關於讀書,曾國藩這樣叮嚀兒子:「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可以變化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簡言之,讀書可以變化氣質,改變命運,從而興家傳家。

習勞知感恩,品讀識書香。我們期望在耕讀並重的悠長歲月里,深入中華經典如《論語》《道德經》等等,開啟智慧、砥礪品性,使家業永固、家道永昌!

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最好的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親大學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家訓:耕讀傳家,相由心生
媽媽上次和爸爸吵架,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