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古訓:見高人,要高明;遇小人,要精明

古訓:見高人,要高明;遇小人,要精明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有書青衣?· 主播?| 一凡

俗語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人世間許多是非,皆因說話而起,一言可能消災擋禍,一言可能引火上身。

鬼谷子關於說話,有句著名的論斷:

「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

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

簡單來說,就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說話是一門藝術,懂說話的人,往往知道什麼時候,遇見什麼樣的人,該說什麼樣的話。

反之,寧可三緘其口,也不要信口開河,因為口是禍福之門。

見高人,要高明

俗語有言: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楊修之死。

做了丞相的曹操,因為曾經刺殺董卓的經歷,最忌憚身邊親近的人,對他暗藏殺機。

為了杜絕後患,他想出一條計策,對身邊的侍衛說:

「我夢中殺人,如果我睡著了,千萬不可靠近我。」

有一天晚上,曹操睡覺時,被子掉落到地上,他的侍衛連忙上前撿起來,重新為曹操蓋到身上。

突然,曹操起身拔劍把他殺死,然後繼續倒頭大睡。

第二天,他大吃一驚,問身邊的人:

「誰殺死了我的侍衛?」

大家如實相告,曹操痛哭不已,命人厚葬侍衛,並且深深懺悔自己夢中殺人的失誤。

所有人都以為曹操是夢中殺人,唯獨楊修在葬禮上輕輕嘆了口氣說:

「都說丞相在夢中,我看你才是夢中人啊。」

曹操聽聞此言,對楊修深惡痛絕。

楊修雖然聰明絕頂,卻對自己的多言毫無忌諱,對他說出的話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也絲毫不察覺。

在後來的「雞肋事件」中,又一次戳曹操的痛點,讓曹操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把他除掉而後快。

《鬼谷子·本經符》中有句:

「言多必有數短之處。」

《朱子家訓》中也告誡子孫: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多言多語,輕則惹人厭,重則招人怨恨,甚至丟了性命,為自己招來災禍。

相反,謹言慎行,能換來平靜的生活,是一個人真正的福氣。

見高人,說話要高明,不要多言多語,寧可三緘其口,寧願守口如瓶,少說話,也不說揭人短、戳人痛的話。

見小人,要精明

林肯曾經有這樣一段話:

「任何決心有所成就的人,決不肯在私人爭辯中耗費時間。

爭辯的結果,包括發脾氣,失去自製,其後果是難以讓人承擔得起的。」

與其跟一隻狗爭路,不如讓它先行一步;

如果被它咬了一口,你即使把它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爭辯,不要同價值觀不同的人解釋自己,因為無論你說再多,都無濟於事。

兩千多年前的一天,孔子正在午休,窗外爭執不休的吵嚷聲,把他吵醒。

子貢正跟一個人,因為一年有三個季節,還是四個季節,爭論的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子貢堅持一年有四季,而來人振振有詞地說:

「明明一年只有三季,你純屬胡說八道。」

孔子聞聲,從房間里走出來,子貢氣不過,請孔子為自己評評理。

孔子說:「一年只有三季。」

那人高興地向孔子行禮,笑著離開了。

子貢非常委屈,他請孔子解釋,明明是對方錯了,為什麼老師卻偏向他。

子曰:

「此時非彼時,客碧服蒼顏,田間蚱爾,生於春而亡於秋,何見冬也?

子與之論時,三日不絕也。」

子貢點頭,暗暗稱讚老師的高見。

跟不同層次的人,爭辯三天三夜他也不能明白,不是你的道理不對,而是對方根本理解不了,你說的是什麼。

《莊子·逍遙遊》中說:

「井蛙不可以語干海者,拘於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跟層次不同的人爭論,是徒勞的,錯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糊塗。

說話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正如俗語說的:

跟什麼人說什麼話,在什麼山唱什麼歌。

見小人,要精明,跟層次不同的人,不爭是一種慈悲,是一種人生大智慧。

見明白人,要真誠

看過這樣一句話:

「說話的技巧很重要,有時候,寥寥數語就能反敗為勝;

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挽救殘局;有時候,一句話就能讓人轉怒為喜。」

說話是一門學問,同樣的一件事,因為說話方式的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戰國策》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

趙國的趙太后剛剛執政不久,政局不穩,虎視眈眈的秦國趁機攻打趙國。

趙國求救於齊國,但是齊國提出了一個條件,讓趙太后的兒子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他們才肯出手相助。

大臣紛紛建議馬上答應齊國的要求,救趙國於水火。

然而,愛子心切的趙太后聽後大怒,說:

「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事情陷入了尷尬的局面,國家也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險境地。

左師觸龍求見太后,太后氣勢洶洶地等著他,猜測他此行的目的,一定是為人質的事而來。

然而,觸龍見了面,問太后:

「最近身體怎麼樣?吃飯還好嗎?每天走多遠的路?」

太后的神情慢慢放鬆下來,觸龍接著說自己的小兒子舒祺,15歲了,不成才,卻私下裡非常疼愛他。

太后問:「你們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

觸龍說:「比女人還厲害呢。」

太后笑了。

觸龍接著說:

「在我看來,太后倒是疼愛女兒比疼愛兒子多些。

女兒出嫁您擔心哭泣,但是並不阻攔她,是為她將來有長遠的打算啊。

而歷代的男孩子都必須為國家建立功勛,才能提高地位,你阻攔長安君為國立功,長安君憑什麼在趙國站住腳呢?」

趙太后欣然同意了觸龍的勸諫,派了一百輛車子,護送兒子到齊國做人質去了。

有時候,我們為了更好的溝通,需要分場合,分對象地說話。

見明白人,說話要以大局為重,說真誠的話,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話點到為止,明白的人自然會懂。

說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汲取經驗,知道跟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場合,說什麼話。

古人云:

「戒輕諾之言、戒多言、戒直言、戒譏評之言、戒揭人短、戒強聒之言。」

這麼多警戒的話不說為好,管好自己的嘴,嘴是禍福之門,寧肯少說話,也不要亂說話。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爭論,因為那樣會拉低自己的層次。

《法言·問神》篇有云:

「抒中心之所欲,通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

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

聲畫行,君子小人見矣。」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察言見行。

憑良心說話,說正直的話,說於人於己有利的話,憑一顆善心,說讚美的話,用溫婉的形式表達,是人生的大智慧。

正如蔡康永說的那樣:

「把說話練好,無疑是最划算的事。」

真正有智慧的人,通過說話廣結人脈,為事業鋪路,化解是是非非,收穫良好人際關係,心中得自在,生活得安穩。

與君共勉!

- END -

有書君說

生活中最可怕的

便是將自律能力發揮到極致的人

今天有書君給大家準備了

一套女性瑜伽課程

現在掃描下方二維碼

回復「瑜伽課」免費領取

打造幸福女人完美計劃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兒童色情產業鏈背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恰到好處的幸福
全球超120萬人感染,180國淪陷: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類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