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你所有的焦慮,其實都源於一個問題

心理學:你所有的焦慮,其實都源於一個問題

隨著本科教育投入力度加大,社會整體學歷水平的提升,社會競爭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劇。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與生活慢慢難以協調,人們被找工作、剛需房、求伴侶、漲工資的慾望和需求所支配。

但是無論怎樣全面的規劃自己的人生,我們還是會感到焦慮,而且這種焦慮往往建立在我們已經擁有了明確的人生規劃,對客觀事物建立了一定認識基礎的情況下。

清醒的焦慮,使得人焦慮不安、神情恍惚、難以專註,影響工作效率的同時,模糊了人們對幸福感真正的渴求。

對於這種情況,心理學家表示,其實在形式各樣的焦慮之下,我們都被一個問題干擾著,儘管我們存在著差異性的原因。

心理學專家的研究證實,喪失對事物的掌控使我們陷入漩渦式焦慮。漩渦式焦慮顧名思義,好似航海的帆船遇到漩渦,無力的只能看著船靠近深淵。

究其根本,緊扣了無力感和不確定性。

掌控的缺失會讓人產生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會失去安全感,失去安全感自然引發無力感和焦慮感。前人總結說:「一切困難的形成都是因為當事人能力不足」。

所以我們改變現狀的方法論也在其中,便是無論想與不想,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

這要求我們不要去想悲觀的後果,不要去猜想無謂的過程,依據規劃按部就班,專心做到當下,盡人事再知天命。

例如父母總是會擔憂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孩子的成績,這在無形之中也造成了孩子的壓力,使得成績成為了孩子成敗的指向標,故此「考試焦慮」應運而生。

顯而易見,「考試焦慮」是孩子不確定自己能否發揮好而給自己預先設定的心理障礙,對成績的不確定性造成了孩子本身的不安和惶恐,這種感覺在考試前尤甚。

在考試中面臨不會的考題會造成這樣的想法達到頂峰,最終沉澱於考試後。

同理,能否找到心儀的工作、能否得到符合預期的薪水、伴侶整體是否符合自身心理預期,這些不確定都可以輕易的造成一個人的焦慮。

心理諮詢師將這種對未來是否符合心理預期的焦慮進行了深度剖析,得出結果: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焦慮

對自己能力不足的焦慮

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知識量豐富,但苦於未曾實踐,所以將自己困於想像的一方天地,別人進不來,自己也出不去;另一種是面對未知的環境或者目標,對未知本身的焦慮。

前者日常便細膩敏感,接觸過許多人許多事使得他們本身對世界有一套自己的切入理論,正如「讀過厚黑學,方曉社會險惡」,「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

一般在沒有社會閱歷的當下懂得太多,反而會造成自己的焦慮和惶恐,使自己停滯不前。

而對於自己能力不足所感到焦慮,是社會閱歷少,本身卻處於經常擔憂、時常驚懼的緊繃狀態,平時便像驚弓之鳥,草木皆兵,平時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遇到人多的社交場合便會緊張臉紅、手心出汗,產生各種生理表徵。

對自己能力不足的焦慮常常縈繞在我們心間,常見於有進取心,渴望不斷進步、對自己有正確認識的人之間,擔憂自身能否適應不斷飛速發展的社會現狀,對自己的能力始終不滿意渴望更加進步等。

往往這種心情在群體之間流轉,當自身的焦慮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後,會選擇向朋友傾訴,而優秀的人往往與優秀的人在一起,於是這種焦慮便具有小範圍傳遞性。

方法論指出,人在焦慮的當下往往是效率開始變低的節點。

當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精力被分散,持續堅持的意志被削弱,便會導致工作結果受到直接影響。

所以輕度焦慮患者可以暫時放下手中工作,專心將思維喚回,不要胡思亂想,暗示自己一味陷入被動焦慮是無意義的行為,不如主動擊破。嚴重焦慮患者便需要完全放下手中工作,與兩三親朋好友一同看看電影、聽聽音樂、投入到自己的興趣點中。

總結而言,焦慮是把雙刃劍,過度的焦慮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而適度的焦慮會激發人的進取心,使人積極向上。

認清自己能力的優缺點,向減緩或消除自身的焦慮的方向做更多的努力。

用正確的心態面對焦慮,樂觀向上。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童年時期有過這3種經歷的人,骨子裡自卑,羞恥感強烈
有2種存錢方式,很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