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若非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這句話到現在才懂其中的深意

「若非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這句話到現在才懂其中的深意

《梅花三弄》是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由姜育恆演唱,瓊瑤作詞,陳志遠譜曲編曲,歌曲被收錄在專輯《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中。

03:06

梅花,志高潔,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歷來是文人墨客詠嘆的對象。《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覆演奏三次。這種反覆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的故事。

據說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梅花三弄》幾乎成了以秦淮八艷為代表的名妓們的必修科目。槳聲燈影里傳來陣陣清笛聲,為當時一佳景。秦淮河甚至誕生了「停艇聽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觀。

1972年作曲家王建中將古曲《梅花三弄》改變為鋼琴曲,其表現主題為毛澤東的詞《卜運算元·詠梅》,即「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姜玉恆演唱過一首流行歌曲《梅花三弄》,也是取自古曲,歌詞這樣唱道「紅塵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銷魂梅花三弄。」 從通俗歌曲的角度來看,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了。

直教人生死相許

然現代人玩古風,無論是表現政治品格,還是表現男女之情,畢竟少卻了古人的高格雅意,品味高下自見分曉,毋需多言。

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讚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情趣高雅的《梅花三弄》,以它鮮明的音樂形象和特有的藝術魅力,也為今天人們所喜愛。其演奏形式,除古琴獨奏、琴簫合奏外,還被改編為鋼琴獨奏、民樂合奏、琵琶獨奏、琴與編鐘合奏等廣為流傳。這些演奏形式,也甚為悅耳動聽和具有古情古意。最後只要看過的都喜歡聽,當時看電視的我們,相信也跟著他們瘋狂了一次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花 的精彩文章:

2020年梅花金銀鼠紀念幣價格(2020年04月02日)
打造特色遊園文化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