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致良知的三重功夫

王陽明:致良知的三重功夫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作者:鄒小祥

來源:心學(yangmingxinxue)

王陽明先生的核心思想,公認的總結是三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而先生晚年說過,「自滁州到今,亦較過幾番。只是致良知三字無病。」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最核心的思想。

心學的學習,心學的修行,心學的精髓,關鍵都在這三個字:致-良-知!

到底什麼是致良知?到底如何致良知?

其實懂得了什麼是致良知,也就會知道如何致良知。

致良知有三層含義,也可以說是三種意識、三種境界、三種功夫,因是逐一遞進,也是三重境界、三重功夫!

這三重功夫,全藏在「致良知」三個字里。

這三重功夫,就是:知、良知、致良知!

01

「知」的功夫

「知」是覺知的意思,用王陽明先生的話,就是「省察」。

知的主體是自己,客體包括自己,也包括相關的人、事、物。

知,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省察自己、覺知自己。

「知」是致良知的基本功夫。

心學的學習,致良知的修行,都從「知」開始。

「知」的反面,是「不知」,是喪失或缺乏省察自己的意識,是隨波逐流,是盲目、任性、隨意。

我們在走路時,如果很清楚的知道並隨時提醒自己現在在哪裡、要到哪裡去、還有哪些路要走,這是「知」;如果任由著自己往前走,不去考慮現在在哪裡、要到哪裡去、還有哪些路要走,這是「不知」。

與人爭吵時,內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爭論什麼,為什麼爭,自己要什麼結果,分歧在哪裡,這是「知」;如果只知你來言我去語,沒完沒了的吵,這就是「不知」。

有知的意識,走路時能夠少走彎路,行事時能夠就事論事、促進問題解決和實現目標。

知,是內心對自己時刻的提醒。

知,既包括一人獨處時的自省反思,也包括做人做事過程中的內心獨白。

在情緒激動、情形緊急時,知是讓自己要冷靜應對的內在提醒,有時甚至是將自己從失控狀態中拉回理性的當頭棒喝。

知是一種意識,一種習慣,一種能力,一種功夫!

知什麼?

知人、知己、知善惡對錯、知天理、知萬事。知有深淺、知有高低、知有大小、知有多少,這因人而異,不必強求!

但知的意識與習慣,均是人人可以修得;知的功夫,人人可以擁有!

有覺知自己的意識,形成省察自己的習慣,就已經進入致良知的一重境界,就已經擁有了致良知的基本功夫!

02

「良知」的功夫

良知,就是知善知惡。

陽明先生四句教中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知善知惡是致良知的第二重功夫。

心學的學習,致良知的修行,都要在知善知惡方面狠下功夫,方能得到真正的精進。

社會的進步、人類的進步,是從黑暗走向光明,是從野蠻走向文明,是在為善去惡中走向止於至善的境界。

而只有知善知惡,才能為善去惡。

「良知」的反面,是「沒良知」,是「麻木」,是缺乏良知的意識,是不分對錯、不分善惡。

沒有良知意識,人生就會失去方向。

每個人都要面對大千世界、萬事萬物,每個事物都有這樣那樣的可能的選擇。我們選擇依據什麼呢?如果我們有善惡的判斷,並且選擇善而不選擇惡,那我們就已經進入了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的境界。

有知善知善、為善去惡的意識,能夠讓我們多做正確選擇,少犯錯誤。

良知是引領自己行走於茫茫黑夜的指路明燈,良知是支撐自己跨越險惡泥潭的神秘力量。

良知也是一種意識,一種習慣,一種能力,一種功夫!

善惡對錯,涉及方方面面。善中有惡、惡中有善,有時此情為善、有時彼景則為惡。

知善知惡有認識水平高低、經驗多寡。甚至因個體局限、環境局限、時代局限,人有時會有以善為惡、以惡為善的情形。

為善去惡也有個體行為能力大小、自控能力大小的差異,甚至有知善而未為、知善而不為,或者知惡卻仍繼續為之的情形。

致良知的第二重境界,要求的是知善知惡。

知善知惡的意識,是人人可以擁有;為善去惡的習慣,也是人人可以形成。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的功夫,人人可習之!

擁有了良知意識,日復一日的提示自己知善知惡、為善去惡,那些以善為惡、以惡為善、知善而不為、知惡仍為之的情形,終將會越來越少。

擁有了良知意識,形成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的習慣,就已經進入致良知的第二重境界,就已經擁有了致良知的精進功夫!

03

「致良知」的功夫

致良知,就是達到真正的良知。

什麼是真正的良知?就是世界上存在一個最善、最正確的標準,這就是大道,這就是至善,這是天理、公理,這就是陽明先生講的良知本體,就是沒有一絲灰塵的明鏡,就是聖人的心。

這是致良知的第三重境界,也是第三重功夫。

在致良知的第二重境界中,在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的過程中,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因個體的差異,每個人對善惡的判斷標準是可能不一樣的。很可能存在一些我們以為是善的、要去做的東西,而實際上按照天理卻不是善的。也可能存在一些東西,我們以為是惡的,而實際上按照天理卻不是惡的。

我們普通的個體很難去體驗這個大道、至善、天理、良知本體、聖人之心為何物,但我們可以有一種意識,那就是通過我們的感悟,通過我們的誠意,通過我們的格物,通過我們的身體力行,讓自己所覺知、踐行的善,與我們理解的至善天理相對比,用我們理解的至善天理來修正、校對、調整自己的認識與行為,從而使我們覺知、踐行的善向至善天理髮展,儘可能的接近至善天理。

如果我們擁有了這樣一種意識,我們形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我們就已經在習練「致良知」的第三重功夫,我們就已經進入「致良知」的第三重境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用致良知的方法,按今天的標準去評判,即使是陽明先生本人,也存在不是至善的方面,甚至存在以惡為善的方面。在500年前的封建社會,陽明先生也極力讚美女性在丈夫死後要守寡,而今天來看這根本不是至善的內容,但這完全不影響陽明先生有著致良知的最高境界。

大道至簡。唯「致良知」。

封面來源:2019「大美祖國」全國攝影作品徵集活動

封面圖片作者:何玉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婚姻的三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真正的見世面,到最後都是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