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誠的同學羅卓英,與陳誠一起逃到台灣後的結局如何?

陳誠的同學羅卓英,與陳誠一起逃到台灣後的結局如何?

1941年12月,民國政府成立遠征軍,1942年,遠征軍正式入緬作戰。遠征軍第一次遠征時包括三個軍,分別是杜聿明的第五軍、甘麗初的第六軍與張軫的66軍。想必很多人都好奇這三個軍長上面的司令長官是誰吧?他就是羅卓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羅卓英的結局。

羅卓英是第一次入緬作戰的遠征軍司令,雖然他身處高位,但是他能有一番成就離不開他的老同學陳誠。羅卓英在讀軍官學校的時候與陳誠相識,兩個人都是炮兵科的,而且還是同桌。羅卓英和陳誠的感情很好,陳誠發跡後更是想起了舊友,把羅卓英也帶入到軍界,兩個人一同發展。

因為陳誠進入軍界比較早,而且個人能力突出,非常受蔣介石的賞識,所以他的位置一直都在上升,而羅卓英也有了補位的機會,當然羅卓英自己的實力也是很強勁的,只是被陳誠掩蓋了光芒。

很快,羅卓英的機會就來了,在陳誠的推薦下,1941年,民國政府決定入緬作戰,而在決定司令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原本被定為司令的衛立煌沒能夠到任,司令長官的人選落空了。就在這時,陳誠作為蔣介石的心腹提出了任命羅卓英為司令的建議。蔣介石欣然接受了,於是羅卓英才成為了入緬遠征軍的司令長官。

羅卓英雖然身負重任,但是畢竟是第一次遠征,自己也沒有做過最高司令長官的經驗,所以一路上他犯下了很多錯誤,而且因為多頭指揮以及配合不好等原因,遠征軍第一次遠征失敗,之後羅卓英撤退到印度。

進入印度之後,遠征軍司令部被取消了,繼而成立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美國人史迪威出任總指揮,羅卓英變成了副指揮。後來,史迪威要求中國駐印軍的營以上的軍官應該換成美國人,這一觀點引起了羅卓英的不滿,兩個人由此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對於史迪威的要求,蔣介石也表示不同意,但是出於大局觀念,他只能選擇和史迪威妥協,所以最後羅卓英被調離了印度,從遠征軍戰場撤退回國。羅卓英回國後被安排為東南訓練團的教育長,在之後羅卓英主要從事軍事教育,為遠征軍培養了優秀的後備人才,也為遠征軍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解放戰爭爆發後,國民黨節節敗退,尤其是1949年之後更是大勢已去。蔣介石也早有打算,便派陳誠和羅卓英去往台灣提前打探後路。羅卓英跟隨陳誠到台灣後進行了土地改革以及整編軍隊。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羅卓英再次受到蔣介石重用,被蔣介石任命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可是常年征戰讓羅卓英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為了保重身體,他不久後就辭去了職務,回家休養。晚年的羅卓英沉浸在思念家鄉的情緒中,1961年,羅卓英在無限鄉愁中去世,終年65歲。

參考資料:

《羅卓英將軍紀聞》楊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中,黃維的十二兵團被殲滅後,四個軍長的結局如何?
陳獨秀的第二任妻子高君曼,離開陳獨秀後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