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民間傳說中的白牡丹,是如何從仙子成為凡人的?

民間傳說中的白牡丹,是如何從仙子成為凡人的?

在所有文學作品的題材中,白牡丹無疑是出鏡頻率最高的一個原型。既有人將它作為詩詞歌賦中吟詠觀賞的對象,又有人將它作為神話傳奇里的主人公。在那些民間傳說,神話故事裡,白牡丹有時是純潔無瑕的牡丹仙子,有時是風流嫵媚的牡丹花精,有時又是善良深情的民間女子。那麼,文學作品中的牡丹,為何會同時具有仙氣、妖氣和人氣呢?

白牡丹: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仙氣:遺世獨立,剛毅不屈

牡丹仙子的故事來源於一個流傳甚廣的民間傳說:

相傳武則天登上皇位後,自稱聖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興緻大發,命令百花仙子,通知百花在連夜開放。其他花仙懼於武則天的威嚇,不敢不從。只有牡丹仙子不屈不撓,堅決不肯違反自然規律、違心開花。於是惹怒了武則天,將牡丹仙子從長安貶到洛陽。誰知洛陽百姓格外憐惜牡丹花,一時間,牡丹花在洛陽獲得了極大的生命力,比在長安時開放得更加鮮艷美麗了。

在這個故事裡,牡丹之所以會被人們賦予「仙子」的美稱,實在是因為牡丹花本身的雍容華貴和深入骨髓的孤傲冷艷: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叢行。眾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留景夜不瞑,迎光曙先明。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並。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白牡丹》。在這首詩里,詩人寫道白牡丹因顏色素白,不如紫色和紅色的花朵艷麗,因此前來觀賞的人很少,以至於「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但真正懂花的人,卻深知白牡丹的高貴品格:「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在這首詩里,白牡丹的形象雖然是為了自比詩人自己,雖懷才不遇卻不減高格,但我們把這首詩和牡丹仙子的傳說對比參看,這首《白牡丹》,不正是牡丹仙子被貶洛陽之後的心聲嗎?百花營營,全為邀寵於權貴;牡丹孤傲,獨自被貶於洛陽。幸有洛陽老少,深情護惜牡丹。因此,牡丹仙子紮根洛陽,儘力開放,終成一世奇觀。

比較傳說和詩歌,我們發現:其實,牡丹仙子雖貴為上仙,其遺世獨立、剛毅不屈的品格,也依然是人們對一種美好品格的人間回落:仙,其實是更美好、更正直、更善良的人。

攀條莫敢折

妖氣:風流嫵媚,變幻多端

清代筆記小說《池北偶談》中記載了一則關於白牡丹的奇異現象:高淳縣花山,有一棵白牡丹,一年開幾枝花,人們想要移植接種,接種卻不成功。並且這棵白牡丹生長的地方不確定,今年在山北,明年就到了山南。更奇異的是,只要有人折下一枝白牡丹,回家後不久一定會生病。施閏章還專門給它寫了一首詩:「空山石累累,獨立天風吹。攀條莫敢折,含芳貽阿誰。」

這個故事應該是牡丹成妖的最早記載,這裡,白牡丹具有的妖氣很是邪門:生長的地方不定,想接種而不成,攀折者會生病。這件事由民間杜撰附會的成分較重,至少也是民間傳說慣用的強加因果的手法。為什麼折下白牡丹就會生病?這不是太詭異了嗎?其實,這則故事傳遞出來的信息,看似妖異,實際上還是有著濃烈的勸導人間的意味:大概因為,太美的東西,是不可以過分親近的。

而到了《聊齋志異》里的《香玉》,則明確把白牡丹化作花妖、花精了:

膠州黃生,寓居嶗山太清宮,得牡丹花妖香玉垂青,二人情投意合,結為連理。後香玉遭劫來,被人挖掘移走,數日後凋零,從此再不能變還人形,黃生痛不欲生。香玉好姊妹耐冬仙子絳雪代替香玉,陪伴黃生,寬慰其心,黃生終不能忘懷香玉。痴情終於感動花神,並指出拯救香玉的方法。在絳雪的幫助下,香玉復生,與黃生重逢。三人結為莫逆。十年後,黃生病死,變成一株五葉草陪伴在香玉身旁。因不開花,被小道士砍掉,不久,牡丹、耐冬相繼凋零。

這裡的白牡丹雖為花妖,卻已經和人間女子並無二致了:她善良、深情,具有凡人的一切喜怒哀樂。之所以將其妖化,無非是借她的善於變化、死而復生這些凡人沒有的神力,來彌補人世間的種種求而不得的遺憾罷了。凡人一成不變,於是花妖可隨意而變,脫離自身局限;凡人死不復生,於是花妖死能復生,讓所有的戛然而止的故事,都有了延續的可能。說到底,妖化了的白牡丹,也還是屬於人間的。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

人氣:善良軟弱,深情無限

民間流傳的「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故事,其實有很多版本。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呂洞賓想借王母的飾物下凡間除妖,於是在蟠桃宴上三次挑逗牡丹仙子,最終讓牡丹仙子偷來王母的飾物借呂洞賓,助他剷除妖孽。但也因此,牡丹仙子動了凡心,被貶下凡間,成為民間女子。這個故事,被改編成電視劇《東遊記》,馬景濤版的呂洞賓和郭妃麗版的白牡丹,深受觀眾喜愛。

在這個故事裡,牡丹仙子已經開始具有人的弱點:耳根子軟,意志不堅定,無法克服七情六慾。可是,在流傳過程中,我們發現人們對牡丹仙子的描繪,是同情大於批評的。這反映了民間故事越來越關注「人」的真實特點,對「人」的弱點,也越來越寬容。

至於神仙為什麼會思凡,可以借《神魔列國志》里的話來稍作說明:

敝國的神仙雖能與天地同壽,長生不死,但他們都散居世外的洞天福地,幽棲占谷名山之中,素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不過,仙界的生活過度自由,太清靜了,因此,有些做不慣神仙的神仙們,往往不耐寂寞,偷偷下凡,有的遊戲人間,作些善事之後,復返仙界,有的竟然貪戀花花世界的繁華,以致迷失本性,墮落紅塵。過去像呂洞賓三戲白牡丹,七仙姑與凡夫配親,可以為證。……目前經過初步調查,發覺已有七十二名小仙不知去向,可能尚有幾個大仙失蹤,—時無法查明……

不僅有牡丹仙子的前例,更有「七十二小仙」步其後塵。看來,「花花世界的繁華」實在是誘人,連神仙也不免神往,甚至甘冒天下不韙,私自下凡,嬉戲紅塵。

在「呂洞賓和白牡丹」故事的另一個版本中,白牡丹本來就是凡間女子:呂洞賓遊歷人間,忽遇凡女白牡丹,生得嫵媚動人,遂流連人間。後幡然悔悟,欲返天庭。白牡丹苦苦挽留,呂洞賓實在不忍,於是與其相約以後再見。

在這些故事版本中,白牡丹的「仙氣」和「妖氣」越來越少,而「人氣」越來越多。其實,無論是仙是妖還是人,白牡丹的身上所具有的,依然是凡世的普通人所可能具有、或是願意擁有的特點啊。

而白牡丹,無論她是仙子,是花妖,還是凡人,她都會長久地紮根在人們心中,與那些詩詞歌賦和民間傳說一道,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文化瑰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牡丹 的精彩文章:

普貨之王白牡丹,用點小技巧,輕鬆變成迷人的粉牡丹,特別好看
一首小詩:《白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