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月球背面造一口大「鍋」,NASA的新腦洞可行嗎?

去月球背面造一口大「鍋」,NASA的新腦洞可行嗎?


  近日,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的薩普塔實﹒班迪帕黑(Saptarshi Bandyopadhyay)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創新先進概念(NIAC)提交了一個新計劃:月球環形山超長波望遠鏡項目,即,要在月球遠端(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中設立一個直徑1公里的射電望遠鏡。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是坐落在中國貴州的直徑500米的「天眼」FAST望遠鏡,如果月球環形山超長波望遠鏡建成,它的直徑將比FAST要大一倍,接收面積就比FAST大了四倍。


  由於它要建在月球上,我們可以先送給它一個名字,「月眼」!

月球環形山射電望遠鏡示意圖

  圖片來自NASA

月球環形山射電望遠鏡示意圖   圖片來自NASA


  Part.1  為什麼要選擇將望遠鏡建在月球上?


  選擇在月球背面搭建望遠鏡主要基於兩個因素:

  其一,月球本身是一個很好的物理屏障,能將來自地球電離層的無線電干擾/雜訊,繞地球運行的衛星以及在月球夜晚期間太陽的無線電雜訊隔離開來。要達到這個目的,這個望遠鏡必須建立在月球遠端(即遠離太陽和地球的月球背面)的環形山裡。


  其二,與基於地球的望遠鏡以及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空間望遠鏡相比,位於月球背面的超長波射電望遠鏡可以觀察波長大於10米(即,低於30MHz的頻率)的宇宙。


  由於這種超長波會被地球電離層反射,因此在地球上迄今無法觀測,對這個波長下的宇宙人類還知之甚少。這個波長對應於宇宙早期的黑暗時代(Dark Ages),因此可以用來觀測這個時期的21cm信號,(如圖2所示)探索早期宇宙的物理性質,這也可能是在外太空探測地外文明的很好手段。


宇宙演化歷史及對應的21厘米信號(Pritchard & Loeb 2012)

宇宙演化歷史及對應的21厘米信號(Pritchard & Loeb 2012)

  Part.2  將「月眼」放在月球分幾步?


  提案中詳細描述了月球車在落地後如何建立這個絲網望遠鏡系統。如圖3所示。計劃使用壁攀雙軸車以適當的深度與直徑比在隕石坑中部署壁厚1公里的絲網,以形成球冠反射器。


  首先,在月背找到直徑3至5公里的合適的月球隕石坑;用航天器將望遠鏡和安裝設備雙軸車運至月球。


  其次,先將望遠鏡和雙軸車綁定在一起,在下落過程中,望遠鏡和雙軸車分離。望遠鏡在隕石坑(即環形山)中心位置著陸,而雙軸車在隕石坑旁邊著陸。這個雙軸車是多用途的,既可以立起來像車一樣行駛移動,又可以壓低錨定,做起落架和升降機使用。


  著陸後,落在坑中的望遠鏡展開,部署導向線網。而雙軸車則錨定,軸壓低,然後和隕石坑內的導向線網連接。連接好後,就可以把展開的望遠鏡接收器吊起來,放到計算好的指定位置。

  最後,部署好接收器,再協調拉開並拉起起絲網球冠反射器,使其展開成為一個厚度約1公里的絲網,並使其深度-直徑比達到合適的要求,測試其與接收器連接固定好,望遠鏡就安裝完成了。


  如果這個項目能付諸實施,這個直徑為1公里的月球環形山射電望遠鏡(LCRT)將成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全口徑射電望遠鏡(不包括陣列望遠鏡)。


望遠鏡的著陸和安裝過程  圖片來自NASA

望遠鏡的著陸和安裝過程 圖片來自NASA

  Part.3  這個計劃會實施嗎?


  在月球上建立望遠鏡來觀測宇宙,理想很豐滿,問題來了,這個計劃靠譜嗎?會不會被實施?


  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創新先進概念計劃(NIAC)。NIAC是NASA為了培育有遠見的想法,通過突破創造全新的航空航天概念,同時讓美國的創新者和企業家成為合作夥伴而創立的思想平台,這個平台歡迎各行各業的人提交提議,這也就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給NIAC提交航天航空相關領域提議。


  這個平台的提議分為三期,在月球背面建立超長波望遠鏡這個提議位於第一期精選。精選提案還包括:空間捕獲系統計劃,與星際物體交會的動態軌道彈弓計劃,天文藥房,月球水提取,星際導航計劃等諸多有意思的設想。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通過NASA網站查看(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跳轉)。


  創新先進概念(NIAC)平台從各種非傳統來源尋求新思路,研究創新的,技術上可靠的,先進的概念。這些概念有「改變」未來航空航天的可能性,但NIAC只是一個讓設想可以發表的平台,絕大部分設想都不會成為真正實施的項目。


  月球環形山超長波望遠鏡設想可能永遠也不會成為NASA的實際任務,但是,這種集思廣益的平台形式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畢竟,前人無數的奇思妙想很多不也變成了現實嗎?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孔令傑、張同傑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宇宙之美科普團隊)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已獲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蘋果不小心曬出神秘新品AirTag:iPhone用戶必備神器
地球疫情暴發 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