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度陰山:王陽明自盡於心的心學智慧

度陰山:王陽明自盡於心的心學智慧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來源:度陰山

作者:度陰山

1

1508年,王陽明在貴州龍場(貴陽市修文縣)悟道,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論。所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道德感就是,哪些事是我們應該做的;判斷力則是,哪些事情是我們有能力做到的。所以,知行合一,從道的層面講就是,按照良知的判定去行動,良知能知是非善惡,所以如果按照良知的命令,那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確的。做對的事,把事情做對,就是知行合一。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效率和效能不應偏廢,但這並不意味著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我們當然希望同時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與效能無法兼得時,我們首先應著眼於效能,然後再設法提高效率。」

如果進入陽明心學的語境來講,效能就是知行合一,效率則不是,效能是盡心做事,效率則是儘力做事。「知行合一」強調的是一種做事方法,有了正確的方法,自然就有了效率。這就是盡心後自然就能儘力,從而把事情做好。

在王陽明看來,君子的學問,就是盡心的學問。心,是性,性,與生俱來。聖人的心純正如天理,不必學盡心。聖人之外的人,因為天理不存而良知蒙蔽,天性喪失,所以需要學習心學以盡心。

2

那麼,如何做,才是盡心呢?一句話:是求諸於自己的內心。一個人求諸內心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謹守內心的良知。如何做到謹守內心呢?那就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1、博學。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博學指的是對於你本職工作的內容以及行業要博學多識,只要掌握了更多的工作內容和對行業的精深了解,你才可以找到事情的規律,許多工作都有經驗可以借鑒,知道了規律,掌握了經驗後,你就可以舉重若輕,舉一反三。

2、審問。不懂就問,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越是用心,其實就越有更多不懂的事情,把這些不懂的事情搞懂,這就是審問。

3、慎思。同一個行業內必有佼佼者,要認真思考為什麼別人能做的好,而你做的不好,是趨勢的問題,客觀環境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大多數時候,在同一片天空下,處於差不多智力水平的情況下做同一樣事,如果高低不同,那可能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態度的問題,簡單而言就是,沒有用心,自然用力的程度就不同,事情最終出來的狀態也不同。

4、明辯。在工作中,我們每天要面對的事情很多,有些相對簡易,有些就比較複雜,我們一定要辨別清楚,搞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繁雜的現象中找到本質,盯住本質,一以貫之。做任何事都要明辯出輕重緩急,做到不慌不亂。

5、篤行。衡量你用心與否的唯一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行動。而在行動之前,你必須要明白以下幾點。(1)王陽明說,天下事先易後難,先細後粗,所以任何事開始時都是容易的,都是細緻的,只有把容易的事做好,才能把難的事做成,做任何工作,都不要著急,用盡心思做好每一件小事,無數的水滴就能匯成大海;(2)不能半途而廢,用心功能工作要水滴石穿,一氣呵成;(3)要懂得用心和用力的區別。任正非說過這麼一句話:「盡心與儘力,是兩回事。一個人盡心工作與儘力工作,有天壤之別。」「儘力而為」如果不在「盡心而為」的基礎上,就不可能做到。

3

王陽明曾說,心在物為理,有此心才有此理,無此心就無此理。如果在工作中理解這句話呢?

我們的心,必須要去工作(物)上呈現,唯有呈現出來才可以稱為理,真有把工作當成事業的心,就必然能呈現出做好工作的理,這就好像你真有孝順父母的心,就肯定能有孝順父母的方式一樣。如果你沒有把工作當成事業的心,那即使你盡了百分力,也不可能呈現出把工作當成事業的理來。更何況,沒有把工作當成事業的這個心,就不可能用心,自然也就沒有力可用。

我們在工作中盡心的道路上,千萬不可好高騖遠,也不要把工作當成是物質晉級的階梯,我們要把工作當成是一種修心,無論你所從事的是什麼工作,只要用心,就能得到工作的天理,得到天理,就是聖人。

據說朱元璋做了皇帝後很相信命數,有人對他的生辰八字進行了解後,驚駭的發現,這就是做皇帝的生辰八字。朱元璋先是大喜,接著是大懼。他把全國和他一樣生辰八字的人都捉了起來,想殺掉以防這些人篡奪皇位。

但他審訊了一回後發現,和他生辰八字一樣的有養豬的、挑大糞的、還有種地的,也有做生意的,而且都是所從事行業的領軍人物。朱元璋想了想,就把這些人釋放了。有人提出疑問,朱元璋說,我經過努力成了百姓的皇帝,他們經過努力則成了豬、大糞、生意的皇帝。人生只要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盡心儘力,那就是本職工作中的第一人,人生高價值的衡量標準不是外在的榮華富貴,而是內在的盡心儘力,只要盡心儘力了,不但能成為其所從事行業的第一人,內心也會愉悅和自在!

4

有人曾問王陽明,聖人之學到底是什麼?

王陽明回答:聖人之學,其實就是心學。學習心學追求的只是「盡心」,為的是事事處處都能遵循我們的良知。堯、舜、禹代代相傳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其中,「道心」,也就是良知,就是遵循天賦於人的本性,它沒有摻雜人慾,無聲無味,無處不在,越是微不足道的地方,越是不為人知的時候,越能顯現它的作用,所以,道心是「至誠」的根源。人心,則摻雜了人的私慾,因而是危險的,是世間一切虛偽和危機的起因。

看見小孩掉到井裡會心生惻隱,這是道心;如果是因為跟這個小孩的父母有交情才救人,想得到同鄉的讚譽,那就是人心。餓了就吃東西,渴了就喝水,這是道心;如果吃東西是為的享受美味,是為了放縱口腹之慾,那就是人心。

盡心,是盡道心,而不是人心。明白了這點,就能明白「自盡於心」是知行合一的起腳處,更能明白,所有的盡心首先都是做對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唯有如此,才能真的對工作用心,一但用心,就會力量無窮。

部分圖片來源:2019「大美祖國」全國攝影作品徵集活動

部分圖片作者:大寶_qdY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放下,心就沒那麼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