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

古人云:好人有好報,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

可歷史不斷證明,好人往往熬不到好運到來就被惡人害死了,而惡人卻能活很久。古人又雲禍害遺前年。

被社會磋磨的人不禁問道:為什麼這個社會總是以噩運和挫折來回報人們的善意?

不斷有新聞報道老人摔倒不敢扶,因醫藥費不夠惡意勒索路人等,這些令人寒心的行為,把好人有好報的觀點撕得粉碎。

以往推崇的「善良、老實、本分」等詞與「愚蠢、傻、好欺負」劃等號。

站在真善美的對立面,取得的惡果就是社會關係的漸行漸遠,人們紛紛拋棄善良以冷漠保護自己,社會道德整體走向崩壞。

我們忍不住問道:這個社會究竟怎麼了?善良難道是錯的嗎?以暴制暴才是生存法則?

概率學與好運的邏輯關係

中國有很多成語和故事用來形容一個人倒霉到極點轉機就該來了,例如觸底反彈、否極泰來。

可從概率學來說,假設社會條件、家庭條件情況不變,人們遇到好事和壞事的概率是隨機的。

當然,個人的行為會導致幾率偏左偏右,但整體來說善惡事件並沒有規律的邏輯關係。

也就是說,一個人遇見好事和壞事的概率,不會因為你倒霉到極點下一次就會好,更可能下一次依舊是壞。又或者你的運氣一直很好,不存在運氣用完下一次就是壞。

時來運轉、否極泰來的說法,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安慰,幫助我們堅持到好運來的一股力量罷了。

因此,從概率來講,只要堅持就一定能等到好運,我們要做的只是堅持。

你的「善良」其實是沒有底線的迎合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類人,他們不懂拒絕有求必應,他們堅持「善良」卻在傷害自己的利益,他們做出「犧牲」,卻沒有成為生命中的「幸運兒」。

而這類「善良」的人其實並不是雷鋒式善良,他們只是不懂拒絕。

拒絕別人會產生愧疚感,他們是基於「討好心理」做出的善良舉動,而不是出於善良本身做出的奉獻舉動。

心理學將這類人稱為「討好型人格」,他們有求必應是因為在意別人的評價,以他人的評價當做自己價值的體現,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狀態。

這類人通常內心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激起他的反應,任何小錯都會反省良久,時刻評判自己讓他們長期處於焦慮狀態。

正是這種過度在意他人的狀態,讓他們不敢對別人說不,也不敢直面表達自己的不滿,難過的情緒只會壓抑。

這類不懂反抗的人,就是欺軟怕硬的惡人最喜歡的,因為他們不敢告訴別人,只會一直承受,這類「善良」的人不僅承受噩運暴擊最多,周圍的人還不知道,也無從幫助。

「得寸進尺」的受害者

「討好型人格」的人持續受到傷害,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心理效應,叫做「得寸進尺心理」。

意思是說,一開始別人會讓「討好型人格」的人做些小事,慢慢的會讓他做很多小事,最後變成什麼都讓他做。「討好型人格」的人一開始覺得舉手之勞,慢慢變成不敢拒絕,最後無法忍受想要喊停。

這個時候「老好人」拒絕,對別人來說反倒是錯誤的一方,他們會說以前你也做了這次為什麼不做?如果不想做為什麼一開始不拒絕?

老人常說「升米恩斗米仇」,你每月接濟乞丐10元,當你沒錢接濟時乞丐就會被質問憑什麼不給。

毫無原則的退讓就是「討好型人格」一直惡性循環的主因:他們付出了很多,卻沒得到應有的回報。

做一個有原則的好人

人是複雜的個體,我們身體同時存在善良與惡意,沒有人能做到純粹。

只是惡念就像走下坡路一樣容易被誘發,善良需要自我約束難以堅持。因此,社會上的人本無惡意卻會不經意做出惡舉。

我們要做的是樹立原則,觸犯底線的要求就要說不:明知道對方不守承諾,就不該把孩子的奶粉錢借給他,被咬的東郭先生就是不懂鑒別好人和壞人。

善意應用到善良的人身上,而不是泛濫。

所謂原則,就是行為只會對雙方和社會有好處,傷害任何一方的要求都是觸犯原則,就應該說不。

希望「討好型人格」的人早日認清這點,停止傷害自己的屠刀,勇敢說不,生活才會充滿期待和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總覺得自己長得丑,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
從高空跳樓自殺的人,在半空中是否會後悔?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