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第十八章.念等本空:所有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是真如的本體

第十八章.念等本空:所有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是真如的本體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21

第十八章.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第十八章,說明了念、修行和有無這種的關係。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佛說,我這個佛法,在念上就是要沒有一個念,連沒有念的這個念都沒有的,所以叫念無念念。(註:就是說,念上連「無念」的念頭都要沒有)

行無行行:在我這法裡頭,修行也是用的無功用道,修行也不要有執著,要和沒有修行是一樣的,連那沒有修行的那個行字,都不要存在的。(註:就是說,要行連「無行」的心都要沒有的行,後面類似)

言無言言:言,就是所說的這個語言,也不要執著這語言,把沒有執著語言的那種意思、那種念,也都沒有了。

修無修修:修的時候也是修的無功用道,修而無修,證而無證。就是修道,也沒有一個修道的思想,這些都要沒有的。這就是沒有一切執著,把一切執著都空了,連空都要空了它。

會者近爾:你若會得,會得就是明白了,你若明白這個道理的話,就與道相近了。近爾,就是相近了,不會遠了。迷者遠乎:你要是不明白,你迷昧這個道理,就離道很遠了。

那麼道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告訴你們,這是,言語道斷:說也說不出來,想也想不到,言語道斷,說不出來這個妙處,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所要想的也沒有了,一切一切都空了。

非物所拘:不被物所拘住了,因為物也是真如的本體。這時候你若能會得這種的境界,所有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是真如的本體,所以就不為物所拘了。

差之毫厘,失之須臾:這修行方法你若差了一絲、一毫、一厘那麼多,在很快、很短的時間內就會丟了,就找不著了。所以若把這種執著破了,就能得到這種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修行人,就叫做「無心道人」
誰要是發脾氣,誰就永遠不會與道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