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從不選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作品?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從不選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作品?

莫言,一位於上世紀50年代在山東出生的作家,先後創作了40餘部小說。2012年,莫言從與北島、村上春樹等優秀創作者的競爭中突出重圍,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這也是中國的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

莫言的才華並不是在這個時代才顯現出來,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的小說《紅高粱家族》就被改編成了著名影視作品《紅高粱》。

這部電影不僅斬獲了柏林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金熊獎,還捧紅了當時才出道青年演員的鞏俐以及首次執導電影作品的新人導演——張藝謀。

好的演員和好的導演都是一部作品的加分項,而優秀的劇本才是一部好作品的根基。

《紅高粱》以莫言的家鄉山東高密作為背景,展現了成長於這片黃土地人民的野性與熱情,因為劇中一些場景過於震撼與真實,這部電影也受到了不少質疑和抵制。

也許正是出於莫言創作時太過注重對現實場景的渲染,以及對反人性角色細緻刻畫的原因,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這些年,我們的語文課本一直對他的作品敬而遠之。

莫言的作品,是歷史、現實、人性與魔幻交織的產物,不同於童話中那些美好的想像,他的故事總是與人性的醜陋以及暴力血腥等情節聯繫在一起,十分不利於成長中的兒童閱讀。

世界著名文豪歌德先生曾於1774年創作過一部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書中的男主人公維特為情所困,最終選擇了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歐洲社會模仿少年維特的風潮,許多地區的自殺率一路攀升,最後政府不得不將這部作品列為禁書。

在今後對社會心理現象的研究中,這種模仿自殺的現象被菲利普斯稱作「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

生命伊始,我們就具有一種天生的攻擊驅力。

從早年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來看,攻擊是人的一種本能,它的表現形式有直接的身體攻擊、言語攻擊等。並且,從個人的整體發展趨勢來看,攻擊傾向性是一個具有中等穩定性的特質,它的力量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弱。

在早年持這種本能論觀點的心理學家的研究基礎之上,現代心理學家也注重社會經驗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從文學作品中獲取的攻擊經驗不僅會驅動我們內心的破壞力量,它還為我們的攻擊行為提供了模仿榜樣。不少人對攻擊力的宣洩存在思想誤區,認為學習這種暴力發泄的方式並無不妥,只要是向著無生命物體進行攻擊,就可以及時釋放自己的焦慮與壓力。

但經研究發現,宣洩術並不可靠,它甚至會起反作用,增強我們的攻擊慾望。

如果兒童常年生存在這種環境之下,看血腥暴力的作品,實踐具有破壞性的行為,他們的性格會受到極大影響。

有人說,莫言的作品十分「接地氣」,毫無保留地展示了艱難困苦的底層人民生活。

在他人生的前20幾年,也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黃金時期,莫言在農村生活,並且接受了饑荒年代的考驗,這些經歷使他擁有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庫。也許是這段日子的煎熬讓他對現實看得更加透徹。

與其他作家對鄉土生活的美好描寫不同,在他的筆下,農村不只是一個充滿質樸與人情味氣息的地方,在這裡,也有不少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發生。

涉世未深的兒童,對這些陰暗與骯髒的情節是難以產生共鳴的,而且,這些故事會使他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發生變化,原本美好的社會突然充斥著醜陋的面目。

雖然莫言揭開了社會的瘡疤,但他卻沒有給受傷的人一副解藥。

兒童的思想需要積極力量的引導,這些灰暗的觀念一旦形成,他們的思想便容易極端化,此後看什麼都是暗淡的,無法再感受世間的美好。

莫言的作品雖然難以走進學生的課本,但是對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啟示依舊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有自己價值觀念以及多年社會經歷的成年人,有足夠的能力承受文字中陰暗的部分。

莫言曾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雖然故事過於殘酷,但它們確實來自於真實的生活,勇於接觸不同世界的思想,你才更能確定自己珍視的是什麼,才會獲得更強的精神力量。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從心理學角度看,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90後:中國心智最健全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