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位頂級科幻作家,已經拿過四次雨果獎

這位頂級科幻作家,已經拿過四次雨果獎

回望四月初,將於紐西蘭舉辦的第78屆世界科幻大會正式公布2020年度雨果獎的提名名單(由1584名會員投20733張票選出),其中特德·姜的《焦慮是自由引起的眩暈》獲得最佳長中篇提名,《臍》獲得最佳短中篇提名。(文末福利)

2020年度雨果獎已於4月7日公布提名名單

而此前,特德·姜已經獲得過四次雨果獎、四次星雲獎!

最新提名的兩個短篇,都收在他的新結集《呼吸》里

1990年,特德·姜的第一篇科幻作品《巴比倫塔》發表,一舉奪得星雲獎。從此,科幻界中最高的兩項榮譽「雨果獎」和「星雲獎」便多了一位常客。

迄今為止,特德·姜獲得過四次雨果獎和四次星雲獎,其他獎項和提名更是不計其數。他甚至還以「對作品不夠滿意」為由曾經拒絕過一次雨果獎提名!

特德·姜

可怕的獲獎率和提名率足以可見其作品質量之高,也讓坊間從此有了傳言:特德·姜出品,必屬精品。

2017年1月20日,在國內上映的電影《降臨》讓特德·姜走出科幻圈,為更多人熟知。這部節奏略顯緩慢的非主流好萊塢科幻大片,改編自特德·姜的代表作《你一生的故事》,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 艾米·亞當斯、傑瑞米·雷納主演。

2017《降臨》

小說只有短短几十頁,從學習外星人的語言開始,描寫了人與外星文明的第一次接觸。發表之初便一舉斬獲了全世界三大重要的科幻獎項:星雲獎、斯特金獎以及日本科幻大獎。

在《呼吸》之前,特德·姜前作《你一生的故事》也很暢銷

語言學家班克斯博士與她的團隊試圖與外星人進行溝通。而在接觸過程中,她的眼前浮現出她從出生到死亡的景象,即便是未知的未來竟然也盡收眼底。

不同於人類對於「因」與「果」的線性認知,外星人七肢桶能同時感知所有事件——過去、現在與未來於他們並無區別。學會他們的語言,是否就能預知未來?假若這個未來是悲觀的呢?

特德·姜的小說不講星際戰爭,不講驚天陰謀,不講套路化的故事;而是從小處著眼,從個體身上落筆,不疾不徐地將一波三折的故事娓娓道來。而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是他對宇宙、時間、自我和宿命的獨到思考。

閱讀他的每一篇小說,都像進行一次奇思妙想的旅行:新技術和新發明帶來了變化和混亂,世界被永遠地改變了,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樣子。這種變化和混亂不可避免,而這種激蕩帶來的思辨的快樂,就是特德·姜留給我們的最久遠的回味。

特德·姜新結集《呼吸》里共有九個短篇:《商人和鍊金術師之門》《呼吸》《前路迢迢》《軟體體的生命周期》《達西的新型自動機器保姆》《雙面真相》《大寂靜》《臍》《焦慮是自由引起的眩暈》,延續作者一貫的高水準,篇篇擊中腦殼。

第三篇《前路迢迢》最初刊載於《自然》雜誌上——對,就是那個《自然》。在這篇微小說里,特德·姜想像了一種證明自由意志不存在的簡單設備:一個預測器,只有一個按鈕和一個指示燈,只要你去按按鈕,指示燈總會在你按下前一秒鐘亮起。

換言之,只要指示燈亮起,你就必然會去按按鈕。

再換言之,你按按鈕的行為是由指示燈亮起決定的,而非你的自由意志——

這種抹殺自由意志存在空間的悖論,往往牽涉到「預知未來」或是「回到過去」,同樣的思考也出現在他的另一篇神作《商人和鍊金術士之門》里。

這篇作品帶有濃郁的《一千零一夜》風韻,特德·姜利用「鍊金術士之門」這個時間旅行道具構造出極其燒腦的劇情。

故事以囚犯向國王講述故事的方式展開。囚犯講了三個關於時間旅行的故事和他自己的故事:

有聽從了未來自己的忠告而發財致富的繩匠,有因為搶走未來自己的財產而遭到報應的織工,有回到過去幫助年輕時的丈夫的婦人,還有為了挽回弄人的命運而回到過去的囚犯自己。

每個故事都盤繞在由「鍊金術士之門」打通的環形的時間結構當中。但這篇作品並沒有徒勞地感慨宿命難改的悲哀,而是嘗試用一次次的命中注定去觸動人心。

而《雙面真相》則包含著兩個相映成趣的故事。在過去的故事裡,只有口頭語言的非洲部落開始接受歐洲殖民者帶來的書面文字;在未來的故事裡,只憑記憶回想往事的「我」開始接受用視頻記錄來取代記憶。兩個故事都講述了不可靠記錄被可靠記錄取代時引發的衝突。

在《臍》和《呼吸》這兩個故事中,特德·姜分別以現實世界為模板,構造了一個具有獨特性質的世界,一個講述萬物的開端,一個講述宇宙的終結。

我們的宇宙誕生於數百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它離我們太過遙遠,大多數人都對此漠不關心。而《臍》的世界誕生於僅僅幾千年之前,宇宙萬物在一瞬間被創造出來,留下了許多創世證據,因此人們普遍擁有神創論的信仰;但隨著人們對宇宙的探索,這種信仰漸漸開始動搖。

在《呼吸》這個同名短篇里,主人公是個機器人,他解剖了自己的大腦,以探求生存與宇宙的終極奧義。可腦研究並沒有為他揭示過去的秘密,反而展現了未來的結局:

氣流是整個宇宙運轉的動力,而氣壓最終將因為氣體的流動而趨於穩定,運動終將停止,宇宙也就滅亡了。它類比的正是我們所在的宇宙,熵值隨著能量的流動將最終趨於穩定,宇宙迎來「熱寂」,壽終正寢。

科幻小說中隨處可見人造生物,就像從宙斯頭部跳出的雅典娜,這些人造生物一出現就完全成形。但從根本上來說,意識並不是這樣工作的,特德·姜的《軟體體的生命周期》直面這個始終被迴避的人工智慧領域問題:培育一個能正常工作的人工智慧究竟要經歷什麼?

如果平行空間的確存在,且可以發生對話,你會用怎樣的方式窮盡生活的可能?在《焦慮是自由引起的眩暈》里,存在無數平行空間的「你」。「你」會嫉妒另一個活得很好的「自我」嗎?你會跟你的另一個「自我」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嗎?

此外,《達西的新型自動機器保姆》探討了人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大寂靜》則是對「為什麼找不到外星人」這一「費米悖論」的反諷式思考。

這本書一經出版,就橫掃了各大榜單:《紐約時報》十佳好書,《時代》周刊2019年度必讀好書,界面文化年度推薦,豆瓣2019年度高分好書,噹噹網新書暢銷榜榜首,虎嗅年度推薦,《新周刊》年度好書,紅杉資本最佳商業書籍,等等。

奧巴馬盛讚:「這是優秀科幻小說應該有的樣子。《呼吸》讓你思考那些大問題,更加感受到生而為人的溫度。」蔣方舟也極力推崇:「特德·姜帶給讀者的閱讀體驗太美妙了!」

如果你對這種充滿詩意和哲理的科幻感興趣,趕緊入手!

作者| 吳瑩瑩;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註明

影 迷 福 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悼大林宣彥:核爆,幽靈,尾道的青春
用生命雕刻的電影,才能照亮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