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做人,左手良謀,右手良知!

做人,左手良謀,右手良知!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文 | 鬼谷信

源於 | 鬼穀道

「葉聖陶杯」青少年語文綜合素養大賽

(點擊下方小程序參賽)

說個《明朝那些事兒》里沒提到的故事,關於王陽明的。

1

我們的故事發生在500年前。話說當年淘氣的朱厚照駕崩了,迎來了新皇帝嘉靖。理論上王陽明的日子應該好過些。可這個新上任的小皇帝卻是個政治細胞高度發達的主。剛即位就發動了著名的「大禮議事件」。由於正德皇帝朱厚照死的早沒兒子,經楊廷和等廷臣與皇太后議定,承明太祖「兄終及弟」祖訓,數來數去,就找到了他的堂兄弟朱厚熜,迎接明孝宗弟興獻王之子入繼大統,是為著名的明世宗嘉靖皇帝。只是老師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萬萬沒想到,小皇帝死活不願意承認自己堂兄是自己繼父的事情,死活要給自己父母一個名分。但是群臣感覺不合禮法,進而開始了延綿數年的皇權與相權的鬥爭。

那些年,大明帝國的精英們都在思考「皇帝他爸和他堂哥,到底誰是他爸」的問題。這其中其中也包括王陽明。

作為那個時代的大咖,肯定會有人詢問王陽明對於這次事件的看法。如《年譜》嘉靖三年甲申條下記載了王陽明的態度:「霍兀涯、席元山、黃宗賢、黃宗明先後皆以大禮問,竟不答。」

這是一件追求政治正確的事情,所以但凡有腦子的都不會表態,兩頭不討好。要麼得罪皇帝,要麼得罪權臣。不過王陽明還是間接的吐槽了一下。

「無端禮樂紛紛議,誰與青天掃舊塵」,「卻憐擾擾周公夢,未及惺惺陋巷貧」。你說他回答了,他似乎說了點什麼,但到底說了什麼,估計看懂的沒幾個。

有人說中國古人的智慧看不懂,是因為他們不願意直接表達,比如王陽明用詩句的方式回應就有人說看不懂!

看不懂就對了,他壓根就沒打算讓人看懂。

2

雖然王陽明不表態,並不代表他的門人弟子和粉絲不表態。譬如鄒守益就給皇帝上書指斥張璁、桂萼等人是「奸人」,謂「獨一二奸人,變亂黑白,指忠為欺,離間上下之交,摧挫忠直之氣,而求以投間抵隙,竊弄威福」。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皇帝別被奸人忽悠了,有人故意調撥離間,想用鬼谷子的抵戲術欺騙您。皇帝不理他,順便還把他給貶了。皇帝態度很明確:

「這兩人是雖然能力一般,但是政治正確,朕要用他們。」

鄒守益怕皇帝沒看明白,又上書給皇帝講了個歷史故事「臣歷觀前史,如冷褒、段猶之徒,當時所謂忠愛,後世所斥以為邪媚也;師丹、司馬光之徒,當時所謂欺慢,後世所仰以為正直也。後之視今,猶今之視古。望陛下不吝改過。」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是忠誠的,但是卻被人冤枉是小人。司馬光這樣的大忽悠狡猾狡猾的,卻被世人認為是正直的。

嘉靖皇帝看到了奏章,氣不打一處來,心裡念叨說:「好你個鄒守益,你是把朕當傻子看了?」旁邊的太監見縫插針的說道:「陛下可知這鄒守益是何人?」

嘉靖皇帝放下奏章,斜眼看了下那太監。

太監忙說道:「此人正是王陽明的愛徒。」

這裡插一句,羅振宇說王陽明被封新建伯,說的更具體的是嘉靖皇帝封王陽明為新建伯。而且是在嘉靖剛即位不久,很顯然小皇帝試圖拉攏王陽明。但是由於王陽明與首輔楊廷和關係不好,所以雖然封了新建伯,但是楊廷和借故武宗去世不宜舉宴行賞,不讓先生入朝受封,且不予鐵券,歲祿亦不給。

也就是說王陽明的這個新建伯,既不頒證書,也不給獎金。

如果王陽明願意,剩下的一盤棋會很好下,因為與嘉靖皇帝博弈的人正是楊廷和,只需要與皇帝結盟,進內閣當首輔並不是什麼難事。

那麼王陽明是怎麼表現的呢?

3

《傳習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那年春天,被皇帝蹂躪過的小鄒同志不顧旅途艱辛,一路小跑到了浙江找師父求安慰。他心裡憋屈,他想得到師父指點。因為他捍衛正道,卻接連被小皇帝又打又罵又貶讓他迷茫了。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可是在陽明府上住了好幾天,王陽明卻絲毫沒有給他安慰,甚至連碗雞湯都沒給他喝。很顯然小鄒同志沒找到答案,於是他心灰意冷的向師父告別。誰知道王陽明卻一路送他到了浮峰,這可比上次送王艮的待遇高多了。看著小鄒遠去的背影,王陽明苦笑了,額頭的皺紋又深了許多。

樊深見老師心情不佳,就提議去延壽寺轉轉,順帶散散心。那天夜裡星光燦爛,幾個人秉燭夜談。王陽明看著寺外的月光在夜色的襯托下忽明忽暗,不由的感概的說:

「江濤煙柳、煙波浩渺,怕是小鄒已經到了百里之外了吧。」

有人就問:「小鄒剛走,為何先生對他如此不能釋懷?」

王陽明並沒有直接的表明態度,他說:「曾子說過『自己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知識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被人侵犯卻也不計較。像謙之就非常接近了。』」

不知道你們讀出來什麼,我讀出了深深的愧疚。

王陽明跟樊深講了他的處事哲理:君子處亂世,則庇護自己。懂得委曲求全,也要能進能退,方可保全自身。居廟堂能斡旋,處江湖而綽然。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生存才是第一法則啊!

這句話像不像鬼谷子《抵戲》里說的: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

不僅是鄒益之,還有因為大禮議時間被變為庶民的馬明衡、季本、尚有舒、應良,他們的行為深深的觸動了王陽明,只是他們似乎是站在楊廷和這邊的。

4

在錯綜複雜的歷史裡,有一條有趣的線索值得推敲,王陽明的這些學生們,每次被皇帝蹂躪的時候,都會去浙江拜訪老師。

到底是去拜訪老師,還是去中央彙報呢?王陽明的行為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來鬼谷子。

眾所周知,王陽明本人並沒有直接介入「大禮議」,而與皇帝博弈的都是他的弟子門人。因此,有關王陽明對於「大禮議」的態度,我們只能通過他與「大禮議」直接參与者相互之間的交往、議論加以考察。如所周知,王陽明本人未曾直接介入「大禮議」,因此,有關王陽明對於「大禮議」的態度,我們只能通過他與「大禮議」直接參与者相互之間的交往、議論加以考察。

如果你以為王陽明在反對皇帝,你就輸了。

嘉靖皇帝「大禮」議定後,所推首功者有張璁、桂萼、席書、方獻夫、霍韜五人,而黃綰、黃宗明等人以附議得次功。其中方獻夫、黃綰與黃宗明三人為陽明弟子,席書為陽明過從甚密的友人,霍韜與陽明在師友之間。

最要命的是王陽明還跟張璁、桂萼有書信往來,相互噓寒問暖,證據保存至今。

那麼王陽明到底對這場事件是個什麼態度呢?正如他所說的:「身居有言不信之地」,於「大禮」之事「不敢公言於朝」。「有言不信「下面還有一句「尚口乃窮」是《易經·困卦》里的爻辭,比如人處在困難之中,容易說錯話。所以才沒有公開的表達。

其實這種得罪人的事情給誰都是十足的難題,就比如現如今的婆媳關係。我猜孔子是在家庭關係里得出的大智慧,所以才總結出了三綱五常、父父子子的道理。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世界上最難解的問題就是:

我跟你媽掉水裡了,你先救誰?

很顯然王陽明充分的認識了問題的困難程度。

5

那麼王陽明到底打算怎麼博弈呢?是站在皇帝這頭,打壓楊廷和為自己報仇嗎?還是跟楊廷和化干戈為玉帛,加入討伐皇帝的隊伍里呢?

都沒有!

他選擇了跳出世外,作為一個旁觀者。當保皇派問王陽明時候,他回答說,你沒錯。當倒皇派問王陽明時,他回答你也對。

果然他是一根牆頭草嗎?如果你這麼想他,你就太小看大聖人王陽明了,因為他一直在強調雙方「致良知」、「謙虛點」。

聰明的王陽明發現了一個問題:博弈的雙方的行為目的中有很大程度上是自私的。回到問題本身,嘉靖皇帝和楊廷和正是為了天下正道的本身而博弈的嗎?瞎子都能看出來,並不是!主要原因是因為當事人都帶著自己不可明說的自私的功利心在相互傷害的。

作為政治細胞高度發達的嘉靖皇帝不正是試圖用政治權術達到中央集團的目的嗎?如果沒有這些政治手腕,他怎麼可能連續二十五年不上朝,而天下無事?

同樣的楊廷和的動機豈不正是為了鞏固相權,以提高自己或黨派的話語權嗎?這些事當事人不會說出來,而王陽明清楚的看到了這個層面,正所謂看透不說透。他敏銳的意識到解決問題的核心並在與參與他們,而是看透他們的本心、慾望,找到動機則一目了然。

甚至,我個人認為王陽明解決了那個困擾中國人幾千年的難題:我跟你媽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

女人本身就是帶著目的提問的,其居心何在?那麼不妨學習王陽明跳出事外看問題。

由此可見,揭開難題的正確姿勢不在於問題本身,而是跳出事外看問題。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如此更能體會王陽明致良知的奧義吧。人為何要致良知,只是因為人丟了良知而一味追逐私慾。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心。如何看人?有人提出多讀書,這其實是向外求理,如果心體不明又如何能在這個紛擾複雜的世界裡看到問題的本身呢?

這世間上打著道德的名號招搖撞騙的,這世間是非不分,忠奸不分的,又何止古人呢?

部分圖片來源:2019「大美祖國」全國攝影作品徵集活動

部分圖片作者:攝海無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慢就是快,厚積方能薄發
張國榮離世17載,《霸王別姬》重映:27年後,我終於讀懂3個人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