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錢學森&蔣英:你會嫁給誰,早就命中注定了

錢學森&蔣英:你會嫁給誰,早就命中注定了

文 | 月明· 主播|應猶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有人說,理工男與文藝女,就像鐵軌上兩條永遠無法交融的軌道。

理工男不懂文藝女心中的星辰和大海。

文藝女也不理解,理工男聞到的大海的味道就是氯化鈉和氯化鎂混合的溶液。

這樣截然不同的兩種屬性的人,適合結婚嗎?

理工男與文藝女的骨灰級代表,錢學森與蔣英,用六十多年的婚姻,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一個是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雙博士的學霸,中國的「科技之父」「火箭之王」。

一個是從小學習音樂,留學德國的女高音聲樂家。他們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錢學森與蔣英,自幼相識,因為錢家與蔣家是世交,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與蔣英的父親蔣百里,是同窗同學。

蔣英還差點成了錢學森的妹妹。

蔣家有五個女兒,錢家只有錢學森一個兒子。一次,蔣氏夫婦帶著女兒們到錢家做客,看著蔣家五個聰明漂亮的女兒,錢均夫與妻子羨慕不已,懇求蔣家「送」他們一個女兒。

蔣氏夫婦爽快地答應了,並讓他們自己挑一個。緣份就是奇妙,錢均夫與妻子一致挑了蔣英。

那年,蔣英5歲,錢學森13歲。只是,幾個月後,由於蔣家思念女兒,又將蔣英要了回去。

這段「青梅竹馬」的生活就這樣很快結束了。

之後,錢學森開始了他的「學霸」練級,一路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飛機機械工程碩士學位,戴上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雙學位的博士帽,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而蔣英,也一直努力學習音樂,留學德國柏林音樂大學,並簽約德國最著名的唱片公司。回國後,27歲的她在上海蘭心大劇院舉行獨唱音樂會,震驚了整個上海灘。

再見蔣英,錢學森已是35歲的大齡男青年。

彼時的蔣英,氣質優雅,歌喉動人,她那雙彈奏鋼琴的手,撥亂了錢學森的心弦。

追求蔣英,錢學森將理工男的特質發揮的淋漓盡致。沒有甜言蜜語,不會製造浪漫,他翻來覆去只有一句話:「你跟我走吧」 。

顯然,跟這樣的理工男談情說愛是沒有情趣的。

但是,蔣英答應了錢學森的追求,她說愛慕他的才華。

六個星期後,他們在上海舉行了婚禮。

生命是一場未知的旅途,我們不知道在下一個轉角會遇到誰。

但只要我們一直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那麼相遇時,才會有吸引對方的資本,才能成就勢均力敵的愛情。

有人說,婚姻的難處在於,我們是和對方的優點談戀愛,卻和他的缺點生活在一起。

蔣英決定嫁給錢學森時,妹妹說:「姐,你真嫁他,不會幸福的。」

蔣英的妹妹在美國和錢學森在一個城市,她說,有次有人給錢學森介紹了一個女朋友,讓他把人家姑娘接來,結果路上他把人家姑娘丟了。

錢學森粗心嗎?不,他擅長最精密的數學計算。但是他的細心,不在日常生活上,不在兒女情長上。這對國家和人民是優點,但對蔣英,也許就是「缺點」了。

蔣英回憶說,1947年,她去美國與新婚丈夫錢學森會合,到的第一天,錢學森把她安頓好後,就去麻省理工學院上課了,蔣英獨自一人待了一天。

終於等到錢學森回來,沒想到吃過晚飯,錢學森泡了一杯茶,對蔣英說了一句 「回見!」竟獨自走進了書房,並且關上了門,一直在裡面呆到了夜裡十二點。這種習慣,錢學森保持了60多年。

換作別人,萬里尋夫遭到這樣的「冷遇」,應該早就暴跳如雷,一片雞飛狗跳了。

但是蔣英卻從未因此生氣,因為她知道,當初喜歡錢學森,是被他的學問和才華打動,不是因為他對自己有多殷勤。她支持錢學森,將他的優點變得更加熠熠生輝。

而錢學森,也不勉強蔣英做不喜歡的事。蔣英出身優越,不會做飯,他雖然想吃中國菜,但從不要求蔣英為他洗手做羹湯。

美國專欄作家米爾頓·維奧斯特在《錢博士的苦茶》中寫道:「錢和蔣英是愉快的一對兒。」

婚姻走過最初的甜蜜,在日趨平淡的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忽略當初彼此吸引的優點,而又放大了對方的不足,於是有了抱怨,產生了爭吵。

錢學森與蔣英,始終選擇與對方的優點生活在一起,並且在相互支持中,讓彼此的優點更加閃亮。

哪有什麼天生一對最般配,只不過彼此遷就包容,體諒彼此的不易,再不斷溫習當初心動時的模樣,便能在人間煙火里,越走越長。

高爾基說:「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艱難、困苦。」

1950年,錢學森準備回國,但卻遭到美國的重重阻撓。

美國海軍次長丹·金貝爾說:「他知道所有美國導彈工程的核心機密,一個錢學森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

錢學森對蔣英說:「我們走不成了,他們不讓我走,你帶兩個孩子回去吧。」

蔣英堅決拒絕了:「我不能離開你,我也要待在這裡。」

蔣英回憶說,那時候很苦,兩個孩子,一個剛會在地上爬,一個還在手裡抱著。即使這樣,她也不請保姆,因為怕保姆被移民局收買,監視錢學森的一舉一動。

蔣英放棄歌唱事業,斂去一切光芒,操持家務,學習燒菜做飯,洗衣帶孩子。

而錢學森,常常要求蔣英為她演奏鋼琴曲,他知道,只有在彈琴的時候,蔣英才能忘記眼前的煩惱,才是真正快樂的。

他還買了一支竹笛,和蔣英的吉他合奏,這是他們5年軟禁生活中少有的快樂時光。

生活的低谷期,是婚姻的試金石。錢學森與蔣英,在長達5年的異國軟禁生活中,彼此陪伴、相互慰藉。

輕易能拆散的,不是愛。愛,就是相濡以沫也要在一起,不然,江湖雖好,卻無處為家。

《父母愛情》中,江德福與安傑,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一個來自農村,吃飯喜歡吧唧嘴,吃牛排用筷子,說話粗聲大氣。

一個是新貴族的小姐,熱愛文學,喜歡咖啡。

他們在彼此嫌棄中,幸福地生活了一輩子。到最後,安傑吃飯喜歡吧唧嘴,江德福睡覺則一定要穿睡衣。他們活成了彼此的模樣。

婚姻中,活成彼此的模樣,不是沒了自己,而是對對方與自己不同地方的包容、允許,甚至是支持。

蔣英回憶說:「我們常常一起去聽音樂,看美展。我們的業餘生活始終充滿著藝術氣息。不知為什麼,我喜歡的,他也喜歡……」

1991年,錢學森在大會堂即興演講中說:「我結婚44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蔣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與我的專業相差很遠,但是她給我介紹了音樂藝術,使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

六十多年的婚姻中,他們互相磨合與熏陶,共同抵擋命運中的風霜雪雨,也攜手共享自己創造的無尚榮光。

兩個人一路同行,如果興趣一致,愛好相同,那固然是可喜的,能減少很多摩擦。

但如果是兩種屬性,而又選擇了同行,那就要在遇到歧路時積極溝通,跌倒時互相扶持,風雨來臨時不離不棄。

更重要的是,漫漫長路中,我們要懂得欣賞彼此的不同,這是我們的見識和格局,也能豐富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在自己的領域之外,看到更多更美的風景。

兩個人在一起,不要再問合不合適,只問願不願意。願意,便能過好這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現代版林徽因」爆火:飽讀群書的女人,人生真的會不一樣
《千與千尋》: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