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BBC紀錄片揭露殘酷潛規則:窮人並非不努力、沒機會、基因不好

BBC紀錄片揭露殘酷潛規則:窮人並非不努力、沒機會、基因不好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進程中,有一部偉大的紀錄片——《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於1964年開始拍攝,至2015年一共花費49年的時間跟蹤了14位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

與導演預想的情況一樣,這些孩子在完成拍攝時的結局,大多都和他們出生時的境遇一致。來自上流階層的孩子依舊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而來自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並沒有超越原有的階層,過著貧窮的生活。

有的觀眾對此評論道:「我們人生的結局,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定好了。」

導致這些結果的原因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基因不好?還是他們沒有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

其實,在紀錄片中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窮人並非不努力、沒機會、基因不好,而是這些孩子的父母沒有積極引導他們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他們的價值觀中只注重眼前的歡愉,缺乏長遠規劃的眼光。

人生規劃

在片中,來自富人階層的孩子普遍在小學階段就已對未來有了規劃,他們的奮鬥目標就是要成為律師、大學講師這樣光鮮靚麗的人物。

這些孩子在7歲時就已經開始閱讀《觀察家》和《金融報》一類的刊物,他們的父母會引導他們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如家長所願,他們的人生一直按照規劃的軌跡在運行,比如,安德魯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就成為了一名律師,繼續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不會為生計發愁。

在邁克爾和丹尼爾所著的《生命向前》一書中,也提到了人生規劃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時期以及不同的社會角色扮演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放棄人生。我們需要從迷茫、挫敗的人生中認識自己,進行自我管理。

作者還堅持鼓勵大眾提前做好人生規劃以對抗那些人生中的不確定。

而來自社會底層的孩子們,恰恰缺乏對人生的規劃。

他們的父母並不會強調希望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更不會對他們的學業以及品行提出要求。

這些孩子因為缺少管束以及缺乏目標,有的早早輟學,有的到中年時也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如果不是靠政府的救濟金支持,可能都無法生存下去。

心理學中經常會提到「動力」一詞,它被解釋為一種原始的內部驅動力,促使我們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如果說原始的驅動力來自內部的話,那目標和由目標所衍生的期待,就是促進我們成長的外部力量。

在管理心理學中,維克托·弗魯姆(Victor H.Vroom)曾提到過一個工作中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他認為人的激動力量=期望值x效價。期望值是個人對目標的把握程度,由我們根據個人的經驗判斷得出;效價則是該目標對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

上層社會的孩子因為對自己一直有所要求,所以不停地在完成規劃中的內容,也因此增長了能力,獲得了相應的個人經驗。

他們所希望達到的目標,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個人需要,長此以往,就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而底層社會的孩子,從小就缺乏這種持續性的動力,成年後就算醒悟,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並且,這種努力也不一定奏效。他們大多數只能選擇社會中體力要求較多的工作來做,收入也很難趕上腦力要求更多的職業。

個人機會

在這部紀錄片中,也有一位令人驚喜的孩子——尼克,他離開了自己原本的階層,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尼克的成功靠的不只是自己的努力和才幹,他恰恰是抓住了人生中一個較為公平的機會——教育。

底層的孩子只著眼於自己的家庭不如上層社會的孩子富裕,而忽視了自己也擁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也許不能徹底改變物質上的條件,但是教育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當然,有人會反駁,高學歷的員工都給低學歷的老闆打工,學習並不是那麼重要。

這之中就是受了媒體大肆吹噓的影響,少數派畢竟是低概率事件,如果你每天無所事事,只會期待這樣的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你可能會浪費一生的時間去等待。

接受更多的知識,會能讓一個人心中富有,精神上的富足遠比物質上的富足更加艱難。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它只是依據你的能力,按照你的選擇不斷地修改自己的軌跡。與其抱怨自己的出生,不如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為自己也為了下一代努力。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ehavior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研究顯示:評估婚姻關係好壞的最佳方法是,夫妻共眠方式
如果你性格內向、特別不善於交際應酬,建議從事這4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