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到底是姑父親,還是姨夫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到底是姑父親,還是姨夫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首先建構「姑父」和「姨夫」的定義,「姑父」姑父指的是父親的姐姐和妹妹的丈夫,即姑姑的丈夫;而「姨夫」指的是母親的姐姐和妹妹的丈夫,即姨的丈夫。

這兩類親戚都屬於沒有血緣的親戚,是父母婆家與娘家的親戚,自然也與我們有不同的相處模式。

然而要調查與「姑父」和「姨夫」哪邊更為親密,我們便將視野落在家庭關係較為密切的農村,心理學家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如下剖析。

心理學家將視野落在農村的原因是因為農村的血緣意識更濃厚、親戚間的人口基數龐大且、居住位置近走動密切。

不同於城市親戚血緣意識相對淡薄、親戚間人口數量少、居住地分散且逢年過節才有往來,所以為保證數據的嚴謹性,農村有著天然的統計優勢。

在農村不難發現,汪家村、李家村的村名屢見不鮮,可見農村對姓氏為表徵下凝聚的家族關係較為重視,宗祠等設施的設立也可以佐證對同姓氏親人的重視程度,往往這樣的人間關係更密切。

農村也是傳統封建思想較為濃厚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其中之一便是「性別歧視」。

長輩認為只有兒子才能夠傳宗接代,使下一代的姓氏與族群一致,達到族群的可持續發展及延續,而女兒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總結中可見其地位。

女兒出嫁後便隸屬男方,生的孩子跟男方的姓氏,因此對女兒往往沒有對兒子那般重視。

反向思維,「姑父」和「姨夫」作為傳承姓氏的中堅力量雖然與我們自身沒有直接血緣關係,但是從我們逢年過節經常去父親一方的家族中可得出,我們遇到「姑父」的幾率是要遠大於「姨夫」的。

更多的接觸機會奠定了更濃厚的情感基礎,接觸的次數決定了交流的次數,充足的交流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為日後的再見創造可能。所以遇見「姑父」的機會多於「姨夫」使得情感偏向「姑父」提供可能。

心理學家對於親情的定義也是:血緣 相處,代表著即使有血緣關係,沒有足夠的接觸總時長也會淡化血緣關係的羈絆。

同理,相處總時長足夠,血緣關係往往是錦上添花。

接觸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指出,人會隨著接觸頻率的增加而更為親密。接觸次數的增加也是變相接觸磨合,接觸磨合是親密與摩擦的集合詞,代表了不僅有優點被發現,也會有不足被發掘。

但正是從這種有哭有笑的生動的交流中奠定了情感基礎,而人與人之間淡薄的情感之間往往是因為溝通不足,因為不認識,所以不必了解。

所以與「姑父」的親近是歷史規律的必然,符合客觀規律,而相對「姑父」而言的「姨夫」便很少接觸,因為是母親一方的親戚,在大多數時間母親想要接觸自家親戚就有一定難度,所以見到「姨夫」的次數便更少,自然就沒那麼親近。

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家族聚會時是兩邊親戚一起過,或者去完父親的一邊再去母親的一邊,那樣接觸「姑父」和「姨夫」的頻率基本一致,那麼與誰更親近完全是看「姑父」和「姨夫」的個人魅力。

如果重大節日去父親的一遍的話,而平時母親與自家親戚接觸較為頻繁,那麼見「姨夫」的頻率就會遠超於見「姑父」,對「姨夫」的感情更甚於「姑父」便具有實操性。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大量勞動力向城市遷移,也會出現本身連父母都很少接觸的狀態,繁忙的城市生活使得年到終了親戚也難以走動,便會出現「姑父」和「姨夫」都難以接觸的情況。

這種情況與城市調查結果相同,因為城市人口流動性大的特點,且尋找本市健全的家族難度係數過大,使得城市調查結果不具有落地性和實操性。

城市人口具有曾經少生優生的特點,本身大部分人的家族人數基數少,許多人沒有「姑父」和「姨夫」,實驗的推進更不具有實操性。

總結而言,依據農村調查大數據,對「姑父」的親近程度超過了「姨夫」,主要原因是總體經常走動於父親的家族,高頻的走動、接觸、交流使自身與「姑父」的熟悉度更高、更為親近。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什麼?答案你可能想像不到
夢中出現這3大信號,代表大吉?心理學家告訴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