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師言玉環樁修鍊之標準:心清凈,法有為矣

師言玉環樁修鍊之標準:心清凈,法有為矣

李師真陽曾言,修習玉環樁,沒有對錯,練就是對,不練就錯。只要大概動作對了就可以,那麼什麼時候要講究細節呢?該講究時自然會講究(師言要多讀書,書中自有真訣竅,故說該講究時自然會講究。這是說你讀書修身養福,心性到了,功夫自然就在心中,動作自然就把握了)。

師之言當年我是不理解的,也為此疑惑了好多年,在練功的時候,老是在想動作對不對,心思都散了。事過多年,隨著功夫小有所得,才開始理解李師當年所言,是遵太上清靜、自然之宗旨,實至理名言。

玉環樁在武當功夫中,屬太乙混元之內容。太乙者,陰陽之流變也;混元者,元氣之初始也。太乙修仙,混元練氣,故玉環樁修鍊當以神氣為上。

以玉環樁之予注中元、水撞金輪而論,予注中元是在小腹前抱球,然後雙手由托掌,掌心向里,抱球而起,是為水撞金輪。到胸前時雙手抱球,呈現麗龍含珠之勢。

在這個過程中,動作和姿勢隨功夫進展會有不同的變化。比如初學者抱的球剛開始會比較大,這是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也是因為初學者動作不熟悉,不要太注意細節,以致影響整體的流暢性。

等到動作基本上掌握了,流利自如了。就要把手中抱的球給合起來,兩手的間距要往裡收。因為予注中元到水撞金輪,以至麗龍含珠,是掤捋擠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常人容易用力過度,以致於過於發掤力而引發陽氣過猛,不能收斂。

初始時抱球大有助於快速活躍氣血,伸展筋骨,是好事。但是如果始終這麼練,氣血不能內斂,就有違內家宗旨了。故動作運轉自如後,就要把手中的球給抱小了。球一抱小,則體內氣機自然開始內斂凝聚,同時內運潛行的力量就出來了。可以說,沒有經過這個抱小球的專修,想進入內煉是比較難的。

隨著專修,體內的元氣繼續壯大。內有其質,外有其形。體內元氣的增長,手中抱的球也會隨著變大,這樣一來,光是這兩個動作就會出現抱球從大到小,然後又從小到大的一個過程。

除此之外,基礎不同,雙手的動作也會呈現不同的變化。比如上抬時,雙手是十指相對,還是十指向下,都會隨著功夫的進展而變遷。

正宗的功夫就是如此,它並不象社會上的散流那般,有著固定不變的動作姿勢,可以硬性的規定。因為內在氣血的增長,必然會推動著外在的形體產生因應地變化,這種現象,傳統功夫把它稱之為「化勢」。

這種變化並不容易掌握,如果說心性不足,學識不夠,在鍛煉的過程中,就容易陷入執著,浮氣化力,也會使動作產生變化,而使真氣外游,這種變化是錯誤的。這是因為心不能清靜,氣機不能內斂的緣故。

玉環樁有一副對聯「玉環有法應天地,金鼎無為造乾坤」,它把修鍊的標準說得很清楚,要以無為的心態來把握變化,心中清靜,合於天真,則氣自然能入於脈道,如此動作自然能合於規矩矣!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收藏,點贊,評論!

丹經武學第一代學子

真元修真法傳人 凌霄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環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玉環警方用2架無人機幹了這件事,25人被抓!
雞山鄉-中鹿島達成戰略合作 打造玉環新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