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黃維的十二兵團被殲滅後,四個軍長的結局如何?

淮海戰役中,黃維的十二兵團被殲滅後,四個軍長的結局如何?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淮海戰役中,國民黨12兵團黃維兵團被我軍包圍在雙堆集。11月27日,12兵團司令黃維組織突圍,12兵團的高級軍官中,除了副司令胡璉突圍成功外,兵團司令黃維與副司令吳紹周都被我軍俘虜,黃維的12兵團幾乎全軍覆沒。黃維手底下有四大軍長,那麼在黃維被俘虜後,他的四個軍長何去何從了呢?

第一,十八軍軍長楊伯濤

楊伯濤掌管著第十八軍,這個軍在抗日戰中有著很出色的表現,它也是國民黨中戰鬥力十分出名的一支部隊,被譽為五大主力之一。不過在淮海期間,十八軍還是沒能打過解放軍,軍長楊伯濤和黃維一樣成為了階下囚,兩人都被關進了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黃維始終不肯接受改造,可楊伯濤不一樣,他的態度很積極,也非常願意被改造。 1959年,他成為第一批被特赦的國民黨高級軍官。

恢復自由後楊伯濤主要鑽研文史資料,他收集了很多戰爭歷史文獻,他認為這些資料對於國家來說也是一筆財富。2000年,楊伯濤因病去世,終年91歲。

第二,第十軍軍長覃道善

覃道善是黃埔四期學生,屬於蔣介石的嫡系。他和前兩位一樣,也是在淮海戰場上被解放軍俘獲。覃道善在戰犯管理所並不像黃維一樣頑固,雖然他不是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但是覃道善1961年就被特赦了。

覃道善被特赦後年紀大了,他已經幹不了太繁重的工作了,所以就一心用在整理文史的工作上,這些軍事歷史有些他都曾親身經歷過,不管是對他還是對國家都有著不可言喻的意義。

第三,十四軍軍長熊綬春

熊綬春這個軍長比起前幾位同僚來說算是慘的了,他死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最重要的是據說在淮海戰役期間他曾經是想過要起義的,但是誰知戰鬥那麼快就出結果了。

國民黨撤退的速度太快,熊綬春還來不及反應就在淮海戰場上犧牲了。蔣介石後來特意把他追晉為上將。可惜人都死了,這些虛名於他而言也沒什麼意義了。

第四,85軍軍長吳紹周

吳紹周是幾個人中唯一一個親眼見證了黃維被俘獲的人,因為當時他就在黃維的身邊,吳紹周當時的身份是12兵團副司令。在進入戰犯所後,黃維一直冥頑不靈,拒絕接受改造,可吳紹周就不同了,他對未來的生活還是抱有很大期待的,也很想早日回去見家人,所以積極接受改造。

因為表現良好,吳紹周后來也得到了特赦,和妻子團聚後吳紹周沒有再進入軍政的圈子。晚年的吳紹周當過湖南文史館的員工,之後他一直在老家過著平淡的日子。也許這樣平凡的生活正是他一直以來渴求的。1966年,吳紹周因病去世,終年64歲。

那麼黃維最後出獄了嗎?當然是有的,他是戰犯所最後一批特赦犯,於1975年被特赦。黃維被特赦後擔任政協文史專員以及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務,最終於1989年去世,終年85歲。

參考資料:

《第十二兵團被殲紀要》黃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起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宋教仁,死後留下的兒子結局如何?
馬步芳跟隨蔣介石逃往台灣後又跑到國外,他最終的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