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致敬三位文化大家 中華傳統文化民生獎學金雲頒獎舉行

致敬三位文化大家 中華傳統文化民生獎學金雲頒獎舉行

2020年4月12日,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基金會主辦了一場別出心裁、充滿致敬與溫馨的「中華傳統文化獎學金」頒獎儀式。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華傳統文化獎學金頒獎儀式轉至線上,首次啟用「雲頒獎」的形式。當天,近100名評審專家、獲獎同學齊聚線上頒獎直播間,總共向國內外17所大學頒發 「葉嘉瑩民生獎學金」、「沈鵬民生獎學金」、「樓宇烈民生獎學金」,獲獎同學共計45名,並邀請獲獎同學連線,發表溫情獲獎感言。

頒獎儀式開始前,主辦方播放了葉嘉瑩、沈鵬、樓宇烈三位先生的對學生們的致辭寄語。葉嘉瑩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學會吟誦,才能對古詩有更深地體會。她希望獲獎的同學能夠潛心體會,學會中國詩歌的吟誦,這樣將來不僅能夠傳承中華文化,而且也可以讓自己成為詩人。

沈鵬先生在致辭中表示由技到藝、再進於道,我們從事書法的長遠目的,還是要進於道。如果大家能有這樣一種比較遠大的目標,比較高一點的理想,對於大家今後的創作、修為是有益處的。

樓宇烈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同學們要時刻感恩,用自己的努力去回報社會,要有所擔當,要謹記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不斷提升智慧、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大眾服務。

沈鵬先生題詞:詩文書畫印,相融共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樓宇烈先生題詞:樹立中華文化主體意識,堅定中華文化自信,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以人為本」「文明以止」的人文精神。

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肖麗女士致歡迎詞,她對蒞臨本屆頒獎大會的王博校長和評審委員會委員,以及民生書法公益基金的專家學者們,致以真誠的感謝。對於支持此項目的社會各界、新聞媒體致謝,向捐助機構中國民生銀行、中國民生租賃公司以及史玉柱、盧志強、張秀根、李兆會等社會捐資人致以敬意和感謝。同時,對諸位獲獎同學表示真誠的祝賀。她希望同學們向沈鵬先生學習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向樓宇先生學習自律,從每一天做起;向葉嘉瑩先生一樣愛我們的國家。

肖麗還表示今天以「雲頒獎」的形式頒發此項獎學金,是一種新的體驗。雲,聚散無形,極富詩意和哲理。雲聚,幻化無形,是詩人、藝術家靈感的觸點;雲散,還原虛空本體,是詩人、藝術家感悲的詠嘆。雲與虛空,無離無合。「雲在青山水在瓶」,明清瞭然,道就在那裡。希望大家記住雲的特點,辯證地體會與感受世界。

王博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思想決定文化的高度,也決定生命的境界。獎學金以三位德高望重的學者之名來設立,給年輕人、給整個社會樹立了一個榜樣。並以「闡舊邦以輔新命,繼往聖而開新學」對聯,送給年輕的同學們。

沈立岩先生在致辭中表示中華詩詞與優秀傳統文化,在凝聚中華民族人心、溝通中國與世界人民思想感情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希望獲獎的青年學子,能夠深刻體會獎學金所寄託的殷切期望,以葉嘉瑩先生為人生楷模,在傳承中華古典詩詞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取得豐碩的成果!

鄭曉華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時代轉型中,古老的書法藝術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他祝願大家以沈鵬先生為榜樣,再接再厲,不負韶華,只爭朝夕,創造書法藝術的美好未來,勇攀藝術高峰。

李四龍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學習哲學,最重要的是從經典里獲得養份,去理解世界、社會,多一點自知之明。他希望大家能在樓先生那裡感受到寧靜、淡泊的學術精神,在變動無常的世界裡,這才是永恆的力量。

隨後,孫永忠、張德建先生分別頒發葉嘉瑩民生獎學金特等獎、優秀獎;趙力先生、駱芃芃女士分別頒發沈鵬民生獎學金特等獎、優秀獎;孫永忠、張德建先生分別頒發葉嘉瑩民生獎學金特等獎、優秀獎;林暉、李良松先生分別頒發樓宇烈民生獎學金特等獎、優秀獎。

葉嘉瑩民生獎學金獲獎同學代表韋胤宗(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沈鵬民生獎學金獲獎同學代表陳泰鎖(中央美術學院)、樓宇烈民生獎學金獲獎同學代表李佳軒(北京大學)先後致獲獎感言,表達將以三位先生的人生與學術思想為典範,在新時代,更好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中華人文精神。

在頒獎儀式最後,肖麗宣布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民生獎學金啟動。

據悉,出席頒獎儀式的嘉賓有:王博(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沈立岩(南開大學文學院院長)、鄭曉華(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李四龍(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孫永忠(台灣輔仁大學教授)、張德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文學研究所所長)、趙力(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駱芃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張愛國(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李彤(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朱培爾(《中國書法》雜誌主編)、林暉(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李良松(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林美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肖麗(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頒獎儀式由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學術主任衣雪峰主持。

據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民生獎學金」,分為「葉嘉瑩民生獎學金」、「沈鵬民生獎學金」、「樓宇烈民生獎學金」三部分,由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聯合國內外17所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哈佛大學、台灣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於2019年設立。

「葉嘉瑩民生獎學金」,旨在鼓勵青年才俊研究中國古典詩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以葉嘉瑩先生的詩詞人生與學術思想為典範,弘揚中華詩教。

「沈鵬民生獎學金」,旨在鼓勵青年才俊研究中國書法篆刻藝術、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以沈鵬先生的人生與學術思想為典範,宏揚中華書學,倡導中華人文。

「樓宇烈民生獎學金」,旨在鼓勵青年才俊研究、傳承優秀中華傳統文化,以樓宇烈先生的哲學人生與學術思想為典範,學以成人,立成人志業,承中華道統。

截止到2019年10月,共有132名同學投稿參與。2019年10月27日,在京舉行評選會議,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經過數輪認真、嚴格、公正地選拔,確定獲獎名單,並向社會公示。(文:亢小娟)

附一:三老簡歷

葉嘉瑩,1924年7月出生於北京書香世家,她融貫中西,是譽滿海內外的中國古典文學權威學者,是推動中華詩詞在海內外傳播的傑出代表。「繼駝庵之詩話而別開生面,啟桃李之芳園而香遠益清」,她以全新的視角,以哲學和美學的角度,對中國詩詞境界進行了高度概括;她是將西方文論引入古典文學從事比較研究的傑出學者,其詩論新意迭出,別開境界,在我國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被譽為「當代古典詩詞研究領域的第一人」;她從事教育事業七十餘年,培養了一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深受學生愛戴;數十年來,她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從事研究,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千年傳燈,歲月成詩,如今葉先生已成為在海內外傳授中國古典詩詞時間最長、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華人學者。

沈鵬,1931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著名書法家、詩人、美術評論家、編輯出版家,首批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曾任中國書協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前後二十年。他是一位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文化大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書法文化事業重要的開創者、引領者和推動者,是當代書壇最具時代特徵的典型書風的代表,在當代書壇擁有突出地位。先生書法精行草,兼長隸、楷等多種書體,趙朴初先生盛讚他的書法「不讓明賢」,啟功先生亦高度評價「無一舊時窠臼」,他的作品遍及亞、歐、美各大洲,鐫刻於名勝古迹;他提出並踐行書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書法教學「十六字」方針,「弘揚原創,尊重個性,書內書外,藝道並進」,影響了大批書法家和專業工作者,成為當代中國書壇重要思想引領。先生以書法詩文著稱於世,是集藝術思想、創作和評論於一身的當代藝術大家。

樓宇烈,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師從馮友蘭、湯用彤等哲學大家,深入經典文庫,遨遊學術海洋,開啟了在北大半個多世紀的求學和教學生涯。他博學廣聞又治學嚴謹,一部《王弼集校釋》,給後來者如何在解釋古典經典中創作現代經典以深刻啟示;在上個世紀佛學最為落寂之時,他發起編選《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影響了一代年輕的學者和僧人。他用自己的勤奮和江南士子特有的才情,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中國哲學方法論、中國哲學史料學、中國傳統文化典籍校釋等諸多方面創造了學術界的「絕學」。他認為「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他有強烈的中國傳統文化主體意識和歷史使命感,發出了「不認同文化傳統,就是不認同歷史」的震撼強音。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是「為己」之學的信仰者,中國傳統文化真誠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八十六歲的高齡,他依然不辭勞苦地傳播人文主義哲學真諦,矢志不渝地踐行人文主義哲學精神,為新時代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附二:首屆「中華傳統文化民生獎學金」獲獎名單

葉嘉瑩民生獎學金特等獎(6 名)

崔淼(南開大學)、張晨昕(南開大學)、黎中正(北京師範大學)、胡禕崟(北京師範大學)、殷永承(台灣輔仁大學)、韋胤宗(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葉嘉瑩民生獎學金優秀獎(9 名)

蔣俊潔(美國哈佛大學)、杜川東(台灣大學)、邢嘉豪(南開大學)、閆趙玉(南開大學)、劉今金(南開大學)、曾涵(北京師範大學)、歐陽闞宇(北京師範大學)、趙鶴涵(北京師範大學)、劉元傑(北京師範大學)

沈鵬民生獎學金特等獎(6 名)

陳泰鎖(中央美術學院)、李帥文(中國人民大學)、張廣冉(中國人民大學)、

王謙(中國藝術研究院)、黃楊(中國美術學院)、朱沈彧(南京藝術學院)

沈鵬民生獎學金優秀獎(9 名)

池子銘(中國人民大學)、傅振余(中國藝術研究院)、劉美汝(中國藝術研究院)、楊任偉(中國藝術研究院)、楊可涵(中國美術學院)、陶洋(中國美術學院)、孫熠琮(中國美術學院)、陳天鏡(南京藝術學院)、李敏(南京藝術學院)

樓宇烈民生獎學金特等獎(6 名)

胡雨章(北京大學)、劉子琪(北京大學)、楊家剛(中國人民大學)、阮凱(復旦大學)、韓書安(浙江大學)、王德辰(北京中醫藥大學)

樓宇烈民生獎學金優秀獎(9 名)

王子劍(北京大學)、李佳軒(北京大學)、汪康(北京大學)、王維昊(北京大學)、胡靜(中國人民大學)、馬斌(中國人民大學)、盧雨楠(復旦大學)、黃子洵(復旦大學)、李彬(復旦大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馬明博:想學佛,還想吃肉怎麼辦?
「愛心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向菲律賓捐贈81.36萬個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