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73%的人對中國審美沒信心:別把土味留給下一代

73%的人對中國審美沒信心:別把土味留給下一代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

中國式審美曾經領先世界:

焚香、茶道、書畫、插花……

但現在的中國式審美被群嘲:

大紅大綠的街坊招牌、魔性音樂、

奇葩建築、土味流行。

根據調查,73%的人對中國審美沒信心,

畫家吳冠中說:

「如今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卻很多」,

我們的教育著重實用主義和知識背誦,

「學藝術賺不到錢」、「考上好學校才有出息」,

一代人的審美缺失,影響的將是下一代人。

花蓮明禮小學穿堂改造前(上)與改造後(下)的對比

美,從生活的小細節開始。

小朋友對環境變化感知特別敏感,

孩子上學後會有大半時間都在校園,

2019年起,台灣設計研究院

推動校園改造《學美·美學計劃》

範圍涵蓋小學、中學、高中,

從每所學校亟需改善的細節下手:

整頓老舊管線、設計指標、利用閑置教室等,

用「減法美學」的方式,

讓空間更有系統、秩序、整潔,

建構出「美」的第一步。

北港小學的教室

新東小學的餐廳

豐林小學的中廊

大同高中的垃圾分類箱

計劃主持人張基義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

回到台灣後他發現大眾審美不到位,

讓設計領域的專業人根本無法施展長華,

於是他決定投身校園美育,

「課本教的是知識和背誦,

而美的環境會改變學生的習慣,

自主維護、打掃、愛惜,

那種經驗和感動一輩子都能帶著走。」

自述張基義編輯白汶平

《學美·美學計劃》主持人張基義

我是張基義,推廣美學教育至今已經25年。《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是除了課堂上的美感教育課之外,對校園環境也進行系統改造,營造一種美的學習環境,讓美感和生活有更緊密的結合。

2019年初,我們向全台灣的小學、中學、高中發出征件,共有172所提出申請,我們從中選了9所,進行改造。每間學校改造經費大約在70到90萬台幣(合人民幣15萬到20萬元),工期最短2個月,最長4個月,一共花了10個月,完成了所有改造計劃。

改造需求是由校方自己先提出的,我們收到的申請中大概有70%是找我們去改造教室,畢竟傳統觀念里還是會覺得「改造」就是一個土木工程。但實際上,我們認為重要的不是施工本身,而是要對既有的空間和環境進行重新整理和歸納。

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和校方來回溝通,派專業的設計師去學校做田野調查,和真正使用這些校園的師生們一起坐下來,討論他們對空間和環境的需求。因此也作出了很多校方原本沒有預料到、但實施以後效果很好的改造:

沙侖小學改造前校園管線雜亂

整理老舊管線

每一所老學校幾乎都會碰到管線問題。新北市的沙侖小學已經創校百年,校園環境很有歷史感,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管線雜亂:電纜線、電線、水管,層層疊疊地在牆上、地上。好幾十年來,經過多次修繕,有些線路還能用,有些根本就該淘汰了,可是還放在那。學生抬頭看見的不是蔚藍的天空,而是交錯的電纜線。

改造後去除空中交錯的電纜線並用色環重新分類

設計師看過以後,先是檢測管線功能、去除已經沒用的線路,再把未來可能會新增的管線都一起納入評估,最後把它們重新整並歸納,不同功能的管線就用不同顏色的色環標示,維護起來也更方便。

大同高中改造前垃圾桶打掃用具堆滿走廊

歸納垃圾分類和打掃工具

屏東大同高中的校方當初跟我們講說,覺得教學空間擁擠,想要改建教室。但團隊到現場一看,覺得學校最大的問題是垃圾桶、回收箱和打掃工具很亂,一大堆東西全都堆在走廊,學生看起來像在「垃圾堆」里上課。

改造後的垃圾桶是系統櫃且設有圖標

設計團隊把各個垃圾桶、回收箱,整合成白色木質系統櫃,用小圖示標明各項廢棄物類別,引導師生精準做出垃圾分類,也讓清潔人員更容易清理。

原本走廊的掃地用具移到戶外還結合休息區

至於原本那些打掃用具,像大掃把、耙子、垃圾簍,本來就是打掃公共校園環境才會用到的,我們就把它們全部從走廊移到戶外,統一規整好。儲物櫃做成開放式,結合校園景觀,後面再搭配休息座椅。

這樣學生就不用再從教室拎著工具去打掃,方便之餘,東西理好了,學生自然也會明白保持環境整潔的重要性。

北港小學改造前教室後方有閑置空間

閑置教室大翻新

早期的教室設計會有一個「教具存放間」,用來存放老師上課會用到的一些示範用具,但現在的學生已經開始接觸線上教學,教具也都電子化,基本上不再使用實體的大型教具,造成原本放教具的空間閑置在那邊。

改造後閑置空間變為遊戲室,教室牆面刷成黑板

我們在北港小學挑了4間教室做示範改造,設計師把教具室改成一個類似小舞台的地方,空白的壁面刷成黑板,下面的柜子改成活動式,讓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專屬的收納櫃。

原本壁掛的黑板整個撤除,設計師把牆面直接改成落地的大黑板,除了老師可以在上面教學,小朋友也可以在符合自己身高的黑板上塗鴉,增加師生互動。

明禮小學改造前穿堂陰暗封閉

改建校園門面

傳統校園中,穿堂、公告欄是很重要的。

位在花蓮的明禮小學,因為地理位置關係,經常經歷地震,導致校舍損壞,雖然有修繕,但還是缺乏室內活動空間。

改造後設計融入自然環境也更開闊

設計師觀察就發現,穿堂是校內唯一符合改造條件的地方,也是最能凝聚師生、家長、社區居民的空間,於是決定融入花蓮自然景觀,以樹屋為構想,加入波浪形狀的木質線板,搭配溫暖的黃色,營造樹木意象,讓學生實際感受校園與自然的結合。

豐林小學改造前設備老舊瓷磚破損

豐林小學也是同樣情況,學校的中廊是個半室外空間,前面有操場和山景,兩旁是教學大樓,學生放學後喜歡聚集在這裡。但是中廊年久失修且昏暗、地板瓷磚鋪面易滑、牆上的公告雜亂,這些都是改造重點。

改造後重新設計布告欄並開拓遊戲空間

設計師整合了中廊和後面的走廊,讓綠意可以自然進來,再把後面的空地作為緩坡,兩側的公告欄採用圓弧邊框呼應,配上花台、照明,把這裡變成了學生聊天、遊戲、展示、運動的多功能空間。

山峰華德福學校改造前司令台已閑置多年

司令台變遊樂場

山峰華德福學校位在台灣的山區,司令台在早期是開朝會、聽師長訓誡用的,但近年因為教育轉型,師生關係更親近了,司令台就漸漸荒廢,可是因為使用年限還沒到,所以不能拆除,就這樣閑置在校園。

改造後司令台結合遊戲區、攀岩牆等多功能項目

設計師改造司令台時,以當地常見的野生鳥類「大冠鷲」為創意,把司令台的屋頂設計成羽翼般的形狀,有展翅高飛、保護孩子成長的概念。

在司令台的背面增加攀岩牆、單輪車斜坡,這裡也可以辦講座、活動、展示藝術創作、戶外教學,變成了一個師生共用的複合式空間。

和平高中改造前指標雜亂

統一美化校園指標

通常家長和來訪貴賓進到校園,第一個會找的就是路標。可是台北市和平高中的校內路標不清不楚,看了很容易迷路。之前學校師生的解決方案是自己做了很多標示貼在牆上,但這些標示的尺寸、顏色、材質都沒有統一,看起來很雜亂。

改造後校園指標統一設計

我們重新設計了路標,設計時採用了校園內常看到的馬賽克裝飾元素,融入幾何造型,配上色彩繽紛的繪圖文字。

位於新竹的竹東高中也是同樣問題,因為校舍建在坡面上,路標多年沒有修繕,指示的方向都已經不準確了,導致外來的客人經常迷路。設計師後來參考校內學生的寫生作品,打造出專屬他們學校的路標系統。

新東小學改造前餐廳陰暗不適合學童用餐

純白明亮的餐廳

新東小學的餐廳,原本非常陰暗,大圓桌、圓凳也很老舊,不是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用餐環境。我們覺得吃飯是很重要的事,希望學生可以充滿期待地在學校吃頓飯。

改造後以白色為主色提升空間光線

施工中發現牆上有老舊壁畫,設計師決定維護保留

餐廳用白色為主色調去規劃,讓整體視覺更明亮開闊。沒想到在施工過程,意外發現牆上有壁畫,因為這所新東小學是50年的老學校,設計師覺得壁畫很有意義,決定保留下來,讓餐廳既現代又有學校的特色。

完工以後學生都非常開心,原本校方還擔心他們會把牆面弄髒,或是無法維持整潔,結果沒想到學生吃飽都會自動收拾碗盤、擦桌子、共同愛惜新的餐廳,所以美好的環境是真的會改變人的生活習慣。

生活是從每個小細節中去學習,不是只有教室、走廊的改建工程才叫改造,應該從學生會接觸到的垃圾分類、標語、管線做起,唯有細節改變了,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不同。

「用美,改變環境」,這是《學美·美學計劃》主持人張基義心中的夢想。

從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畢業後,張基義一直致力推廣美學,但回到台灣,他發現想用美改變環境真的太難了,因為大眾不認為「美」是一件重要的事,而有能力傳播美感的公家單位又沒有設計專業者,導致土味審美充斥大眾的生活環境。

台東熱氣球嘉年華入選全球12大熱氣球嘉年華之一

2011年,張基義擔任家鄉台東縣的副縣長。台東是台灣的偏鄉,超過4成人口都是低收入戶,張基義出手挽救小鎮的做法,不是大興建設增加就業機會,而是用「美感設計」發掘當地特色。

在3年的任期里,他利用台東得天獨厚的縱谷景緻,舉辦台灣首屆熱氣球嘉年華。

雲門舞集在池上藝術季的演出

在稻米秋收之時,舉辦池上藝術季,邀請雲門舞集在田野里演出。讓這處偏鄉成功地透過「美」受到關注,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有了基礎美學建設後,張基義想透過教育影響下一代。2019年開始,他發起了《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孩子對環境的感知很敏感,在學習階段,我們就該給他們美的環境」。

《學美·美學計劃》的主創團隊共9人

我想學校是小朋友接觸到群體的第一個空間,這對他們未來的教育、成長、思維是很關鍵的,環境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改造的校園中,有的是50年、百年歷史的學校,有的是在偏鄉,這些都不是我們原本就規划出的條件,因為即使學校是新的、在城市裡,也還是可能會面臨使用上的問題,所以我們才需要請真正設計專業的人士和校園合作。

其實歷史悠久的校園不是不美,有很多古迹啊、老房子,我們應該要想辦法保留這些傳統,而不是打掉重建,重建還不容易嗎?一切從零開始去規劃,但要怎麼保留原有的建築去改善設施,讓孩子能夠感受歷史,才是傳承的重點。

尤其我們在考察中發現,老舊的校園實在有太多閑置空間在放雜物、公共環境沒有清理,所以我們改造過程,不是在想著幫學校「加什麼」,而是用「減法美學」去思考,該幫學校「減什麼」。

或許有人認為收納管線、垃圾分類、改指標是很細微的事情,但那些就是生活必需的零件,只是傳統上我們都忽略了,唯有把生活必需的零件整理好、收納好、設計好,它才會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這才是一個好的教育示範,而不是只著眼在看得見的一些大項目。

用設計思考的方式去改造,是一個共創的過程。我們參考了瑞士、日本、西班牙、美國的設計案例,校園不是越繁複越好,而是越簡單、越美、越整齊越好。

去年的成果,對校方、學生、家長、設計師和我們團隊都是很大的衝擊,大家都非常感動,但我要強調,因為我們經費有限,所以我們目的不是說要把校園整個翻新改造,而是想從中作出示範。比方北港小學的教室改造,我們就只能改造4間,當然還在老教室上課的學生,會很羨慕在新教室上課的學生,如果未來學校的經費夠,也可以慢慢慢慢地去改造。

我們很高興改造9所老校園的重點和類型都不太一樣,讓我們了解很多老校園的問題,透過一點一點累積經驗,做出示範,就像在編寫一套「校園改造百科全書」,在未來可以大量被複制、被參考。

今年我們第二次推動《學美·美學計劃》,來報名的學校就多好幾倍了,最後預計會選出26所改造。這次我們會要求想改造教室的學校,一定要有備用教室,不然像我們去年改造教室,就要很趕著在2個月暑假裡完成。

傳統的教育有標準答案,要學生去背誦,比較封閉也不利於啟發多元思維。但隨著教育方式改變,我認為學習環境也要作出相應的變化,讓學生通過美,對環境有感知,對未來產生好奇心。我們希望在舊有的體制裡面點亮一根蠟燭,更希望可以遍地開花。

部分素材由《學美·美學計劃》提供

一條製片人開垂直號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 的精彩文章:

吹好的風扇就像吸氧,少吹一秒都會窒息
傳奇7501毛瓷,曾身負絕密重任,如今經典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