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一畝地能產出多少大豆?

一畝地能產出多少大豆?

提要:一畝地能產出多少大豆?

提到大豆可能不少國人都為之痛惜,我國曾經是世界第一大豆出口大國,可是如今已經轉變為了世界大豆第一進口大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大豆需求量不斷攀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不斷的縮減,當然還有一個第三方面就是大豆產量偏低。其實後面兩點也可以歸結在一起,大豆面積的縮減也恰恰是因為大豆單產偏低,原有的種植面積被玉米所取代,那麼今天這裡就來同大家介紹一下大豆的產量問題。

影響大豆產量的因素很多,品種因素、種植環境因素,用比較學術的說法歸納下來就是表型(產量)=遺傳(品種) 環境(環境),所以科學家在對大豆產量的育種研究中一方面在遺傳角度不斷的挖掘大豆的增產潛力,另一方還在不斷的探索大豆的適宜環境,將兩者結合探討大豆的極限產量。

在去年山東德州進行了5萬畝連片示範高產攻關試驗,「齊黃34」大豆綠色高產田進行了實打驗收,實收地塊最高畝產341.6公斤。這是最高產紀錄嗎?顯然不是,去年9月份,科技部農村中心組織專家在新疆石河子市現場對大豆新品種「合農71」實打實收現場測產,結果表明:該品種畝產447.47公斤。而這一產量紀錄也刷新了2018年新品種「合農91」所創造的畝產423.77公斤的大豆單產紀錄。

那麼每畝447公斤是不是意味著就是大豆產量的極限呢?從國內的現狀看,這樣的產量想要再實現突破的話,有必要再進行育種,從遺傳角度著手了。不過根據媒體的報道美國密蘇里州農民Kip Cullers(以下簡稱Kip)在自己的農田創出了每公頃產10414公斤大豆的高產紀錄,在全球大豆界引起轟動。不過這樣的轟動其實只是局限在農民群體中,本次見證著只是農民群體組織,沒有任何的科研單位參與,也沒有政府組織,產量驗收同樣沒有專家參與,在學術界還是欠缺一定的說服力。如果Kip所創出的大豆產量屬實的話,那麼折算過來相當於畝產大豆694.3公斤,這樣的產量已經相當於普通玉米田的產量了。著實難以置信。

綜合來說,科學興農認為其實大豆單產方面的區間也只是在普通大豆單產農田每畝200斤-每畝400斤,而比如可能實現的高產大豆是山東5萬畝連片種植的高產紀錄,這是農民也有望能夠實現的可能,也就是每畝683.2斤,而如果要突破目前國內的大豆單產紀錄894斤的話,估計短期希望真的不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興農 的精彩文章:

最近人們提到的退稅,農民能夠退回來一些錢嗎?
黑龍江不讓燒秸稈,霧霾是怎麼產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