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盛唐氣象的秘密,藏在龍門石窟里

盛唐氣象的秘密,藏在龍門石窟里

本 文 約 6034 字

閱 讀 需 要

16 min

1

為什麼要在洛陽鑿石窟?

九朝古都洛陽,曾是中國版圖中央的一塊磁石。

她能聚金銀。由漢光武定都,至唐明皇中興,幾度繁華,與長安交相輝映,構成中國中古時期的經濟軸心。

河南洛陽,老君山。傳說中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在此地歸隱修鍊,唐太宗李世民特將該山賜名為「老君山」。圖/VCG

她專吸刀兵。洛陽左控函谷,右握虎牢,面對伊闕,背靠邙山,是四險之地,自古兵家必爭,自董卓焚城到安史之亂,古洛陽又在逐鹿中原中,幾經摧毀。

城作砧板,我為魚肉,古人飽受勞累和憂患之苦,但又無力改變現實。為實現國運昌盛、平安長壽、往生極樂等美好願景,人們只能祈禱上天,渴望一睹神佛真容,對之匍匐膜拜。

北魏,泥塑人面像,洛陽博物館藏。洛陽永寧寺建於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永熙三年(公元534年)遭雷擊焚毀,據研究,永寧寺木塔通高約147米,如果留存至今,應是世界最高的古代木結構佛塔,圖為永寧寺塔基附近出土的泥塑佛像,與同時期龍門石窟造像風格相近。 攝影/動脈影

北魏孝文帝時期,洛陽城內已是寺院林立(佛寺共計1367所),僧尼十萬餘眾。北魏皇室崇尚佛教,一直秉持開鑿石窟寺的傳統,開工前的選址十分重要,關乎佛窟「法力」的強弱盛衰。

龍門石窟,夜景。圖/VCG

龍門在洛陽城南,是一處河谷。唐代詩人許渾在《晚登龍門驛樓》中贊龍門美景:「青嶂遠分從地斷,洪流高瀉自天來。」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浮想聯翩,民間自古流傳大禹疏浚龍門的傳說,古人視龍門為溝通彼岸世界的風水寶地,因而選擇在此造像修窟。

暮色四合的龍門石窟,遊客散去,有著別樣的寧靜與祥和。攝影/焦瀟翔

隋代以前,龍門名「伊闕」,曾是「洛陽八關」之一,既是軍事要衝,又是交通咽喉。隋煬帝曾登邙山俯瞰,見伊闕巍峨,東西兩山拔地而起(西山今名龍門山,東山名香山),伊水中流,如游龍歸闕,便喚為龍門,沿用至今。

圖1-2:伊闕,東西兩山拔地而起,伊水中流。圖1攝影/劉波;圖2/圖蟲·創意

伊洛河與黃河交匯處,伊洛河水清,黃河水濁。這片山河也是」河出圖,洛出書「之地。攝影/李英傑

龍門山體寬廣,任君開鑿;蜿蜒北去的潺潺伊水,不僅便利漕運,還為鑿窟工匠和寺內僧侶提供了生活水源。開窟造像,雖然看似漫海拾貝般自由隨意,其實,代價極為昂貴。斬平山壁、鑿洞開龕、琢磨佛像,每一道工序,在古時均非易事,甚至傾舉一國之力,朝廷設石窟署、營福署掌管造像工程。

龍門石窟,伊闕。攝影/袁蓉蓀

每一窟的創建,動輒耗時四、五年,或分數期完工,工匠的一錐一錘,以及石窟的後期維護,都開銷不菲。今日龍門共2345座石窟(主要分布於西山,占石窟總數的87%),10萬餘尊造像。長達400餘年的營造史,耗費不知多少人力物力。

龍門西山上的石窟,經由400多年的建造,才有了今天的樣子。如今已然成為龍門石窟「代言人」的盧舍那大佛,就位於唐朝時開鑿的奉先寺內。製圖/Paprika

2

龍門最早的石窟佛像長啥樣?

龍門最早開鑿的佛窟是古陽洞,創自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這一年,是孝文帝力排眾議,實施遷都和漢化政策的關鍵一年。據《魏書·高祖紀》載,孝文帝於太和十七年九月幸洛陽,定遷都之計,並把一些中央官吏留在洛陽營構新都,同時開始創建古陽洞。

龍門石窟,古陽洞。圖1攝影/趙亮;圖2攝影/石耀臣

最初,開窟活動由洛陽一帶的地方官僚主導,如洛州刺史之子比丘慧成、都綰闕口游激校尉司馬解伯達、陸渾縣功曹巍靈藏、滎陽太守孫道務、穎川太守衛白犢、新城縣功曹孫秋生等人,他們捷足者先登,紛紛在古陽洞開龕造像,佔據位置顯著的壁面,彷彿優先進入了不對號入座的露天劇場,這錢花得挺值!

龍門二十品,局部。攝影/趙亮

隨時間推移,因北魏皇族陸續遷入洛陽居住,皇親國戚逐漸在取得優勢:北海王元詳、元詳生母高太妃、河南王元和、廣州王祖母侯太妃、安定王元燮、齊郡王元祜、司空長樂王穆亮、輔國將軍楊大眼等人,爭先恐後「搶購」古陽洞的黃金地段。之後的北魏宣武帝、孝明帝時期,權貴們又開鑿了賓陽中洞、蓮花洞、火燒洞、皇甫公窟、彌勒洞等窟。

圖1:賓陽洞天井蓮花飛天圖。賓陽洞是龍門石窟,繼古陽洞之後開鑿的第二大石窟,僅中洞的開鑿就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富麗堂皇的賓陽洞,堪稱龍門眾石窟之冠。 製圖/Paprika;圖2:賓陽中洞。攝影/石耀臣

當人離開人間去另一個世界時,如果確實知道那裡是什麼樣子,心裡終歸要好受些,尤其是那些眷戀生前富貴的貴族們。他們雇請僧侶和工匠,依照現實生活描繪佛境仙居,以此獲得安詳與寬慰。

此時的龍門,堪比琳琅滿目的珍寶商店,佛龕、碑刻、佛塔等佛教石雕藝術,不僅是撫慰人心的奢侈品,也反映出功德主的趣味,為龍門石窟打上時代烙印。

圖1:蓮花洞局部。佛教石窟多以蓮花為飾,但像蓮花洞窟頂這般精美碩大的蓮花,實屬少見。製圖/Paprika;圖2:蓮花洞全景。攝影/石耀臣

北魏遷都洛陽前,造像仍保留雲岡石窟的遺風,有古印度犍陀羅風格的原汁原味;北魏遷都洛陽後,造像受漢化改制和南朝士族文化影響,大多呈面相清秀、體態瘦削修長的「秀骨清像」,如賓陽中洞前壁窟門南側上層的維摩詰像,頭戴籠冠,身著寬鬆飄逸的褒衣博帶式漢風服飾,斜倚隱囊,側卧榻上,手揮麈尾,其滔滔奮髯,倨傲自負的神色栩栩如生。

圖1:賓陽洞前壁浮雕全圖。 製圖/Paprika;圖2:來自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的北魏大型浮雕《維摩變》中的維摩詰居士像片段。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歷經周折轉運至美國,浮雕從岩壁上盜鑿到漂洋過海,受到了極大的損壞。博物館非常努力地給予了最大程度的修復,才能使我們有幸一睹一千五百年前的這尊大型浮雕的一個局部片段。 圖/網路

3

在龍門鑿石窟的,都有誰?

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玄宗執政的盛唐時代,龍門造像活動達到巔峰。因天下相對太平,社會財富增長,龍門造像已非權貴專享之事,普羅大眾也廣泛參與其中。

洛陽龍門石窟遊人如織。攝影/黃政委

洛陽作為唐朝東都,商業繁榮,大量自由工匠在洛陽聚集,他們公開接受各類顧客的造像訂單。此時,龍門石窟由私人定製的奢華商店,變為三教九流魚龍混雜的「信仰集市」。此時,開窟已蔚然成風,前朝佛事遺迹,成為「龍門集市」的最佳廣告。

洛陽龍門石窟的殘損佛像。圖/VCG

想像一下,在一個天朗氣清的好日子,伊河波光瀲灧,兩岸綠柳成蔭,僧人、信徒傍水前行,禮佛與游賞之餘,仰望東西兩山,千岩競秀,萬木爭榮,漫山洞窟如蜂房蟻窩,令人一時恍惚,如入曼妙殊勝的佛國幻境。思緒萬千之餘,不禁心嚮往之:何不也為自己和家人造一佛龕祈福納祥呢?或許,做造像營生的商人工匠,如今天景區隨處可見的「攝影快充」商販,正打著幌子在附近招攬買賣。

雪中的香山寺和伊水河。圖1/圖蟲·創意;圖2/VCG

同時,頻繁出沒龍門的社會名流,又增強了宣傳力度,大詩人白居易曾與僧人佛光同乘一葉扁舟,從洛陽城的建春門溯伊水悠悠而上,赴龍門香山寺遊玩,二人一路低吟長嘯,把酒論詩,引得岸上人們紛紛駐足,傳為一段佳話。實地展銷結合名人代言,對信徒們的吸引力自然不在話下。

惠簡洞。攝影/石耀臣

據造像題記顯示,唐代龍門石窟的功德主身份十分多樣,如商業行會出資修建的北市絲行像龕、北市彩帛行凈土堂、北市香行社;街坊鄰里合夥修造的思順坊老幼造像龕;僧尼營造的如西京法海寺寺主惠簡造惠簡洞、內道場沙門智運造萬佛洞;外國人開鑿的新羅人像龕、吐火羅僧寶隆像龕;奴婢修建的奉先寺家人造像龕等等。

龍門石窟石壁上的小佛像。 圖/VCG

各類下層百姓的營造不可勝數,如《總章元年王合為妻患得差》,是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開鑿的小佛龕題記,講述了唐代百姓王合之妻久病不愈,丈夫四處求醫無果,於是希望通過造像積功德,祈求佛祖保佑其妻痊癒。

另如《儀鳳三年齊州山荏縣劉寶楂妻范為身娠》,刻於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記錄了齊州山荏縣百姓劉寶楂之妻懷孕,劉寶楂對妻恩愛有加,希望母子平安,便出資開龕造像,為妻、子祈福。

龍門石窟,東山石壁浮雕。 攝影/動脈影

因財力不足,普通百姓所僱工匠修養和技藝大多不高,他們的造像普遍雕鑿粗糙,形制矮小,造像旁所刻發願文或題記,多修辭簡短粗率。不過,這些看來馬虎、粗劣的字跡,對於窟主和工匠,也都是盡心竭力之作,飽含了他們的智慧與虔誠。

當然,唐代石窟中,雕造品質最精良,規模最龐大的,仍是皇家石窟。其中最知名的傑作,是盧舍那大像龕(奉先寺),其主尊盧舍那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高1.9米,是龍門石窟中最高大的造像(龍門最小的佛龕高1.9厘米,龕內坐佛高1.3厘米,位於古陽洞南壁下層)。

奉先寺洞窟,位於最中間的是盧舍那大佛。 攝影/袁蓉蓀

唐代《河洛上都龍門山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記載,大像龕是唐高宗下令建造,當年皇后身份的武則天捐兩萬貫脂粉錢資助,有人計算,盛唐一文(枚)銅錢的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0.5元,一貫錢是1000文,兩萬貫的購買力約等於今日1000萬元人民幣,堪稱一筆巨款,而這只是工費中的一筆而已。

盧舍那大佛細節圖。似笑非笑的盧舍那大佛,在不同人的不同心境中,有著不同的模樣。 圖/VCG

因盧舍那大佛法相慈祥典雅,面貌豐滿圓潤,民間傳說其是依據武則天面容雕鑿的。皇室成員所開石窟還有魏王李泰造賓陽南洞正壁大像,紀國太妃韋氏造敬善寺石像龕等。

並非所有皇家石窟都臻於完美,因政局變幻,宏大的皇家造像也會被廢棄,如鑿造於武周時期的摩崖三佛龕,其內共七尊造像,均未完工。三大佛像並列而坐且彌勒居中,這種三佛題材在中國石窟造像中實屬罕見。工程規模宏大卻半途而廢,且無任何文字資料可以考證。 攝影/石耀臣

另外,各類官員也紛紛開窟造像,以此邀寵皇帝者多。如位於龍門石窟西山中部的萬佛洞(因窟內南北兩壁所雕15000尊小坐佛而得名)頂部蓮花藻井四周環刻造像發願文:「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龕,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卅日成。」據此可知萬佛洞的功德主之一,是二品女官大監(女官官名,掌宮內諸事)姚神表。

萬佛洞。攝影/王煜文

在唐玄宗時,據盧舍那像龕《大唐內侍省功德碑》記載,內侍省高力士等百餘宦官,為皇帝造阿彌陀像,祝唐明皇萬壽無疆,祝大唐國運昌隆,萬萬沒想到,玄宗時代竟是盛唐絕唱,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每況愈下,龍門石窟也由此日益冷清了。

萬佛洞觀世音菩薩像。雖面部殘損,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他的優美身姿,梅蘭芳大師參觀龍門石窟時曾被他吸引,並在《洛神賦》的表演中得以引用。被稱為「東方維納斯」。 攝影/趙亮

也有一些文人士大夫,是為自己或家人祈福而開窟造像。有為長輩還願的,如三朝宰相姚崇,他本人並不信佛,但其母親劉氏卻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次經過龍門必行拜祭,還發願開窟造像,姚崇是孝子,為順應母親意願,選址龍門西山南端最高處,開鑿了極南洞。

梁縣侯姚元之等造極南洞。 攝影/袁蓉蓀

與龍門石窟結緣的文化名人眾多,名聲最大的,要數唐代詩人白居易,他晚年在洛陽任官,不僅出重金重修龍門香山寺,而且自號香山居士,結交一眾洛陽名士,包括136歲的李元爽和95歲的僧如滿,他們於會昌年間歡聚香山寺,白居易請來畫師,為每位老人畫像,並附上各自詩作,稱作「九老圖詩",為後世文人效仿。

東山萬佛溝西方凈土變龕。 攝影/袁蓉蓀

相傳龍門東山(香山)萬佛溝內的西方凈土變龕是白居易開鑿,其中的伎樂組圖,或許正是白居易「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詩意的真實寫照。

龍門石窟看經寺,位於龍門東山萬佛溝北側,是唐武則天至玄宗時期開鑿的一座皇家洞窟。有世界上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的29尊唐代石刻羅漢像。這是龍門石窟內文物極為珍貴、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極高的洞窟。 攝影/趙亮

除了信眾營造的造像窟,還有一些洞窟,是供僧人起居的僧房窟,內部除石質禪床外,別無雕飾,唐代詩人劉滄《題龍門僧房》詩云:「靜室遙臨伊水東,寂寥誰與此身同。禹門山色度寒磬,蕭寺竹聲來晚風。僧宿石龕殘雪在,雁歸沙渚夕陽空。偶將心地問高士,坐指浮生一夢中。」描寫了禪窟中僧人修行的種種心境。

東山看經寺腰壁羅漢。製圖/Paprika

生於斯,亦沒於斯,唐窟中有94處瘞窟,是存放僧人骨灰的所在,如東都景福寺威儀和尚靈覺、東都寧剎寺比丘尼惠燈等,均藏魂於此。

4

「走吧,一起去龍門石窟逛逛!」

唐以後,中國石窟開鑿的高峰期已過,但遊覽龍門者仍絡繹不絕,只是不再以禮佛祈福為主要目的。

宋代文人如文彥博、歐陽修、梅堯臣、宋庠、蘇軾等,都曾創作有關龍門的詩歌,他們來到龍門,多寄宿于山中寺院,欣賞石窟之餘,還常泛舟伊河,拜謁白居易墓園,偶爾於香山石樓下垂釣,或在伊濱把酒言歡,極盡風雅。

位於龍門石窟東山上的白園。作為龍門石窟行走的「代言人」,白居易在去世後也葬在了龍門石窟。圖1/圖蟲·創意;圖2、3攝影/石耀臣;圖4、5攝影/李平安

元代以後的600餘年來,古都洛陽風光不再,龍門石窟也逐漸蕭條,自然剝蝕和人為盜損,讓大量造像被破壞,令人痛心。即便如此,也未阻礙後世的政要名流們流連此間,清乾隆帝曾巡幸龍門,御筆誇讚香山寺;庚子國難時,慈禧太后與光緒帝逃難至洛陽,苦中作樂遊覽龍門。

乾隆御碑亭。攝影/動脈影

民國時期,在洛陽西工兵營擁兵十萬的大軍閥吳佩孚,以及權傾一時的河南省主席馮玉祥,都曾鼓勵軍民在龍門東西兩山植樹,兩位梟雄竟關注起環保綠化問題,可見龍門石窟的盛名;1936年,蔣介石攜宋美齡入住香山寺內的「蔣宋別墅」,借這座福地,度過了他的五十大壽。

蔣宋別墅內景。 攝影/趙亮

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現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父親)游賞龍門,對書法經典《龍門二十品》愛不釋手。

龍門石窟,不僅承載了人們太多的信仰渴求,而且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滄桑巨變。

龍門地聳雙闕,壁映千尋,加之佛龕雕飾蔚為奇觀,後世民間以為龍門勝境功於天成,非人工所為。曾流傳這樣一則神話:古時有一牧童,常在伊闕牧牛,每每聽到空中傳來「開不開?開不開?」的呼喊聲。牧童驚異,回家告訴母親,母親讓他聞聲作答「開!」。呼聲再起時,牧童照辦,話音未落,山體隨之崩裂,漫山皆現窟龕佛像,有的已成型,有的還眉目模糊。

夜色下的龍門石窟,莫名有種玄幻的感覺。圖/VCG

神話雖荒誕,卻也反映現實,沒有自然母親的恩賜,就沒有人為之美的雋永。經年累月中難以計數的財力付出,方營造出宏大的佛教殿堂。從貴族壟斷,到全民共享,信仰被擺上「龍門集市」的貨架,林林總總,待價而沽。

龍門石窟賓陽北洞中的主尊阿彌陀佛,右手向前伸出三根手指,但由於拇指被破壞,所以如今呈現出來的手勢像極了人們現在拍照時伸出的「剪刀手」。圖1/VCG ;圖2攝影/袁蓉蓀

在困難的年代,信仰令人欣慰,自人類誕生以來,發明了無數種與「神」溝通的方式(開窟造像是其中之一),對神聖的信念使生活具有意義,也給予人希望,至於這信念是否能被證實,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已不由自主地改觀了生活,改善了世風,改進了自我,這就足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文化 的精彩文章:

修行不順,或許和靈體有關!
一個新的世界觀時代將要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