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由二元思想到感覺基調,從意識的潛在原型剖析個體惡習

由二元思想到感覺基調,從意識的潛在原型剖析個體惡習

美國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不斷強調,我們平常醒時的意識,只不過是一環而已,在它的四周環衛著的,乃是意識的潛在原型,籠罩在一層薄膜之下,那是個完全不同的境地。——巴克

人們可以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基本上與整個宇宙是一體的,不論他們的地位高低、層次是聖是凡,這種覺悟的境界,常常令人嘆為觀止。然而,人的自我意識超過了其存在的狹義的身心範疇,宗教中回教徒的大我意識,則認為一切萬物認同,所以為大。

比如:這是我的街道,這是我的住所,這是我的人民。自然中存在的一切,天空、日月星辰都是我的。唯獨有我方可以瞻仰它們,享有它們。去除一切繁文縟節、階級界限,所有的財富,連同財富的主人都應為我所有。

自我意識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構成個體產生身心分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種界限的劃分具有極大的感染作用,由身心發展成為二元思想。

人竟然能夠在身體與心理上劃分界限,這樣的觀點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這樣的人在背後往往存在一個強大的「意識心」,他們的所有行動都是受到「無意識衝動」所支配。

比如:他們當前的各種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用來當作檢查自己進境的工具,並且有意識地默許這類情形的發生。

即便他們不喜歡現在的處境,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有意識想法,他們透過自己的思想層面而引導著自己的行為、朋友、或者是生活中與自身密切相關的人物。

換言之,他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是為了自我意識或自身利益所出發的,如果這樣的人在身邊,則彷彿變得多少具有一種永久性的影響。一旦發現自己正在深受生活中的種種難題,也會考慮是他人的過錯。

實相的本質

心理諮詢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你當前的健康情形不佳,你往往能夠設法補救。

不滿意自己的人際關係,你也會運用著各種資源,去不斷地追求你自己一度認為最合理的目的或理由。

他們常常會抱怨道:「這都是別人的錯,我看不出自己精神在『生病』,人生對於我沒有什麼意義可言」或「一段破碎的婚姻關係絕不是自己有意地去尋找的。」

他們眼中和心中所想的,全都是自己預期會看到的東西。他們所覺知的世界就是由自己期盼的那樣所呈現出來的完美的圖畫。

在這個時候,他們會怪罪別人、怪自己的際遇;倘若他們相信有輪迴的話,還會怪自己前世不修,認為上帝的存在就是魔鬼,甚至會「認」了,將一切歸諸「命」,從而逆來順受,把生命中一切逆境都看成是自己的「不解緣」。

感覺基調

東方宗教的信從者常常會認為,他們有責任去否定肉身,去超越它,而進入一種無欲的境界(道家的「無」)。他們所用的辭彙雖不同,但是他們仍相信世間經驗是不可取的。

有些人總是會傳達出一些令人自限的錯誤觀念:

身體是個次級品。作為一個靈魂的工具,它自然是下賤而污染了的。

我之所以無能為力,原因是我的性格、個性早已在孩提時代就已經註定,過去的境遇決定了一切。

前生的際遇主宰了一切,我無能為力,因為今生我對前世發生的事情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必須受報應,或自我懲罰用來贖罪。

基本上人心險惡,人人都在謀算我。

以上所說的全都是他們所具有的謬論,有這些錯誤觀念的人難免在生活中會冤家路窄地處處與他們的信念碰頭。

實際上,這都是感覺基調強化了他們的信念,整個環境都是自身信念物質化的解釋。如果你相信某種狀況是會給你帶來不快,那麼它就會如此,然後你的不快又增強了這種狀況。

概念叢依歸(idea-growht)

《心電感應與信念的收集》中寫道,「心電感應式的溝通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而它之所以通常是在一個無意識的層次上發生,只因你的意識是在一種『轉為的狀態(state of becoming)』,它沒法留住你所擁有的全部資料。」

他們會集中注意力在生機與力量的創造中,一段關係會不斷強化它們的喜悅、歡樂或自發性;或者憤怒、憎恨以及懷疑、失敗的想法。

持有這兩種態度的人都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加強了自身的想法,不僅僅對於一段關係而言,還包括所有那些與這段關係有所接觸的人。

「凝視深淵的人,深淵也正在凝視著你」,在「心理分析」的遊戲里,你又被灌輸了一個設定好了的程式,使得你深信「無意識」是這樣黑暗秘密之根源,就不能被創作任何靈感的苗床。

如此,你便會又否定自己內在部分對你的意識所提供的協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phie"s stor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你的長相早已暴露了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心理學:小時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