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9旬老人在美國隱居,一住就是50年,身份曝光後驚動美國高層

中國9旬老人在美國隱居,一住就是50年,身份曝光後驚動美國高層

在物質匱乏、科技落後的抗戰時期,國難當頭、很多愛國人士為保家衛國踴躍參軍,這些愛國人士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懼犧牲、浴血奮戰,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九死一生、受盡考驗!

自古以來,熱血男兒參軍打仗一是保衛國土、二是施展抱負、三是建功立業,炮火連天、生死未卜的環境下,能夠倖存實乃不易!抗戰勝利後,有些將士淡泊名利、不喜功名,掩蓋了他們征戰沙場的英雄事迹、默默隱居。有這麼一個中國9旬老人,在美國隱居50年,他的身份一經曝光之後,整個社會為之嘩然,美國高層領導也相當震驚。他是誰?

低調內斂、沉默少言、用行動詮釋熱血青春

他叫劉放吾,出生在時局動蕩、戰火四起的1899年,因自幼目睹了日軍在我國犯下的累累罪行、受過戰爭的苦,所以年幼立志、一腔熱血,想為中國的和平奉獻力量。年輕的劉放吾將青春奉獻了軍營,畢業後的劉放吾將畢生所學奉獻國家,1926年,踏上了從軍之路。

劉放吾雖然別號「不羈」,但他性格低調內斂、沉默少言、不喜表達,將全部的熱情傾注於戰場,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勇猛無比。因表現突出、多次立功,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青睞和重視,多種嘉獎並沒讓劉放吾忘乎所以,他更加謹言慎行、嚴於律己。

劉放吾作戰經驗豐富,在1942年6月,迎來了他人生的重大捷報,他救出了被日軍圍困的英國記者、戰士、傳教士等7000餘人,震驚一時、轟動社會。這場戰爭發生在千里之外的緬甸戰場,緬甸為我國鄰國,它地形複雜、條件惡劣,若沒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很難在此久待。

創造大捷、救下英軍,用能力表現軍人軍魂

日軍在攻下了緬甸的仁安羌油田後,包圍了駐紮在仁安羌油田的7000餘名英國人,日軍不斷以火力壓制英方,英方彈盡糧絕、無法突圍。日軍對待戰俘的手段世界皆知、對待俘虜喪心病狂的程度世界有目共睹,被圍困的7000餘名英軍若無法及時得到救援,後果難以想像。要麼是成為槍下魂、要麼被俘之後活活折磨致死,無論是活體實驗還是活人槍靶,都難留全屍。

英國離緬甸路途遙遠,當時世界各地充斥著硝煙,在日軍的各種圍追堵截中,英方想要派兵救出被困行軍實乃不易,要麼全軍覆沒、要麼傷亡慘重,前去救援完全是難於登天、得不償失。

他們向我國求助,我國思索再三,決定派遠征軍前去相助,危難之際,劉放吾根據緬甸的作戰地形制定了作戰計劃,劉放吾所帶的113團只有一千餘人,陌生的戰場、複雜的地形、對方的裝備精良、差距之大令人擔憂。劉放吾沉著冷靜、不急不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多種作戰方針。

儘管仁安羌油田地區易守難攻,劉放吾依然創造了一個奇蹟。戰況異常激烈,我軍傷亡兩百餘人,日軍傷亡近千人,在不斷的突圍中,日軍潰不成軍、四處逃竄,遍體鱗傷的劉放吾成功救出7000餘名英軍。這場戰爭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眾人把它看成一場奇蹟,受到表彰的劉放吾不喜功名利祿。關於仁安羌大捷,誰都知道38師備受各國的讚揚,卻很少有人提及真正指揮作戰的劉放吾。

不爭不搶、隱居國外,用低調彰顯人之本心

1977年,劉放吾和妻子去到美國隱居,一住就是50年,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普通的老人竟然是仁安羌大捷的主要將領,更不會想到他低調到如此地步,不慕功名、不羨名利。1992年,恰巧是仁安羌大捷50周年,撒切爾夫人訪美,拜訪已年過9旬的劉放吾,他才重新被記起,令人肅然起敬!

很多人浴血奮戰、戎馬一生,無非是為了功名利祿,劉放吾多次死裡逃生、於他而言,他更加珍惜抗戰後的和平,年過九旬的劉放吾被美國總統布希授予「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這個獎章是對他戰功的認可,對他人品的肯定。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度歷史觀說 的精彩文章:

腰纏80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名就後回家種地,現已106歲,身體硬朗
瑞典17歲「環保女孩」,呼籲中國人放棄使用筷子,中國霸氣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