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系統,無癥狀感染2小時直報,中國開展天體探測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系統,無癥狀感染2小時直報,中國開展天體探測

世衛組織回顧新冠疫情暴發以來5大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8日回顧了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已展開的5大抗疫工作。首先是努力支持各國的應對能力建設。其次,與夥伴合作提供疫情準確信息並打擊信息犯罪。第三,努力確保為一線衛生工作者提供必要的醫療設備。第四,努力培訓和動員衛生工作者。第五,協調加速和疫情有關的研發。

中科院學者研發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系統

記者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該所汪大明研究員領銜的團隊近日開發出一套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系統。這一系統可常溫儲存和運輸,45分鐘左右出定性結果。儀器體積較小,便於攜帶,可對新冠病毒核酸進行現場即時檢測。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現無癥狀感染者應於2小時內網路直報

據中國政府網8日晚發布的消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印發《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管理規範》,規定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無癥狀感染者,應當於2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

《新冠肺炎防治復旦中山方案》全球發布

4月8日,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指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辦的應對新冠肺炎復旦中山網路國際論壇暨《新冠肺炎防治復旦中山方案》(以下簡稱《中山方案》)全球發布會在中山醫院舉行,並利用5G-SA(獨立組網)技術,向全球直播。

「協和經驗」破解急性心梗與新冠肺炎「相遇難題」

近日,《歐洲心臟雜誌》在線全文刊發了一篇《北京協和醫院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該《建議》針對兩種類型的心肌梗死分別提出了精準處理策略和路徑:對於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應最大程度遵循「挽救心肌、爭分奪秒」的原則,在保護醫務人員及其他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首選急診靜脈溶栓;對於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應首先儘快評估患者有無新冠肺炎,在等待結果期間根據患者冠心病危險分層決定下一步治療策略。

《自然-方法》:港大成功研發高速顯微鏡

香港大學9日宣布,該校研究團隊攜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團隊開發的「雙光子熒光顯微鏡」,能捕捉神經元之間的電子訊號和化學物質傳遞。團隊成功在實驗中記錄一隻活體老鼠腦部神經元所產生在毫秒間閃現的電脈衝訊號。團隊希望在未來1至2年將技術進一步提升,探索更深層腦部的結構,更全面了解大腦功能。

《免疫》:生酮飲食對抗哮喘

德國波恩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生酮飲食的嚙齒動物的先天淋巴細胞分裂顯著下降。研究人員稱,正常情況下,與過敏原接觸會使支氣管ILC數量增加4倍,而在這些實驗動物中,ILC幾乎沒有變化。黏液的產生和其他哮喘癥狀也隨之減少。

《自然-微生物學》:細菌「土味」吸引動物

鏈黴菌是一組常見於土壤中的細菌,它們會產生土臭素——這種有機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土」味,在雨後會產生典型的泥土氣息。近日,瑞典研究人員發現,彈尾蟲(一種與昆蟲關係緊密的小型無翅節肢動物)被鏈黴菌吸引,由於彈尾蟲以鏈黴菌為食,細菌孢子會黏附在彈尾蟲的身體上。之後,彈尾蟲通過身體表面掉落和排泄已攝入孢子的方式,將細菌孢子擴散到周圍環境中。

《Heliyon》:美洲鶴「抱團」有風險

極危物種美洲鶴近幾十年來種群恢復勢頭良好,近日發表於Heliyon的一篇報告稱,由於棲息地減少和種內吸引等因素,美洲鶴在遷徙中開始形成罕見的大群。雖然群體變大的確意味著種群正在恢復,可是一旦這種大型群體遭遇傳染病或極端天氣,波及面會相當大。

《自然》:科學家發現腫瘤細胞特異性脂質合成代謝機制

4月8日,浙江大學醫學轉化研究院教授呂志民團隊等在《自然》在線發表研究論文,首次發現了糖異生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1(PCK1)具有蛋白激酶活性,而且揭示了PCK1以三磷酸鳥苷(GTP)作為磷酸基供體對蛋白底物進行磷酸化,這有別於普遍的以三磷酸腺苷(ATP)作為磷酸基供體的蛋白激酶。同時研究也論述了PCK1的內質網易位是腫瘤細胞協同調節糖異生降低和脂質合成激活的重要分子機制。

《Theranostics》:科學家建立腫瘤活性磷療新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課題組在開發天然生物活性納米化療藥物領域取得新進展。在該項研究中,課題組構建了原位肝癌小鼠模型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系統地研究了黑磷的體內抗腫瘤活性。靜脈注射後,黑磷可高效被動靶向至肝腫瘤部位,通過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凋亡和自噬抑制兩種途徑,有效抑制肝腫瘤的生長。治療後可將小鼠平均生存時間延長2-3個月,治療效果優於肝癌一線化療藥物阿黴素(DOX)。

《國際分子科學雜誌》:科學家揭示蘭州熊蜂肽聚糖識別蛋白結構與功能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以下簡稱蜜蜂所)蜂種質資源與育種團隊發現蘭州熊蜂肽聚糖識別蛋白通過識別Dap型肽聚糖,激活下游信號通路啟動先天免疫應答機制,進而清除病原微生物和調節腸道微生物。而且發現在肽聚糖結合槽內390位的組氨酸是蘭州熊蜂結合Dap型肽聚糖的錨定殘基,而模式生物果蠅結合Dap型肽聚糖的錨定殘基是413位的精氨酸。因此,他們推測膜翅目蜂類肽聚糖識別蛋白結合Dap型肽聚糖的機制和雙翅目果蠅不同。

中科院報告:中國需適時開展太陽系主要天體探測

中國科學院系列年度報告《2019科學發展報告》《2019高技術發展報告》近期已正式出版發行。以「航空航天和海洋技術」為主題的《2019高技術發展報告》提出,中國在取得探月工程的突出成果基礎上,需要適時開展對太陽系主要天體的探測,加快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人選開始推薦

為促進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鼓勵青年科技人才積極投身創新型國家建設,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評審委員會決定開展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評選工作。

中國科學院發布「創建生態草牧業科技體系」實施方案

中國科學院「創建生態草牧業科技體系」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立項建議已於2020年1月2日獲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根據《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管理辦法》(科發規字〔2017〕106號)相關要求,專項實施方案編製組圍繞總體目標,頂層設計,按照「專項-項目-課題-子課題」四級結構組織實施,每個項目分別下設若干課題、子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歐盟合作研究項目申報時間調整

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經與歐盟委員會科研與創新總司商定,現對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歐盟委員會環境生物技術合作研究項目的申報時間做出相應調整,申報截止日期延後至2020年6月19日16時。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香港研究資助局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關於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香港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徵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239份。經初步審查並與香港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213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澳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初審結果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FDCT)關於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澳門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徵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60份。經初步審查並與澳門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54份。

特殊「群聊「 對接產研需求

3月18日至4月3日,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將工作陣地搬到「雲上」,密集舉辦了10場細分專業領域的線上對接,以促進江蘇產研院專業研究所、企業聯合創新中心與國內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對接交流。據江蘇產研院初步統計,10場雲對接發布技術需求和待合作項目近800項,吸引了國內一批高校院所與江蘇產研院建立合作關係意向,以及進行集萃研究生的聯合培養,已在談並形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項目30餘個。

浙江大學發布「創新2030」專項計劃

4月8日,浙江大學召開創新2030計劃項目啟動會,發布 「智慧海洋計劃」「精準醫學計劃」「超重力計劃」「天工計劃」,這是浙江大學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瞄準科技創新2030重點領域,布局未來匯聚型學科發展,啟動實施的第3批專項計劃。

中國農大「天蓬工程」或明年國慶節前後竣工

中國農業大學「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項目又被稱為「天蓬工程」,於去年8月在涿州啟動建設,是國家「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該項目由教育部、中科院分別作為主管部門,由中國農業大學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承建,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主體結構和二次結構,有望於明年國慶節前後完成建安工程竣工驗收。

山東大學啟動17個微專業建設項目

近日,為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加快本科專業現代化升級,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經山東大學各單位申報,學校組織評審,最終立項建設17個微專業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磷酸腺 的精彩文章:

臨終前為什麼會「迴光返照」?終於有答案了
生命科學:探討春光背後的生物學基礎——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