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

心理學: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

善良本來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但是我們不提倡毫無底線的善良。

這也是「聖母」為什麼那麼不受歡迎的原因,我們當下提倡的善良,是帶有鋒芒的善良。

多理解人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從小就學習了很多儒家的文化,中國人講究與人為善,但是道理終究是道理,換到了生活中,我們還是要多理解人性。

生活中我們經常要和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打交道,他們也許勤奮耐勞、敢吃苦,但是他們的格局往往都不大。

有不少請過保姆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我們對她越好,她反而工作越不上心?」

其實在這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中,如果你模糊了邊界,想要給她們更多的關心,她們只會認為你是一個好欺負的人。

商場女裝部銷售什麼的,我越是對她們友好,問候讚美、聊兩句生活話題之類的,她越是對我服務不上心。你表現越友好,她們反而會覺得心理不平衡,因為她們的層次本來就理解不了你的高素質。

所以在這種僱傭關係中,你應該做好你僱主的角色,劃清邊界,立好規矩,這樣才能換來對方的敬畏。

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自我犧牲。

在心理學領域有一個理論叫「自我分化」(differentiantion of self),其理論含義指的是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能夠同時體驗到親密感和獨立性的能力。

通常來說,年齡越小的人自我分化的水平很低,他們做出的很多行為只能依據對方的情緒反應得到回饋,這也就導致了他們很容易依賴他人的情緒反應,非常容易產生融合狀態。

最廣泛的表現就是膽子小,怕得罪人,所以他們總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去忍讓和順從,這種取悅對方的行為的確可以換來一些親近和依賴,但是這卻建立在了自我犧牲的基礎上。

每次在人群中發言時,他們會仔細斟酌別人說過的話,自己也是謹言慎行。

一旦別人質疑自己,不管自己真正想法是什麼他們也會忍不住開始辯解,可是,你為什麼要為你自己的真實想法辯解呢?

越是這樣抱著這樣的心態,就越容易犯下錯誤。

其實沒有誰離開誰就活不下去了,每個人都照顧好自己。你在意的那些情感寄託終究會一個個離去,但是你自己有力量就不用害怕別人的離開。

走出自我厭惡的怪圈

很多善良的人把自己最友善的一面都留給了朋友,路人,甚至是仇人。對於自己,他們卻十分的挑剔和厭惡。

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的教育都更多地鼓勵人們出了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比如,「我是不是剛剛不應該那樣說話?」這種視角無疑是消極的。

而優勢視角就是要主動地發現自己身上的優勢和潛能。當你能夠不斷從自己身上發現長處,你也不會那麼在意別人喜不喜歡你了。

你可以多去思考一下,你無底線的善良是否都有得到公正的對待?你大愛無私的善良真的有被珍惜嗎?

這樣的反問練習,實際上是在給你一些重新審視人際交往的機會。

逐漸地,你會在優勢視角中感受到力量,也會在自我反問中學會適可而止的善良。

這是一個漫長的自我調整的過程,你要學會接受現在「足夠好」(good enough)的狀態,並為此感到滿足,也要學會接受人際關係不是靠你付出的多少就能收穫多少的事實。

沒有人能夠永遠善良。

比起「我為什麼不能做得更好一點」,我們更需要 「雖不是最好,但已經足夠」的心態。這會幫助你逐漸接受那些沒有迴音的付出。

最重要的是,每當你內心自我批評與厭惡的聲音又出現的時候,你可以想像自己正在和你最關心的人對話。如果對方犯了和你一樣的錯誤,你會怎麼安慰他?如果對方因為過分的善良而遭到傷害,你會勸ta怎麼做?

我們不是神也不是萬能的,承認自己是一個能力有限的普通人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如果你渴望友情不如就真誠的交往,開誠布公地告訴對方你的底線以及你也會有不開心和生氣的時候。

沒有人逼迫你要獨自承受這一切,讓你的善良帶點鋒芒,讓你的人際交往少點迷茫。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Individu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你的潛意識正在成為你的生命預言和命運,而你卻一無所知
4歲的孩子就以他人的痛苦為樂?心理學家:人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