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夫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好友,是我們在社會交往中最親密的幾種人際關係。

這些關係在不同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自我概念,讓我們成為了一個立體的人。

在家庭關係中,不少兄弟姐妹在成家後都變得不愛來往,而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就變成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婚姻伴侶。

有人就提出了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妹親呢?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形成緊密的聯繫,是具有適應性意義的。

起初,單獨的個體沒有能力找到充足的食物,同時也沒有辦法抵禦外敵威脅,於是他們開始尋求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聯盟。小到以「家庭組織」為單位,大到整個有親屬關係的部落,遠古時候的人類就這樣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

以血緣關係論親疏的思想影響了人類數千年,甚至上萬年,這種天然的聯繫既是最公平的,也是沒法選擇的關係。

每當想到自己的家人,我們都會有種血脈相連的感覺,認為彼此就是天然一體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會在家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點和弱點。

在這種強烈的共生感影響下,家人間的來往也更為密切,「一人發達,全家不愁」的思想也影響了很多人,所以親人間利益捆綁、互相幫助是十分常見的情況。

但同時,也有不少家人是吸血蟲,不停地攫取親人的價值,去滿足自己的私慾。

電視劇《都挺好》里的蘇大強,一直在幾個兒女間周旋,想要得到更多的好處。

這部電視劇里呈現的兄妹關係和夫妻關係也有明顯差別,大哥在結婚後明顯更重視自己的小家,若不是母親病故,他也不會千里迢迢從美國回來,兄弟姐妹間的關係早就生疏了。

所以,單純的血緣關係並不能決定他人與自己的親密程度,陪伴和共同利益才是更重要的一環。

當然,這部電視劇的結局是圓滿的,女主角選擇與自己和解,和家人緩和了關係。

雖然很多人都不滿意這樣的安排,但是從人類發展和社會文化規範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會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人類數千年來養成的習慣和思維模式,對方做出了道歉和改變,更何況也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選擇原諒也是個體找到歸屬感的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單論影響人際關係的某一個因素是無法準確地描述兩人關係的。

萊文格(Levinger)和斯諾克(Snoek)在其1972年提出的互賴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中總結道,親密關係是指兩人在不同的事件中進行頻繁互動,並且雙方對彼此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也就是說,我們的親密關係並不是完全穩定的,它會隨著一個人年齡、閱歷、社會背景和身心發展發生改變。當我們從原生家庭離開後,組建自己新的家庭時,我們頻繁交往的對象會發生改變,從父母和兄弟姐妹變成妻子和子女。

當我們頻繁地和現在的家庭對象進行互動後,受「單純曝光效應」的影響,我們會變得越來越喜歡現在所接觸的人,也就是說,越是頻繁的交往,越會拉近彼此的距離。

並且,在不斷的曝光中,雙方都會加深對彼此的認識,了解得也就更深入,反之又促進了親密關係的穩定。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交往對象。

在嬰孩時期,我們與父母、其他長輩的聯繫是最緊密的。上學時,我們的交往對象變得更廣,此時,是以同學、戀人和年齡相近的兄弟姐妹為主。工作之後,組建家庭,我們最親密的交往又轉變為了妻子、兒女。

埃里克森認為,我們的每一個人生階段要完成不同的發展任務,成年期(18~40歲)我們主要是解決親密對孤獨的沖,要敢於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整合在一起,學會相互奉獻。

這也就印證了我們交往過程中,為什麼會把親密對象轉換為婚姻的對象。

總的來說,夫妻親密關係的建立就意味著和兄弟姐妹關係的依賴度會減弱,但這是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並不代表完全的疏遠。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看起來越老實的人,暴力傾嚮往往越高
心理學:當你腦中多了這五樣東西,說明你已被人洗腦操控,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