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何時與父母分開睡?這件事不能標準化!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何時與父母分開睡?這件事不能標準化!

導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也隨之不斷地提高自己,來追隨時代的「步伐」,尤其在學歷、文化等精神方面更是「緊跟其後」。為人父母者,更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為了讓孩子更「超前」,許多父母會在假日里安排孩子「上班」,讓他上提高班、興趣班等。沒有休息日的孩子真是比上班的成年人還要忙碌。被迫的孩子們,非常無奈,並且缺失了成長的快樂。

然而,若把人生比喻成跑道,那麼,真正的「起跑點」在哪?是上幼兒園、上學、上課外班嗎?我認為不是,我想:「起跑點」應當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較為恰當。

嬰兒0~3歲之間,生活起居、心理成長都要依賴他的父母,所以,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人,是他的父母。

因為每個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愛的力量超乎人們的想像,因為它可穿越生死。但是,許多家長對愛的認識停留在「自以為是」之中。「愛的教育」並不是給他買多少東西,不是滿足他過剩的慾望,更不是寵溺他的任性。

在他無助的時候陪伴他;在他有獨立意識的時候尊重他;在他有判斷思維的時候,告訴他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把這種無私的愛展現在他面前。

愛是一點一滴展現的,並不是無厘頭的滿足與盲目的嬌縱。因為親是愛的表現。父母愛孩子,怎麼能不和孩子親近呢?

嬰兒與幼兒時期,是父母與孩子培養情感依戀的時期,也是初期教育的關鍵期。

父母與孩子感情的親近程度,決定著初期教育的效果,並且影響至孩子的整個人生。因為嬰幼兒對於對錯是沒有概念的,但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密切,孩子非常依戀父母,那麼,他聽從父母的話也是「順理成章」。

在嬰、幼兒期間,儘可能地陪伴孩子,多親昵孩子,尤其是夜間,更要相擁而眠,這樣,他會記住你的味道,感受到你對他的愛意。

那與孩子相擁而眠到幾歲才最為合適呢?

民間有一句話「三歲分床五歲分房」,是不是要按照這個標準來要求每個孩子呢?還需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有一位專家說「3~5歲之間,適合讓孩子分房分床睡,具體情況要根據孩子的情況決定。3歲、4歲不願意分開睡的孩子,可以延續至5歲」。

依戀是愛的表現,孩子不願意和父母分開睡,也是源於對父母的愛。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會改變,而分房分床睡覺,不過是因為孩子有自理能力了,生活方式需要改變而已。但是,如果父母處理得非常強硬,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的影響。

因為孩子的心理狀態還比較脆弱,並且對於分離沒有正確的認識,很可能會誤解了父母的初衷。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身獨特的身心特徵,親近孩子,不僅是表達愛意,更是了解的途徑。

在親近的過程中,熟悉他們心理的變化,要慢慢了解孩子對分開睡的心理感受,並且正確引導。最重要的是告訴他分開睡的初衷,而不是對他宣布分開的結果。

對分開睡這件事不可太過著急,更不能標準化,父母只要在孩子3~5歲期間處理妥當即可。不然,會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那就得不償失了。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美育兒 的精彩文章:

被爺爺奶奶帶過有什麼優點?不夠突出,和父母帶的有什麼不一樣
兄妹走秀,一個淡定一個大哭,緊緊牽住的小手,暖透無數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