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二戰時造百條航母,為何現在只能造10條?俄專家給出答案

美國二戰時造百條航母,為何現在只能造10條?俄專家給出答案

二戰時期,全世界的航空母艦有近200艘,僅美國就有一百多艘航母,可現在為何那一百多艘航母沒有了?而且現在只能建造並維持了10多條這類戰艦,這裡面的答案遠比你想的複雜,而俄羅斯專家給出真正答案:與二戰時期相比,現在的航母技術難度要高得多。

追根溯源,1912年英國海軍就帶來了航空母艦的發展雛形,在歷經世界一戰二戰後,航空母艦的發展理念已經趨於成熟,航空母艦在各國海軍中的地位也達到頂峰,不過在進入冷戰後的世界局部熱戰也透露出師承二戰的航空母艦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的戰爭的需求,因此,發展新型航空母艦的計劃早已被提上各國發展的日程。

在航空母艦還是單純的海上飛機起降平台時,其艦載機都採用活塞式發動機驅動的螺旋槳作為動力,飛機重量也十分輕巧,靠著航母的全速前進,甚至是轟炸機也能靠著逆風起飛,同時航母的內部構造也相對簡單,對飛機的維護難度、保養難度低,但是因為相關技術的發展並不完善,機體更輕、低空低速性能更好的螺旋槳飛機的事故率,反而高於現今起降難度更大噴氣式戰鬥機。

與過去相比,現代航空母艦有著更加多樣的功能需求,每一艘航母都是該所屬艦隊的旗艦,航空母艦的承擔的責任越加沉重,其作戰功能也越加完善,同時飛機的發展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航空母艦的發展,現代飛機隨著作戰標準的變化也越來越重,在重型戰機成為海軍航空兵主力的今天,不論是彈射系統的研發還是航母甲板本身的鍛造,都代表了一個國家最尖端的工業實力,其中的資金投入更是一筆天文數字。

目前,在世界各大擁有航母的國家當中,俄羅斯大概是境況最為凄慘的一個了,曾幾何時,前蘇聯也曾同時坐擁包括4艘基輔級和庫茲涅佐夫號在內的5艘航空母艦,並且還有瓦良格號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兩艘航母在烏克蘭建造,但在蘇聯解體後由於無力維持保障,這些成色尚新、造價昂貴的大型戰艦一艘接一艘地被轉手或拆解,如今俄羅斯就只剩下一艘庫茲涅佐夫號了,就連該艦也在此前接受大修時發生浮動船塢沉沒、電焊引發火災等事故,不久大修周期一再拖長,還能否重煥生機都成了疑問。

毫無疑問,目前美國憑藉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量實戰經驗,以及多達12艘的現役或建成核動力航母,絕對能配得上世界頭號航母強國的稱號,在這些航母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先進的就是福特號了,作為美國海軍新一代核動力航母的首艦,它的造價高達130億美元,而該級2號艦肯尼迪號的造價也達到了110億美元以上,像這樣高昂的造價,如果美國像二戰期間一樣一口氣造幾十上百艘航母,恐怕經濟體系瞬間就會崩潰,可以說,制約各國不能像二戰時那樣發展航母的最大因素就是一個字: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楠竹一 的精彩文章:

美軍到底要幹啥?對付高超音速武器不擇手段,20顆神秘衛星將升空
中國3000架退役戰機,會像美國一樣直接扔嗎?做法讓美軍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