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抑鬱和躁鬱等精神問題的人都是被慣的嗎?

抑鬱和躁鬱等精神問題的人都是被慣的嗎?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最近刷知乎看到這樣一個比較火的問題,在問題的描述中,有人把自己抑鬱後家人的態度寫出來。

內容大概就是:

你這麼小,也不懂體諒大人,什麼事情都非常自我,親人來了也不管,一個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大人還要時刻照顧你的情緒,真的快累死了!

當我們談論抑鬱等心理問題是否是慣出來的時候,也許我們是在歧視抑鬱

為何這樣說呢?因為這壓根就是不接納抑鬱,在我們的認知中總覺得心理或精神問題是不能發生在親友身邊,當這件事哪怕真的發生時,採取的辦法也是迴避和否認

有時候寧願把他們歸結為作、矯情、被慣的也不願意承認他們生病了,

比起生病,他們更害怕自己不被接納

你知道嗎,我在做自媒體初期的時候專門發起過一個投票:「患上抑鬱的你,最怕別人說什麼?」

第一名是:「你就是過得太好了。」

緊接著第二就是:「過的太好,你就是被慣的。」

其實我也並不是非要討伐那些不理解精神問題的人,畢竟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同,但話又說話來了,既然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又為何隨意評論這些「風涼話」呢?

花較為高昂的醫藥費去治療所謂的「不開心」,似乎更是不會被理解。面對這些言語,我們更多的是產生自我懷疑,「我是不是真的在矯情?」在無法得到理解和幫助之後,很多人就會思考是否不該存在這個世界。

受傷的人總是拚命的遮掩傷口,視而不見的人一次次撕開還未來得及結痂的傷疤。我曾經也怕被別人說道:「你怎麼這麼矯情啊!」

記得之前有個紀錄片中,有個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的少年,表情冷漠的對著鏡頭說出無數抑鬱者的心聲:

我也不求別人能真正了解我,但我其實就是想求別人最起碼不反對,不惡意揣測,不去妄加評論,希望能溫暖的東西多一些。

看上去冷漠的表情的他,沒人知道他經歷了多少痛苦才說出這些話,冷漠的背後是多少哀求無果的悲傷啊!

你不是不開心,只是生病了

我在《抑鬱和正常人的大腦》這篇文章詳細介紹過,抑鬱只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疾病。

只要得到正規救治與家人理解社會支持,至少75%的人都可以重新回到社會的,可就是很多人在如此高的康復率下輸給的不是心理問題本身,而是他人的妄加評判與冷漠旁觀。

科學家發現,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或認知表現往往與特定腦區的結構損傷或功能異常密切相關。

圖片來源:圖圖是道圖片來源:圖圖是道

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由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出版,自1952年首次發布以來已有定期的修訂。而且專家小組已經達成共識,我們所經歷的最嚴重的抑鬱痛苦,被稱為嚴重抑鬱性障礙(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所以看到了,你只是生病了,並非矯情與被慣的。

如果抑鬱的你,遭受冷眼旁觀怎麼辦?

我很慶幸生在有腦成像技術和媒體發達的今天 ,因為這些情緒看不見摸不著的問題終於可以有機會讓人「眼見為實」。

倘若你遭受他人的言語暴力和冷眼旁觀的未成年怎麼辦?

第一,這些人倘若是你的父母,你只需把所知的科普發給他們,讓他們了解,相信如果他們愛你會理解你,但不排除有少數真心固執且不稱職的父母,這就需要你尋找其他能夠幫到你的親人(尤其在家族中有權威的)來幫助你。

第二,倘若家庭真的無法幫助到你,你可以尋找社會公益組織(網路上很多這種組織),他們會儘可能幫助你,或者你也可以尋找低價的心理救治組織,總之千萬不要對世界產生絕望,因為黑暗的另一面肯定有光。

第三,對於這類人你一定不要壓抑自己的攻擊性,這裡並非要和對方產生巨大衝突,只是把你內心感覺的不滿和憤怒要說出來,告訴他們你並非矯情,也不是被慣的,至於對方怎麼做怎麼聽不必在意。

最後我想說,有心理問題不代表思想品德有問題,當社會和親友不能理解自己的時候,很難做到「自證清白」,這個時候也不需要,不過你一定要堅信是他們有問題,而非自己,就像你首先要接納自己,自己才可以走出痛苦,如果你自己都聽信他們的古言亂語,這就麻煩了!#百里挑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戀愛半年後,他說:「你得過抑鬱症,我怕以後的小孩會受影響。」
麻省理工研製出大腦3D列印植入物 可緩解癲癇、帕金森和重度抑鬱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