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烏克蘭,大火燒到了切爾諾貝利

烏克蘭,大火燒到了切爾諾貝利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445-烏克蘭大火

作者:德米特里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月初,烏克蘭切爾諾貝利傳出爆發山火的消息,過火面積達到20公頃。烏克蘭救災部門當即出動140名消防員、兩架滅火飛機和一架直升機對火勢進行控制。次日,烏克蘭當局聲稱大火已經被撲滅,民眾無需為此擔心。

切爾諾貝利離首都基輔很近,而且在上游

出事的話,基輔還是很緊張的▼

這樣的火災在春季的東歐平原經常出現,此次也並沒有得到外界的過多關注。切爾諾貝利禁區已經封禁長達34年的時間,當地早已沒有常住居民;禁區里的紅森林也沒有受災的考拉和袋鼠來吸引目光;而鄰國的白羅斯民眾也正在譴責總統盧卡申科對於新冠疫情的愚蠢言論。

直到4月1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遙感圖像,表明烏克蘭北部的嚴重燃燒程度,並且大量煙羽滾滾湧向白羅斯。當地旅行社也發布社交媒體稱,火災已經蔓延至切爾諾貝利附近的鬼城普里皮亞季,距離核電站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距離。

NASA發布的兩張遙感圖像

4月8日(上)和4月9日(下)

(圖片來自:NASA)▼

網路報道持續發酵,讓這場大火點燃了東歐人民沉寂數十年的恐慌。

無人區禁火

初春是東歐地區森林火災的高發季節,烏克蘭、俄羅斯等前蘇聯國家普遍有初春放火燒草的習俗,讓牧草重新生長。東歐平原春季溫暖乾燥的氣候和大風天氣往往也會對火勢推波助瀾,使得這一地區的火災頻發。

越燒越大

(圖片來自@The Telegraph/YouTube)▼

這次的火災也與強風天氣不無關係。4月5日在烏克蘭北部爆發的火災本已得到控制,但救災部門也承認禁區的草地中可能還有暗火。出於對未來降水量的預估,以及新冠疫情下可調集人員數量的不足,當局沒有進行全面的防護措施,於是火勢借強風迅速蔓延,4月5日本已基本撲滅的大火,到了7日又焚燒了10.5公頃的森林。

山火的難滅之處在於周邊的可燃物過多

暗火不滅,就會發生一波接著一波的大火災

(圖片來自@MNS.GOV.UA / Facebook)▼

更讓烏克蘭基輔當局緊張的是,近幾天東歐地區的風向發生了改變,原本吹向白羅斯方向的西南風變為了吹向有300萬人的首都基輔的東風。基輔距離切爾諾貝利距離僅110公里,煙塵到達基輔的時候很有可能還未散去。

儘管切爾諾貝利事件已經過去了34年,但核泄漏事件對於禁區的影響仍然沒有散去。放射性物質廣布在上千公頃禁區中的土壤和水源之中,被生長在禁區里的植物所吸收。大火焚燒了森林裡的有機物,可能讓帶有放射性物質的顆粒物隨著熱氣流上升,繼而隨著春季的大風飄向遠方。

若是隨著氣流飄出,影響到禁區之外的人

那麼烏克蘭的無人之地又要擴大區域了?

(圖片來自@MNS.GOV.UA / Facebook)▼

這些帶有放射性物質的煙塵如果被吸入人體,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親自下場,對民眾表示將密切關注切爾諾貝利的火勢情況。

烏克蘭緊急事務部門隨即不再公布過火面積數據,同時調派400多名消防員、多架直升機和滅火飛機參與滅火,通過一百多台設備向受災區域噴洒了約460噸水。

過大的火勢和輻射加持,人員無法進入

高空噴洒也會大量被蒸發

(圖片來自@MNS.GOV.UA / Facebook)▼

效果仍然微乎其微,禁區內由於常年沒有人管理和耕種,以至於灌木叢和和幼樹都失去了控制,從而為大火提供了現成的燃料供應。火焰在樹梢之間傳遞,據烏克蘭國家環境監控局局長披露,火區中心放射強度為平均值的16倍,林火面積可能已經達到100公頃。

成了一塊人類管不了的地方

(圖片來自@MNS.GOV.UA / Facebook)▼

眼見傳統的滅火方式已經不起作用,烏克蘭的緊急情況部門也開始實施了新的應對方式。他們首先抓捕了兩名涉嫌在禁區縱火的嫌疑人,其次在距離火情最近的切爾諾貝利四號反應堆的附近砍伐植被、人為製造了寬度約為100米的隔離帶。

(圖片來自@MNS.GOV.UA / Facebook)▼

穿越34年輻射

烏克蘭當局的這一舉措,很勉強能稱為是補救措施。27歲的嫌疑人「玩火」焚燒禁區這一理由讓人不禁懷疑,同時隔離帶的建立更像是一次輿論戰。

烏克蘭的高級官員為了安撫民眾情緒,反覆提及大火不會威脅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先是緊急事務管理部門高級別官員弗拉基米爾·傑姆丘克在一份視頻聲明中發布這一消息,確認10天前燃起的林火不再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構成威脅;後來內政部副部長安東·格拉先科也說,核廢料貯存設施「完全安全」。

隔離帶所保護的四號反應堆曾於1986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1人當場死亡,在隨後的數天里放射性物質泄漏到空氣和周圍的土地上,最終形成了上千平方公里的禁區。

人類使用核能以來,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之一

和福島核電站泄露事件都被評為核事件特大事故

(圖片來自@Радянський уряд /wikipedia)▼

有多少人死於這場災難,至今仍然沒有確鑿的數據,根據各方數據的估計,約有4000人死於輻射引起的各種癥狀,30餘萬人被迫遷離家園。

切爾諾貝利附近廢棄的村莊

這裡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了

(圖片來自@Elena Filatova / Wikipedia)▼

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以來最大的事故。

核反應堆爆炸後,前蘇聯啟動了「方舟計劃」,用206天的時間在四號反應堆之上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拱形鋼筋混凝土建築,用以防止放射性物質的逃逸。石棺的建造消耗了超過400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和7300噸的金屬框架。這個建築也被稱為「切爾諾貝利石棺」,永久地封印了這座曾經的核電站。

在清理爆炸殘骸和建造石棺的過程中

又有數以萬計的人因輻射影響到健康

(圖片來自@Adam Jones/Wikipedia)▼

從1991年開始,烏克蘭境內的核電站被依次關閉,在原來發生事故的四號反應堆之上,又對原來的石棺進行了多次加固,讓石棺的厚度增加了三倍。

這樣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是任何自然界的大火都無法燒穿的,因此隔離帶可能也只是這位年輕的烏克蘭總統的一次政治作秀。

新的石棺保護著四號反應堆

真正面臨危險的是東歐的人民

(圖片來自@Tim Porter / Wikipedia)▼

事實的情況是怎樣呢?東歐地區火情監測中心負責人謝爾蓋·茲伯采夫(Sergiy Zibtsev)告訴法新社,這場大火「超大」且「難以預測」。

難以預測可能是真的,因為就連烏克蘭緊急部門好像也亂了。他們對公眾表示空氣中的輻射含量並沒有升高,但在另一份報告上又表示因為部分地區的輻射強度升高而難以進行滅火工作。這種自相矛盾的表態最終失去了外界對烏克蘭當局披露情況的信任。

據媒體報道,現在的輻射量已經遠超過了正常範圍

官方一味的掩蓋只會失去公信力

(圖片來自@MNS.GOV.UA / Facebook)▼

英國獨立核安全專家約翰·拉格(John Large)對烏克蘭當局發出警告,他說:「記住,蘇聯對切爾諾貝利的立即反應是設法掩蓋事實……我對東歐核監管機構發言人所說的話、發布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性,尤其是所採取行動的問責抱懷疑態度。他們的信息沒有用處,難以作為評估的因素。」

死亡紅森林

比起烏克蘭嚴防死守的四號反應堆本身,真正危險的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方圓十公里的紅色森林。

帶有放射性物質的可燃物更加危險

(圖片來自@wikipedia)▼

核事故發生後,四號反應堆對當地土壤、水體和大氣的輻射污染相當於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的20倍。其中高劑量的放射性物質直接輻射到了反應堆周圍的松樹林,導致松樹吸收過量輻射死亡,並呈現出詭異的棕紅色。

1996年切爾諾貝利地區的銫137污染

(圖片來自@Wikipedia)▼

多年過去,禁區內因人類活動的減少早已變成珍稀動植物的家園,人退萬物進成為了切爾諾貝利禁區吸引無數探險者的標籤。只有紅樹林仍然是一片死亡的寂靜嶺,這裡布滿著大量的放射性灰塵,很少有生物能生存,包括菌類。死去的松樹也因為板結的土壤而不腐不朽,暗紅光禿的樹榦根根直立,刀削一般直插天空。

(圖片來自@Jorge Franganillo / wikipedia)▼

這塊生命的禁地至今仍是放射性物質沉降最集中的區域,然而它也正是這次林火襲擊的地方。

在國際核輻射研究上,切爾諾貝利紅樹林發生火災在國際核事件等級表(INES)上被歸類為「高」。也就是說,這場正在發生的火災不僅僅只是一場森林大火,而是還未得到有效解決的高風險核事故。

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

(圖片來自@J4lambert/wikipeida)▼

2014年在《環境國際》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說,該地區在2010年在受污染地區發生了約54起火災,並警告稱未來大火覆蓋了受污染地區的10%至100%,可能會向東歐和中歐地區輸送大量的輻射。

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火災爆發是在2015年4月,一場森林大火在切爾諾貝利20公里之內持續燃燒了四天,消耗了約400公頃的灌木叢和樹木,向空中排放了大量放射性煙霧。事後烏克蘭核物質檢查人員在大火中測出,放射性元素銫137的增加達到了超出正常值約10倍的水平。

聯合國設立了「國際切爾諾貝利災難紀念日」

這是全人類的災難,而核能更是一把雙刃劍

(圖片來自@Eight Photo/shutterstock)▼

而本次的火災面積雖然不及2015年的那場大火,但影響的惡劣程度並沒有降低。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表示,這場火災是自1986年核爆炸以來最嚴重的災難。

在疫情大傳播的時候

禁區的火災讓烏克蘭人的健康受到了更大的威脅

(圖片來自@MNS.GOV.UA / Facebook)▼

14日,隨著烏克蘭北部上午十一點開始的降雨,火勢得到了控制,大部分明火被雨水澆滅,火災似乎不會再短時間內再次捲土重來。

但火災帶來的煙塵已經擴散,是否會對烏克蘭和鄰國白羅斯人民的安全健康造成威脅仍然是一個讓人關心的話題。所幸烏克蘭目前正處於封鎖時期,人人家家戶戶都閉門不出,口罩也對顆粒物防護多少有些幫助,只是對放射性物質沒什麼作用。

放射性物質比病毒更可怕,又很難做好防護

一起來襲,就是雪上加霜

(烏克蘭基輔-4/7)

(圖片來自@A1/wikipeia)▼

至於隔壁的白羅斯反應則更慢半拍,甚至都沒有實行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的封閉措施,很多民眾對這起肺炎的認識還停留在他們總統盧卡申科那次公共講話上:「在這個國家沒人會死於新冠」、「對新冠疫情的恐慌就像一種精神疾病一樣,需要依靠伏特加和桑拿旅行來治療」。

他們看上去也沒有對近在咫尺的烏克蘭火災有足夠的警覺。

參考文獻:

https://www.dw.com/zh/切爾諾貝利核污染禁區內發生森林大火/a-53038687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0/04/ukraine-forest-fire-threat-chernobyl-nuclear-plant-200414110232992.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216573/Forest-fires-race-treetops-Chernobyl-exclusion-zone.html

https://www.rferl.org/a/prime-minister-says-don-t-worry-but-scientists-concerned-about-chernobyl-wildfires/29276072.html

https://noticias.uol.com.br/ultimas-noticias/efe/2020/04/14/incendio-na-zona-de-exclusao-de-chernobyl-e-controlado.htm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CE85 / Shutterstock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印度,危機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