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古玉玩味(100):玉劍溯源 情有獨鍾

古玉玩味(100):玉劍溯源 情有獨鍾

古代玉劍——通體玉制的古劍(而非玉劍具),雖民間多有展現但國家館藏至今未見。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推進,整體古玉劍的影蹤似乎漸行漸近(參見《古玉玩味(84):古玉劍影追蹤——古玉劍漸行漸近》)。

完整的套劍由七個部件組成:劍首、劍柄、劍格、劍體、劍璏、劍珌、劍鞘;常見的玉劍飾主要有四個部分:劍首、劍格、劍璏、劍珌,稱為玉具劍(又稱玉劍具);而玉制的劍柄、劍體、劍鞘則是非常少見的。

現就考古發掘的古玉劍按歷史時期的順序作一簡單梳理,以便於古玉劍的藏玩探索。

(一)三星堆玉劍

玉劍產生的歷史非常早,大約從舊石器時代的石制武器演變而來。到目前為止考古發掘最早的玉劍是三星堆玉劍。

三星堆玉劍——1986年,三星堆(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一號祭祀坑出土古玉劍(圖1),被稱為「玉劍鼻祖」,現收藏於三星堆博物館。

圖1

該劍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殘長28.2,寬3.4厘米。前鋒殘斷,劍身呈竹葉片狀,劍身一面凸起,另一面兩側平,中間呈弧形下凹。扁莖無格,莖上有一圓穿,其形狀與後來在四川地區廣為流行的一種青銅「柳葉劍」很相似,應為巴蜀式劍的「鼻祖」。

此玉劍為傳統意義上的劍柄(劍莖)與劍體(劍身)的結合。

(二)西周玉劍

西周玉劍——1990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嶺村中遭遇盜墓,考古人員為了幫助警方破案進行搶救性發掘,在虢國墓地出土了玉柄鐵劍(圖2),被稱為 「中華第一劍」,現存於河南博物館,是河南博物館的「九大鎮院之寶」之一。

圖2:中華第一劍,《三門峽虢國墓》第一卷下

該劍為躺在墓室角落的一把殘損短劍,殘長33厘米,由劍身、劍柄、劍首等幾部分組成,劍首、劍柄均為玉質(劍芯是銅質,而劍身是鐵質)。由於埋藏時間過於久遠,劍身已經斷為兩截,劍鞘也因鏽蝕而與劍身粘在一起,無法剝離。該劍全劍身插在牛皮鞘內,劍外有絲織品包裹的痕迹。劍柄為和田玉材質,玉質細膩,溫潤光滑,且劍柄為中空,裡面插有銅芯,連接著劍身和劍柄。劍柄前端呈圓弧狀,表面有斜豎紋和平行線紋飾,劍首則呈正方形,有四瓣花萼的浮雕裝飾。劍的玉柄與劍身相連處,鑲嵌著條狀的綠松石片,藉以顯示擁有者的威儀和富貴,截至目前,這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玉劍飾,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

此玉劍為傳統意義上的劍首與劍柄的結合。

(三)春秋玉劍

春秋玉劍已經考古發掘兩例:

(1)春秋芮國墓玉劍

2005年陝西省考古隊在韓城市梁帶村發掘春秋早期芮國大墓,發現一把長29厘米、寬3.6厘米、厚1厘米的玉劍(圖3)。

圖3:春秋芮國墓出土玉劍,孫秉君、蔡慶良《芮國金玉選粹─陝西韓城春秋寶藏》

玉劍中脊長直,前鋒收尖呈三角形,劍身兩側收刃,輕薄銳利如鋒;劍隔局部鏤空,飾以勾轉對稱的紋飾;劍柄部分的製作較為簡略,側面可觀察到明顯的片具切割痕迹。玉劍當為墓主人生前身份象徵,是特殊場合佩帶的禮儀重器。

此玉劍為傳統意義上的劍柄、劍柄格與劍體三部分的結合。

(2)春秋楚國墓玉劍

2006年湖北鄖陽肖家河村喬家院墓出土春秋玉劍(圖4),被稱為「楚國第一玉劍」,現收藏於湖北十堰市博物館。

圖4-1圖4-2

該劍劍長31厘米,鄖陽區五峰鄉肖家河村的喬家院墓地春秋墓葬M4中出土的一柄玉柄鐵劍,劍首、劍格、劍璏、劍珌四件齊備,其中劍首、劍格、劍璏、劍鼻、劍柄五件皆為玉質,為楚國貴族所用的佩劍,距今約2500年。劍身鐵質,長19.8厘米,寬3.1厘米,劍鋒縱中起脊,截面呈菱形,嵌入玉質劍格中;莖為玉質,乳白色,受沁有黑斑,質地細膩,半透明;寬格,中部微鼓弧。劍莖再分劍首和劍莖兩部分,莖為扁平長方形,寬扁首。莖的兩端有凹榫,分別與劍格和劍首的母榫套合相連,其套合連接處的中間,用玉銷釘加以固定。劍鞘木質,其鞘尾有一梯形珌,珌為玉質,乳白色,珌的凸榫中部有一圈形小穿孔,鞘中部鑲嵌內凹弧的長方形玉片。劍莖、鞘珌通體飾雲紋,內凹外弧的長方形玉片凹面光素,弧面飾陰刻雲紋。該劍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璏、玉劍珌四件齊備,外還加一件玉劍柄,超出了普通玉具劍的配飾範疇。

此玉劍為傳統意義上的劍首、劍柄與劍格三部分的結合。

(四)戰國玉劍

戰國玉劍已經考古發掘兩例:

(1)戰國曾侯乙墓玉劍

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曾侯乙墓出土玉劍(圖5),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圖5:曾侯乙墓玉劍具,古方《中國古玉器圖典》

該劍長33.6厘米,寬5.1厘米,厚0.5厘米。出土於墓主人的腰間,玉色青白,體型扁平,呈一把帶鞘劍的形象,分為劍首、莖、格、璏、鞘、珌5節,各節交接處以金屬相連,型制比較特殊。劍首透雕成一對頭尾相連的龍,雙面刻有紋飾,龍眼、鱗、爪部位清晰可見,劍格亦有紋飾,其餘構件光滑無飾,呈現天然的美玉本色。整體光潔潤澤,外形古雅大氣。

此玉劍由首、莖、格、璏、鞘、珌等五部分組成,但非傳統意義上的劍制。

(2)戰國神獸紋劍飾

1999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區石塘鎮二號墓出土龍紋玉劍鞘(圖6)。

圖6:杭州半山石塘墓出土龍紋玉劍鞘,古方《中國古玉器圖典》

劍鞘通長31.4厘米、寬4.9厘米、厚3.5厘米。玉質青黃色,局部有黑色雜質。鞘由兩面扣合而成,每面圖案可分為六段,除一段光素外,均飾以成組的龍紋,間或飾以捲雲紋。

此玉劍鞘在國內考古發掘中是首次發現。

(五)漢代玉劍

1966年李蓮英墓出土「青玉土浸劍」(圖7)。

圖7

據傳此玉劍為漢代將軍的實用劍,待考。

此玉劍由劍首、劍柄、劍格和劍體四部分合成,如果以玉作為實用劍,在漢代也是屬於鳳毛麟角了。

從考古發掘的玉劍飾來看,玉劍各部件的要素皆已完備,有些組成部分已達四、五件之多,那麼七件皆備的傳統意義上的完整的古玉劍的出土還遠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瓣玉屬 的精彩文章:

野菜里就屬它長得丑,吃著卻比香椿鮮嫩,清明後正當時,錯過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