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從不講究吃穿、也不喜歡買化妝品的女人都是什麼心理?

心理學:從不講究吃穿、也不喜歡買化妝品的女人都是什麼心理?

美,是人人嚮往且想獲得的資源。

不同的是,帥氣是男人的加分項,可有可無。美,是女人的必須項,先天沒有後天也要補上。

放下對美的執念的高人,要麼已看破紅塵,要麼被外物所累,被迫放棄了對美的追求。

《你怎麼這麼好看》節目中,主持人對平凡的路人進行了大改造,節目中有個女博士學識淵博,卻對美妝的知識儲備為零,連氣墊是什麼都不知道。

我有一個親戚,今年36歲,是三個孩子的媽,從不化妝也不打扮。照顧孩子太忙的話,連臉都不會洗。以前不化妝決不出門的精緻女孩,徹底放下了對美的需求。

這種情況,就是被更重要的事連累,被迫放棄美的剛需。

確實,母愛是偉大的,但凡有事與孩子相衝突,為母則剛的媽媽都會化身超人,克服一切困難。

如果你已經工作多年,參加同學會後一定會有很多感慨。

曾經的女神可能身材發福,你沒認出來。曾經不起眼的女生可能搖身一變,樣貌身材俱佳。

造成這種變化是各自的身份變了,生活工作的環境變了,身邊的朋友也變了。

我大學同學中有一個精緻的美女,她可以為了統籌活動三天不化妝不洗頭。

我問她平時那麼注重形象,為什麼會允許自己這麼邋遢?

她說這次的活動很重要,現場不能出錯,各部分細節溝通協商,如果活動成功的話,還能寫入履歷,找工作時能打敗大部分競爭對手。

馬斯洛定律說,當人們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後,會自然進入尊重需求和自我價值需求。

這項活動對我那個同學來說,同時滿足好幾層需求:

活動做得好,可以增加工作籌碼,屬於生存需求。

活動過程中,能力得到認可屬於尊重需求。

活動成功後,自我價值得到體現的自我認同需求。

若你也認識到活動的重要性後,還會在意化不化妝,洗不洗頭這些小事嗎?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是自戀的,而自戀還分兩種:實體自戀和虛體自戀。

中國人普遍好面子,電影《一代宗師》里,趙本山把我們好面子的程度說的明明白白。

「人這輩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能耐倒是其次的。」

面子用心理學解釋,就是虛體自戀。

就是自我認同感來自外界,比如你的美貌、金錢、地位、房車等外在事物。

一旦失去美貌金錢能體現我們價值的東西,自我認同感就會降低,會出現自卑焦慮的情緒,心理受到嚴重打擊。

所以,虛體自戀的人會用各種手段保住金錢美貌,如果沒有,打腫了臉也要充胖子。

與之對應的就是實體自戀,它說的就是自我認同感來自內心,不隨外界環境而改變。

有些人相貌一般、經濟實力一般、社會地位中等的人,但活的自信瀟洒。即便事業跌入谷底,愛情遭受打擊,他們依舊能很快調整重新找回自信和信心。

其實,一個女人對美的態度,就可以窺探出她對生命的態度。

像上述說的媽媽的案例,她從孩子身上找到了生命的意義,自我價值的體現,所以外貌變得不那麼重要。

職場女強人通過工作體現了自我價值,從事業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他們對外貌的要求從美變成了得體。

看透生命本質找到自我價值的人,在他們看來外在的美太膚淺,真正的美來自內在和靈魂。

精神世界的充實,獨到的思維見解,充滿智慧和涵養的女性,才由內而外的散發著魅力,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當然,邋遢和裝扮不得體絕對是不可取的,那代表著我們屈於惰性,這類人很少能看透虛體自戀,找到生命的意義。

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不應該放棄對美的要求,可以不執迷,但一定要得體。

即便成了母親,也應該給孩子一個得體乾淨的媽媽,教會他們美是常規的,不應該過度看重。

我接觸過的內在充實自我價值感強的人,都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求很高,也絕不會以邋遢的形象與朋友交往。

他們覺得,得體是一種舒適的視覺體驗,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不以朋友之名強迫對方接受我們的邋遢,積極面對生活,積極面對自己。

不被外界評判標準負累,從內找自我認同,給世界一個自由美麗的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Analysis of the sel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60歲左右的老人有多少存款算正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從高空跳樓自殺的人,在半空中是否會後悔?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