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50歲左右的人,有多少存款才不焦慮?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50歲左右的人,有多少存款才不焦慮?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近日「五十歲左右的老人有多少存款才不會焦慮?」這個問題在某問答平台引起了廣泛的議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一個心理群的幾個諮詢師進行了探討,下面是我們得到的結論。

首先,我們要明確為什麼存款的多少會使人焦慮?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人為什麼想存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存錢是在一定程度上給自己樹立一些安全感並以此尋求安慰。而安全感和安慰心理的缺失就會使我們產生焦慮的情緒。

安全感,大家都知道是什麼,那安慰指什麼呢?

安慰

安慰(comfort),屬於行為學,是指尋求安撫慰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多數行為都是帶有目的性的,例如,工作是為了賺錢,喝水是為了解渴等等。所以存錢,也是帶有一定目的性的。

有些人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有些人是為了給子女一個優渥的家庭環境,還有的人是為了從中得到一些安全感。可其實這些目的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獲得心理安慰。

從學生到白領、從孩子到父母、從年輕到衰老。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同時也履行著這些角色的義務,但是對於心理安慰的追求卻從沒有中斷過。

我們始終在前進的道路上奔走著

剛邁入社會時,我們一窮二白,想要賺錢就要自己付出努力,去爭取機會。有些人運氣好,有親朋好友的支持,很快就會有自己的存款。有些人運氣不好,過了不惑之前,才正式擁有自己的存款。

那五十多歲的年齡,究竟要有多少存款才能給足自己安全感,避免焦慮的出現呢?

滿足家庭日常開銷,足夠應對突發事件

這是一個很廣泛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際遇、家庭條件,所以很明顯,不同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只能得到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答案。

五十多歲的人,已經進入中年了,工作和家庭都較為穩定,這個年齡段的焦慮來源多是一些出乎意料的狀況。

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存款不僅要滿足家裡的正常開銷,還要有足夠的餘額解決突發事件。對於五十多歲的人而言,他的存款決定著家庭幸福的程度,所以他的存款要考慮到整個家庭。

如果一個突發事件(疾病到訪和意外事故)就可以打破他平靜的生活,那他必然是極度缺乏安全感且充滿焦慮的。

「要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人半年不工作生活水平依舊不會明顯降低,且各類貸款都能夠按時償還,那麼這個人已經徹底遠離焦慮了。」某網友的這個觀點得到了很多人贊同。

與之相對的,如果半年不工作,生活水平就開始降低,各類貸款的償還都受到影響,那麼這個人的存款一定有限,生活里任何一個突發事件都會使他的家庭受到重創。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生病的一天,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表面上看,你生病後只有你一個人承擔著痛苦,但是,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你承擔病痛的同時,你的家庭也會被影響到。例如,親人為你擔心。經濟條件受到影響。所以,必須要有充足的存款應對各類疾病,家庭才不會陷進經濟和健康的雙重危機里。

五十多歲的人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身為家庭的中流砥柱,光有充足的存款給自己安全感還不夠,你需要學會理財。

理財建議

伴隨著兒女的成長和父母的衰老,五十歲左右的人要有可以隨時支配的現金及理財產品,應該定期購買各類保險。在此過程里,可以按照自己存款的數額進行調整。

仔細點說,就是把兒女學習、結婚的錢和養育父母的那部分錢預留,然後按照自己身體風險購買相應的保險。最後參照自己養老金的數目考慮需不需要購買年金險為自己的養老做準備。要是存款充裕的話,也可置辦終身壽險當作自己養老的堅實後盾。

五十多歲的人不應再被焦慮感所困擾,要有充足的存款應對生活的未知。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尋求真正的自己,以及內心的安定。為兒女操勞了半輩子,應該尋找一下自己人生的目標以及意義了。在物質條件充足的以後,精神方面的需求才是重心。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High intelligence and high EQ》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在一些家庭中,年老了丈夫變得柔和忍讓,妻子卻愈發強勢?
如何在短時間內和陌生人建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