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70歲以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

70歲以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

很多人認為親密關係特指枕邊伴侶,其實不然;

親密關係在行為學上,是指我們與特定的人建立長久且緊密的聯繫,由此稱為親密關係

根據這個標準,我們就能區分誰是我們真正擁有親密關係的人。

相信大家第一反應就想到了伴侶;

確實,伴侶是我們成年後與一個陌生人建立長久且緊密聯繫的人,是人生中最後的一段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心理學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曾有非常多的人和我們建立過長久且緊密的聯繫;

例如一起度過學生時代的朋友,前半生陪伴我們的父母,後半生陪伴我們的伴侶等...

據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與親密關係的人相處會感到輕鬆自在,且親密關係給人去來勇氣直面生命中的困難。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需要在團體中找到歸屬感,在親密關係中找到安全感;

親密的人實質是人們與特定的人互相滿足情感需求,我關心你你照顧我,有點類似物質交換,可又建立在物質之上

因此,親密關係完整的判定有兩點:

第一長久且緊密的聯繫

第二能互相滿足情感需求

童年時期,與我們有親密關係的是父母;

與父母長久且緊密的聯繫;傷心難過困難有他們遮風避雨;

即便成家立業後也會時常聯繫,直至生命終結。

青春期,我們開始叛逆,不再與父母分享生活小秘密;

轉而投向閨蜜兄弟的懷抱,整個讀書生涯相互陪伴且緊密聯繫。

按理說友情應算作親密關係,可現實是,我們上大學或工作後,以前要好的朋友可能疏於聯繫而逐漸變得陌生。

因此,每個人每個階段,身邊的朋友來來去去;

真正能一直陪伴的好友太少太少,友情發展為親密關係是件很難的事。

成年後,我們開始萌生伴侶意識,成家立業後親密關係直接和伴侶綁定,已沒有太多精力去經營友情,有了孩子後甚至連父母都會小小忽略。

因此,人的一生中普遍擁有兩種親密關係:前半生是父母,後半生是伴侶和孩子

保證自我適應水平

但生命的主旋律,是不停的迎接新生命的成長,也會送年邁的生命離去。

Papi醬曾在節目里說過,從陪伴的角度出發,一生伴隨我們時間最長的是伴侶,其次是孩子,最後是父母。

因為父母陪我們成年後會逐漸淡出,孩子進入青春期也開始淡出,只有伴侶會相互扶持到終結。

而我們同時擁有父母和自己的小家,兩個小團體都能給我們勇氣,共同面對生活的困難和打擊;

相互溫暖一起老去,這就是家人的意義,更是生物進程的發展意義。

親密關係的發展,也會遇到瓶頸,例如青春期;

我們的自我意識增強,與父母開始爭奪自我掌控權,可能爆發家庭矛盾,但最終我們都會找到相處界限愈發親密;

再例如七年之癢,伴侶彼此熟悉後進入包容階段,需重新尋找相處平衡點,俗稱磨合期。

很多人熬不過磨合期,也找不到新的平衡點,兩人的親密關係就此斷開,最後留下的只剩父母和孩子。

要度過磨合期,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

因為人們喜新厭舊,瓶頸期實質是兩人太熟悉導致生活一潭死水;

只要我們多學些新技能,認識些新朋友,與伴侶有新的觀點和思想的碰撞...

就會給兩人帶來內在滿足感,「你是我人生的歸屬」這種感覺反而會更強烈。

正是父母和伴侶孩子的親密關係,佔據人生時間最長;

所以我們更容易被親情和愛情的辭彙擊中,大腦面對相關的事會迅速反應,牽動情感;

若遇到社會、工作相關的辭彙,我們的反應則會慢很多。

這叫做「戀人參照效應」,因為我們會默認父母和伴侶是陪伴自己最長時間的人,人的心理空間有限,只容得下最重要的幾個人

就算重要的人一個手掌都數的過來,可當生命進入最後章程,留下的那個最最重要的人,就只剩下身邊的伴侶。

70歲之後,我們可能早幾年送走父母,早40年孩子已淡出生活的主調;

這貌似是個悲傷的話題,可這就是生命的旋律,也是生物發展的意義。

我們要及早發現,若生命能走到70歲之後,那我們最重要的人是枕邊人,大家要互相包容,且行且珍惜!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Intimate relationshi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潘粵明胖臉引爭議:放縱慾望,你只會越來越平庸
為什麼同學群里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人,而大部分人會選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