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時期:魏、楚、齊、趙的衰弱,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一一利令智昏

戰國時期:魏、楚、齊、趙的衰弱,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一一利令智昏

戰國時期,一個大分裂的時代。當時主要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趙、韓、魏、楚、齊、燕。七個國家都曾先後崛起,但為何到了戰國後期,變成了秦國一家獨大的局面呢?戰國時期的七個國家,韓國、燕國強盛的時期較短,只是一位君主的在位期間。而魏、楚、齊、趙強盛的時期都歷經多代君主,楚、齊從春秋時期強盛到戰國時期,魏、趙從戰國初期強盛到戰國中期。魏、楚、齊、趙到了戰國後期都無一例外被秦國按著打,到底是因為什麼,導致了這四個強盛的國家無一例外走向衰亡?是利益!

魏惠王擴張領土的慾望太強烈,導致戰國初期強盛一時的魏國衰弱

戰國初期的魏國由於率先變法,成為戰國初期的一代霸主,國力強大,固然要擴張領土。當時由於魏國的都城在安邑,靠近秦國,自然要先向西發展。秦國在春秋末年,戰國初期,君主更替不斷,朝政動蕩不安。面對魏國的來襲,無招架之力,被魏國奪取繁龐、臨晉、洛陰等地,統稱「河西之地」。在南邊,魏國的領土到達了汝水、淮水一帶。佔領了河西之地,領土面積到達汝水、淮水一帶,將韓國包圍得只剩下和南邊的楚國領土相接。魏國除了在中原發展外,還往戎狄方向發展,出兵討伐趙國腹地的中山國,將中山國的君臣趕入太行山。至此,魏國的勢力深入到趙、燕的領土之間。魏文侯,魏武侯時期的魏國形勢大好,有一統中原之勢。

到了魏惠王繼位的第六年,魏惠王將國都從西方的安邑遷到東方的大梁。因為在西方基本已經沒有了發展的前途,秦國也不是那麼容易打,像彈簧一樣,壓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就不能再壓了。

魏惠王遷都

關於魏國遷都的說法,史料的記載各有千秋。《史記》中記載,「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為太子」。魏國遷都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原因是秦國的崛起威脅到了安邑,不得不遷都大梁。而魏國魏惠王兒子魏襄王時期史官所著的《竹書紀年》記載,「惠王之六年,自安邑遷於大梁」,魏惠王是在繼位的第六年,遷都大梁。比起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後人更加相信魏襄王時期史官所記載的說法,除了《竹書紀年》是官修史外,還有魏惠王時期,魏國的對外戰爭來看,魏惠王六年遷都大梁的說法較為靠譜。盲目擴張,過度消耗國力

魏惠王遷都大梁的時候,只想到了東方適合發展,卻不曾想遷都大梁是他一生中最為錯誤的一個決定。魏國遷都大梁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依靠強大的國力往東邊擴張。魏國東邊的宋、衛兩國就是兩個如同待宰的羔羊一樣,魏惠王大肆的掠奪的東邊的領土。

魏惠王肆無忌憚的行為,觸犯到了趙、韓、齊三國的利益。趙、韓、齊三國不爽,但迫於魏國強大的國力,不敢直接對魏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凡事總有例外,趙國雖然不對魏國發動大規模進攻,但卻狠狠地打了魏國臉。在魏惠王的眼皮子底下,將魏惠王看中的一塊區域給佔領。趙國的這個舉動引發了「桂陵之戰」。桂陵之戰也可以說魏國勝利,也可以說魏國戰敗。因為魏國當時已經佔領了趙國的邯鄲,完成了目標。之後因為秦國和齊國的壓力,退出了趙國的邯鄲。

桂陵之戰十二年之後,發生了「馬陵之戰」。馬陵之戰是魏國對韓國發動的戰爭,最終結果是以為魏國戰敗告終。在此戰中,魏國還喪失了大將龐涓。經歷了兩次大敗的魏國,國內力量空虛,已經無力對外再一次發起大規模進攻。

風水輪流轉,正值魏國衰弱時期,西邊的秦國正式崛起,對魏國發動了「固陽之戰」,整個戰爭流程從秦孝公後期到秦惠王前期才結束,秦國終於收復了河西之地。中原戰爭的不斷失利,魏國不得已將中山國的士兵遷移到中原。大量的魏國士卒湧入中原,中山國的留守魏軍力量空虛,一直潛伏在太行山內的中山國君臣開始行動。兵力薄弱的魏軍,敵不過中山國君臣的猛烈攻打,最終將全部的兵馬退出中山國,中山國得以復國。而魏國終於喪失了戰國初期霸主的地位。

鼠目寸光,一時之利,被秦國玩弄於鼓掌之間

楚國從春秋時期強到戰國時期,國土面積在戰國中期是最遼闊的諸侯。楚國的先祖是自從周天子衰弱之後,第一個敢稱王,敢跟周天子分庭對抗的諸侯。春秋時期的楚國一直和中原最強國家晉國是死敵,夾在兩國中間的國家經常要被迫加入兩國戰爭之中。從春秋時期一直強盛到戰國時期的楚國,為何到了中後期卻被秦國打到遷都?還燒毀了先王的陵墓?鼠目寸光的楚懷王

秦國自從秦惠王時期打下巴蜀之地,東南方向的領土就和楚國相接。按照秦國的性格,跟它的領土相接,肯定得兜著走,就算是強楚也不例外。秦惠王想出兵攻打楚國,可是又不敢攻打。楚國和中原地區最強的國家齊國聯盟,任由當時的秦國國力有多強大,都不可能同時向齊、楚開戰。一旦開戰,甜頭嘗不到,可能還會有霉頭。秦惠王整天就琢磨如何才能讓齊、楚聯盟瓦解。就在秦惠王腦袋快「爆炸」的時候,張儀有了一計,便讓秦惠王把他開了,到楚國忽悠楚懷王,如果楚國能和齊國斷交跟秦國結盟,秦國將商於六百里地交出獻給楚國。楚懷王聽到商於六百里兩眼放光,激動的不得了,大擺宴席和眾臣痛飲。張儀還沒回到秦國,楚懷王就已經派人去和齊國斷交了,結果到頭來被張儀忽悠了,商於六百里地沒有,六百里倒是有。

被忽悠的楚懷王血管直接擴張,大發雷霆,和秦國斷交,派兵攻打秦國。秦國對此早有準備,在丹陽大敗楚軍,斬殺八萬多的楚軍,還活捉了七十多位侯爵,執圭(最高等的爵位),還順便佔領了楚國的漢中。一戰損了八萬人馬的楚懷王還不知回頭,竟舉全國之力攻打秦國,當韓、魏兩國不存在。韓、魏兩國得知楚國舉全國之力攻打秦國後,南下伐楚。國內空虛無法抵抗韓、魏,楚國只能將攻打秦國的軍隊調回一部分。結果分兵的楚軍被秦國大敗於藍田。兩戰楚國起碼損失不下於二十萬的人馬。

楚懷王被同一輩的秦惠王玩弄不算什麼,結果還被秦惠王的兒子秦昭王嬴稷玩弄。秦昭王即位時的楚國已經又和齊國聯盟,加入五國聯盟。秦昭王對此不斷的送給楚國金銀財寶,又讓楚國能到秦國娶秦國的女子,讓楚懷王瞬間感到膨脹。在五國聯軍中嘗不到甜頭的楚懷王,忘記了之前慘痛的教訓,投入了秦國的懷抱。楚懷王的舉動直接遭到了齊國所率領的韓、魏攻打。

楚國無力抵禦三國聯軍,只能將太子送往秦國請求秦國出兵,最終在秦國的調解下此事不了了之。楚懷王千算萬算都不會想到,他的太子竟然在秦國殺死了一位大夫,不承擔責任,直接跑回楚國,讓楚國遭受到了以秦、齊為首的四國聯軍攻打,損失慘重。到了這個時候,楚國的國力已經不能匹敵秦國了,也不敢再對秦國主動發起攻擊了。四國聯軍攻打楚國之後,秦國又獨自出兵攻打楚國,楚國直接又損失兩萬兵馬。國力一天比一天衰弱的楚懷王,不得已只能將太子派往齊國當人質結盟。秦國看到齊、楚又結盟之後,直接寫了一封信給楚懷王,信的內容相當有趣。

好了傷疤,忘了疼

秦昭王遺楚王書曰:「始寡人與王約為弟兄,盟於黃棘,太子為質,至驩也。太子陵殺寡人之重臣,不謝而亡去,寡人誠不勝怒,使兵侵君王之邊。今聞君王乃令太子質於齊以求平。寡人與楚接境壤界,故為婚姻,所從相親久矣。而今秦楚不驩,則無以令諸侯。寡人願與君王會武關,面相約,結盟而去,寡人之願也。敢以聞下執事」。

一開頭就說我們原本是兄弟關係,可是您的太子在我秦國殺了大夫,什麼也沒說就直接跑了,我也是一時衝動才聯合他國攻打你呀!說實在的,楚國太子殺的這個大夫根本無關緊要。諾大的秦國根本不需要為一個天關緊要的大夫報仇。根本原因就是秦國想削弱楚國。快末尾的那一句,「而今秦楚不驩,則無以令諸侯」,簡直是這封信的點睛之筆,無形中直接將楚懷王的地位提升,沒有你楚懷王我秦國就不能令諸侯。楚懷王一看秦國又是道歉,又是將自己的地位提高,心裡特爽。打算應約前往武關跟秦昭王會盟。

楚懷王在朝會的時候和眾臣討論會盟一事,令尹不同意前去,直接指出秦國是「虎狼之國」,有吞併諸侯的野心,千萬不能去,而楚懷王的兒子卻支持楚懷王去。原本自己就想去的楚懷王,在自己兒子的支持下,便前往秦國武關和秦昭王會盟。剛到武關的楚懷王直接被秦國士卒押到咸陽,秦昭王用不對等的禮儀對待楚懷王,逼迫楚懷王將巫、黔中割給秦國。楚懷王雖然蠢了一輩子,但特別有骨氣,就是不答應,結果被扣押到死。

自食惡果

這時的楚國已經完全沒有實力跟秦國抗衡,就算楚懷王被秦國扣押,楚國也不敢對秦國主動發起攻擊。之後的楚國像麵糰一樣被秦國揉揉,打打,根本還不了手,也不敢還手。

秦昭王二十八年,秦國和趙國在繩池會盟結盟之後,放開手收拾已經衰弱到不成樣子楚國。鄢城之戰,白起堵壩放水攻城,城內死傷無數。在鄢城的東處聚集了一大堆屍體,臭氣熏天。二十九年白起再度進攻楚國,直接攻佔了楚國的半壁江山,將楚傾襄王從國都郢都趕到陳縣,順便把楚國先祖的陵墓燒毀。至此,從春秋時期強盛到戰國中期的楚國算是走到了頭。

剛愎自用,陷入燕國的圈套

齊國春秋時期的強國,雖然比不上晉、楚那樣的大國,但實際實力也不會差的太多。齊國臨海,漁業、鹽業相當發達,商人居多。商人居多,國家固然繁華富有。到了戰國初期,齊國雖然從姜氏變成田氏,但依舊還是齊國,總體沒有多大的改變,只是統治階級發生了變化。齊國田氏代姜,過了三四代人到了齊威王時期,有為的齊威王恰巧碰上魏國的魏惠王,桂陵、馬陵兩戰親手終結了魏國的霸權。齊國原本就臨海富裕,在齊威王齊宣王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是當時最強的三個國家之一。

到了戰國中期,齊宣王之子齊閔王繼位,齊國將在這個剛愎自用的君王統治下,發生幫天覆地的變化。《戰國策·齊策》記載:「齊負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議閔王,斮之檀衢,百姓不附。齊孫室者陳舉直言,殺之東閭,宗族離心。司馬穰苴為政者也,殺之,大臣不親。」齊閔王不顧臣子勸諫,連續殺害狐咺、陳舉兩名臣子。其中記載的司馬穰苴是春秋末年的人物,曾多次擊退燕國晉國的攻擊,兵法造詣極高。戰國初期的魏文侯和李悝一次談話中,李悝就用司馬穰苴跟吳起做比較。齊威王在位期間,曾為這位田氏先人著作兵書稱為「司馬穰苴兵法」,司馬穰苴對田氏的影響甚大。《戰國策·齊策》之所以記載春秋末年的司馬穰苴,應該是為了更加突出齊閔王的剛愎自用。

陷入燕國的陰謀

齊閔王原來本是打算跟秦國結盟,互稱「東帝」和「西帝」,屹立於諸侯。結盟的目的很簡單,瓜分趙國。可是隨著蘇秦的到來,秦、齊結盟不歡而散,齊國落入燕國的陰謀之中。

燕國國力不佳,曾多次被齊國大敗,特別是在燕王噲期間,要不是諸侯的強烈反對,齊國差點滅掉燕國。自知國力不敵齊國的燕國,對齊國展現出一副附屬國的模樣,對齊國言聽計從,但實則暗藏殺心。

燕昭王派遣蘇秦前往齊國,剛好碰上齊閔王和秦昭襄王結盟互稱「東帝」,「西帝」。肩負著滅齊計劃的蘇秦一來就對齊閔王和秦國結盟一事產生了質疑。詢問齊閔王,「秦、齊聯合,瓜分趙國之後,誰更有益?」,齊閔王毫無疑問的回答「秦國更有益」。「如果齊國背棄盟約,滅掉宋國呢?」,齊閔王回答「對齊國有益」。經過蘇秦的有意分析,齊閔王決定和秦國斷交,暗中訓練兵馬,準備滅宋。

滅宋,迎來滅亡

先是對宋國進行小規模打擊,得到一些領土。齊閔王再趁著五國伐齊的時候,偷偷將齊國的兵馬調回攻打宋國。這一下,諸侯全部都警惕了起來,楚、魏立刻發兵攻打齊國,給齊國點顏色瞧瞧。齊閔王雖然剛愎自用,但並非昏庸。談到滅宋,齊閔王知道此舉定會遭到諸侯的反對,所以派蘇秦出使趙國,以宋國的土地為交換,說服當時的趙國權臣李兌。燕國就不用多說了,蘇秦就是燕國派到齊國的,對於蘇秦的建議,燕昭王肯定雙手贊成。擺平了附近威脅較大的兩個國家之後,齊國開始躍躍欲試,但齊國不敢表現出太強烈的侵略慾望。在五國伐秦的時候抽兵回來攻打宋國,狼子野心已經人人皆知,各諸侯都開始防著齊國,如果這一次再不成功,那麼齊國有可能遭到各諸侯的聯合攻擊。

「很幸運」,這一次齊國滅宋成功,吞併了宋國。齊閔王知難而進的行為,遭到了諸侯的強烈反對,諸侯中包括趙、燕。燕國本來就是要滅齊,自然帶頭反對。然而當時已經贊同齊國滅宋的趙國,為什麼也反對呢?原因在於齊閔王滅掉宋國之後,將之前對李兌的承諾忘得一乾二淨(估計是故意的),不打算割地給李兌。齊國本就強大,如今又吞併了宋國,邊境的領土可以和三晉、楚、燕直接相接。對於五國而言,現如今的齊國威脅遠遠大於秦國。

燕昭王趁機派遣使者出使各國聯合伐齊,除去楚國外,全部諸侯響應。秦國還特地派了一位公子到東方列國中充當人質,以此來表示伐齊的用心。齊國身居東方,臨海的地理條件,經濟繁榮,士兵眾多,裝備精良。但無論士兵多麼的多,裝備多麼精良,都敵不過五國聯軍。

五國聯軍勢如破竹,濟水以西一帶大敗齊軍主力,齊軍主力潰散。除燕國外,其餘的四國見齊國的主力潰散,不約而同的領兵回國。而燕國為此已經策划了多年,不可能一同和諸侯回國,而是選擇繼續進攻。將齊國國都臨淄攻下,把齊閔王趕走。之後又繼續對齊國剩餘城池發起攻擊。士氣正旺的燕軍直接將齊國攻打到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池。瀕臨絕境的齊國雖然最後在田單的率領下大敗燕軍,將齊國原來的領土收回。但主力被破,國力大傷,與之前的齊國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天上掉餡餅」管他那麼多,先吃了再說,結果差點把自己嗆死

趙國,戰國後期唯一一個在國力上跟秦國可以相媲美的國家。有不少學者認為,戰國七雄,如果秦國不兼并六國,那麼兼并六國的將會是趙國,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趙國人強悍:長平之戰,趙國士卒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通過吃戰馬,吃屍體,在包圍圈中整整堅持了46天,直到主帥趙括陣亡才全軍投降。

貴族識時務:趙武靈王「胡服變法」,在朝廷上掀起一片狂潮,幾乎沒有幾個貴族同意變法,首當其衝的就是貴族的代表人物趙武靈王的叔父公子成。公子成一聽說趙武靈王要他們學習戎狄人的穿搭,立刻不滿,我堂堂中原人之所以穿中原的服裝,就是為了跟戎狄人產生距離。而如今竟然要我穿胡服,學習戎狄人的穿搭,讓我顏面何存?公子成直接罷工不幹,稱病回家。趙武靈王知道這個叔父要是一同意,法令就能通暢無阻。身為一國之君的趙武靈王親自到公子成家中,勸說公子成,將趙國的地理位置和邊患跟公子成一一訴說。公子成聽完之後,立刻起來向趙武靈王道歉,決定響應趙武靈王的號召,穿上胡服上朝。這就是趙國的貴族,為了國家利益可以放下自己的顏面。

名將輩出: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廉頗,王翦,李牧。其中白起,王翦是秦國人,廉頗,李牧是趙國人。除去廉頗,李牧之外,趙國還出過一位閼與之戰一仗擊潰十幾萬秦軍,一戰成名的趙奢。

趙國之所以不能兼并六國,大部分的原因在於君王

經過「胡服騎射」,吞併中山國的趙國,國力大增。趙武靈王時期和趙惠文王時期國力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強國的局勢過渡到了趙孝成王身上。趙孝成王是趙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知名度相差無幾的君主。兩人都是趙國命運的轉折君主。趙武靈王使趙國變強,而趙孝成王則使變弱。

趙孝成王繼位第四年,迎來了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擇,上黨收還是不收?秦國看上韓國的軍事重鎮上黨,對上黨猛攻猛打。弱小的韓國肯定架不住秦國的攻打。上黨即將被攻破之際,上黨郡郡守馮亭想要將上黨郡送給趙國,由趙國防守,抵禦秦國。可趙孝成王接不接受還是一回事。趙孝成王一聽說馮亭要將上黨送給趙國,《史記·趙世家》「王大喜」,趙孝成王極度興奮,立刻找來貴族趙豹商議此事。趙豹覺得對於這種無緣無故的好事,還是不要接受。秦國攻打了那麼久都不能到手,而如今趙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手,一但接下容易激怒秦國。相比於秦國,趙國較弱,還是不要接收上黨,虎口奪食。

趙豹的言論不符合趙孝成王的想法,趙孝成王再找來同為貴族的平原君趙勝和趙禹,討論到底要不要收下上黨郡?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兩人都覺得絕對不能不收。《史記·趙世家》趙豹出,王召平原君與趙禹而告之。對曰:「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就算趙國出動百萬大軍,一年可能也得不到一座城池,而如今上黨十七座城池白白送上門,這可是大利。趙孝成王和趙勝,趙禹兩人一拍即合,派趙勝去接收上黨,派廉頗去前線抵禦秦軍。

這一抵禦就是三年左右,趙孝成王之前接收城池的喜悅感已經渾然不見,代之的是深深的憂愁。秦國的領土面積比趙國遼闊,法令鼓勵百姓生產又有巴蜀之地,論儲備糧食趙國絕對比不過秦國。等到趙國糧食出現危機,趙孝成王才感覺秦國到底有多麼的難纏。趙孝成王雖然感到秦國難纏,但還是死死咬住上黨這塊肉不肯撒口。明明錯在自己,趙孝成王卻認為長平雙方之所以對持那麼久是因為廉頗怯戰。對此,趙孝成王派遣名將趙奢之後趙括出征,替代廉頗。

說到這裡,相信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了。長平之戰,趙國戰敗,四十多萬的趙卒被秦國活埋,國力大衰。趙國的全國人口三百多萬,現如今損失了四十多萬的精壯男,國內的人數大多是婦人、老人、小孩居多。而且北邊又有匈奴騷擾,形勢特別嚴峻。長平之戰雖然秦國不一鼓作氣滅掉趙國,但此時已經到了戰國中後期,再過二十年左右,秦國就一統六國了。趙國在損失了這四十多萬精壯男後,已經沒有時間發展了,此戰就已經決定了趙國往後的命運。

總結

古代歷史上有多少人利令智昏,放下滔天大錯。臣子利令智昏的話,君王就會受到蒙蔽;君王利令智昏的話,國家就會遭遇災難。利令智昏這個詞很好理解,可就是有人在利益面前,喪失了正常人的思維。思維完全指按照利益的方向發展,最終在歷史上成為被人唾罵的臣子或者君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秦 的精彩文章:

這本「帛書」簡直是重大發現,揭露出一個,隱藏千年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