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斯舜威「炮轟」書協主席:錯別字連篇、缺乏文化常識,敗壞中國書畫名聲!

斯舜威「炮轟」書協主席:錯別字連篇、缺乏文化常識,敗壞中國書畫名聲!

——每天在這裡,遇見生活,遇見藝術——

斯舜威,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新聞出版傳媒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祖國醫學」和中國書畫面臨共同的「危局」

文\斯舜威

在這場「抗疫」中,中醫又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爭論的焦點,譽之者把它抬到了藥到病除的神化的地步,貶之者把它說成騙子勾當一錢不值。

作為「門外漢」,我無意參與這場不可能有「定論」的爭論,更不會置喙中醫在「抗疫」中的作用如何,一切事實說話,不管用何種方法,能夠治病救人才是第一位的。

我想說的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中醫和書畫有某種相通之處,帶有某種神奇性、神秘性,又有被神化的地方。

兩者都基於「五行學說」,並上升到「道」的高度,以看不見摸不著的「氣(氣韻、神韻)」統御一切。這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無法量化,很難形成科學性、系統性、規範性,而全憑感覺判斷,全憑「郎中先生」或書畫家自我修鍊的直覺來治病或揮毫潑墨,因而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隨機性,從這一點來說,它們很容易招致模仿、假冒,容易受到不法傷害。

那麼,這是不是可以成為否定中醫或中國書畫的理由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中醫的修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其作用確實是神奇的,儘管很難用科學來說明,說是「神醫」也不為過,就如同真正的中國書畫優秀作品往往令人嘆為觀止一樣。

我個人旗幟鮮明,還是堅信「祖國醫學」,堅信中國書畫,這兩者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兩者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道」,要成為真正的「郎中先生」或「書畫大家」,都必須經歷長期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綜合修鍊,就是「悟道」「得道」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幾乎需要一輩子修鍊,而且成功率很低,真的有了點本領,往往年事已高。中醫我不敢說,書畫家要成大器,基本上要大80歲之後。

說到「綜合修鍊」,又有點神乎其神,學中醫不是背熟「湯頭歌訣」就行了,書畫家不是掌握用筆方法就行了,他們都有「功夫在身外」的關鍵一步,統而言之就是「道」,要說得具體一點,幾乎是包羅萬象了,中國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儘可能要掌握一些,甚至連氣功、吐納、星相等,大致都得會一些。比如老中醫「望聞問切」四個步驟,「望」最重要,一眼望去,這個人是否值得治療,壽數如何,已經基本有數了。舊時候的中醫先生,不少是會看相的,一看此人「命不該絕」,開藥方就有底氣了。一看此人朝不慮夕,即將一命嗚呼,便會說「另請高明」吧!斷斷乎不會壞了自己的名聲。從古代到近現代,不少中醫先生同樣是書畫家,或書畫家也懂醫道,會開方子,說明兩者是「姐妹藝術」,是相通的。

?

?

現在最大的問題在哪裡呢?中醫和中國書畫都「江河日下」,優秀人才後繼乏人,許多一知半解、甚至一竅不通的人裝神弄鬼,大行其道,敗壞了這兩個行業的聲譽。一句話:騙子盛行,防不勝防。

中醫界的情況我不很清楚,中國書畫界,乃真是魚龍混雜,到了說自己是「書法家」「畫家」都難為情的地步。在書畫界,已經沒有「江湖」和「廟堂」之分,那些居於「書畫廟堂」的頭面人物,極可能是錯別字連篇、不懂平仄為何物、缺乏最基本的古典文化常識的人。但是,他們頭頂桂冠,呼風喚雨,以敗壞中國書畫名聲為代價,享受著中國書畫最後的「紅利」(我覺得他們之後,已經很少會有人相信中國書畫了,有一幫人已經把書畫的名聲敗壞殆盡)。中醫界的情況可能也是如此,不懂中醫的人大行其道,懂中醫的人可能連行醫資格都沒有,哪怕你扁鵲、華佗再世,拿不到行醫執照,也會被「非法行醫」抓起來。而「證照齊全」的「中醫權威」,可能和「中國書畫」官方組織的領導們是一樣的角色,享受著「祖國醫學」最大的紅利,卻把「祖國醫學」的名聲拉倒了歷史最低位置。

唐代蘇拯有一首《醫人》詩,開篇云:「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今人醫在手,手濫葯不神。」這詩句的道理,放到現在更有針對性,用在書畫家身上,也合適,關鍵都要「心正」。

溫馨提示:《大美書畫》刊登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原文標題 | 神奇、神秘、神化:,原文刊登於吾國斯文公眾號(3月3日)。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翰林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藝術從來是不能雅俗共賞!
書法是有尊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