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網紅流浪大師到底有沒有病?心理學家展開激烈討論得出肯定答案

網紅流浪大師到底有沒有病?心理學家展開激烈討論得出肯定答案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如夏花般爛漫的人生,即使表面低調,內心也是希望被關注的。看似無欲無求的人,其行為背後也有實際目的和意義的。

近日,一位流浪漢爆紅於網路,其國學知識豐富,被譽為流浪大師,一時間,他的一言一行都成為了焦點,被無數人追捧。

流浪漢大眾心目中始終是失敗的代名詞,而這位流浪漢遠超人心理預期的知識儲備量讓人驚嘆的同時也引發深思。

人們在關注他這個人本身的時候會思考一些問題,這位博學多才的流浪大師為何放棄正常人的生活而選擇「流浪」呢?是自願選擇流浪還是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他這種不落俗套的行為背後到底是不是病態心理呢?

針對這個問題,某心理群內的專家老師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得出了肯定的答案,我將其中的觀點進行了整理,大致內容如下。

「本我」人格超出了「超我」人格的控制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早在19世紀末就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論中關於人格結構的論述,其中,他將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即原我,指的是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按照快樂原則行事。

「自我」是尋求「本我的衝動得以滿足,為本我服務。

「超我」則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內化的道德規範,要求自我按照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

一個人格結構完整的人必然是要在超我的監督下,要求自我滿足本我的需求,而這個「流浪大師」則不同於常人的人格特徵,他的本我超出了超我的監督與控制。

所以,他的生活方式完全是身和心隨自己的願望,放飛自我,隨心所欲。

也許,有很多人對他的生活方式表達著疑惑與同情,而他卻用本我的行為方式向人們傳遞一種返璞歸真,摒棄束縛的生活方式。可謂是別人笑我太癲狂,我笑他們看不透的狀態。

部分社會性喪失

從兒童的心理生長發育來看,開始都是沉浸在自我需求中的。

但是隨著個體的發育,以及受後天環境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人類道德準則中的交互性規範的作用,兒童開始發展社會性,他們逐步認識到世界上不是只有自己,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唯一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逐步融入社會,學會更多的社會知識,並且為了做到親社會而學習合作和分享,甚至放棄去做一些利己行為。

但是,這個「流浪大師」的行為卻與這個發展規律相違背,在別人都更具有社會性,一步步「入世」的時候,他試圖擺脫社會性並且實施著「出世」這個行為。

這個「出世」的行為充分地證明了他不願意或者不能去適應社會規則和環境,並且,這種與社會疏離的行為持續了八年之久,充分說明他已經喪失了部分的社會性。

即便如此,但他依然掌握並運用著豐富的國學知識,所以可以判斷出他的認知和知覺能力是沒有問題的,精神狀態是良好的。

深入探究他喪失親社會能力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這需要結合他的原生家庭,後天遭遇,個性特徵和思維習慣等一系列因素來綜合分析。

其中有兩點突出的原因,一個是他在之前的生活中,自我稜角分明,不願意接受社會環境對他的影響導致他親社會程度發展不夠理想。

另一個是他在採訪中闡述的關於自己在家中和兄弟姐妹關係不睦,再者沒有成家,習慣了一個人獨來獨往。久而久之就激發了他人性中的原始保護和防禦機制,他開始逃避現實逃避社會以此來得到保護和解脫。

除了上面所總結的兩個觀點,心理學家一致認為他的行為中還有很大的偏執成分。

因為沒有機會和他面對面的溝通與了解,所以不能斷定他是否已經發展到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程度。但是通過他分類和整理垃圾的行為可以判斷出他有收藏癖的傾向。

綜上總結得出,無論一個人能力如何,想從事什麼始終要尊重個人的主觀性,激流勇退、迎難而上等詞語也詮釋了這個道理。

不想要便不要在意周圍聲音的指點與評價,想得到便努力成長去獲得,人生正是因為不同才裝點了世界的絢爛多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僅需5招,就可做到幾小時看完1本書,聽心理專家給大家出招
心理學: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