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真正活明白了的人,心中根本就沒有敵人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真正活明白了的人,心中根本就沒有敵人

哲學家叔本華認為,每個人的幸福程度基本上取決於我們自身,即取決於我們的個性。

但我們經常容易忽視這一點,我們把運氣、金錢,以及我們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當作判斷幸福的指標。這無疑會讓我們離幸福越來越遠。

把他人當敵人,是自我攻擊行為

心理大師榮格曾說過:對於普通人來說,一生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接受自己。

事實上,越優秀的人越知道利用競爭的正面意義,他們會看到他人的優點並努力超越,而不是在心中一味的嫉妒和貶低對方。

一個優秀的人擁有智商、權力、財富、美貌、自控力等特質後,社會認可和價值感也就隨之而來,這些感受最終都會轉化為「自我認同」,很多時候我們過於強調心態建設而忽視了實踐的作用。

如果你沒有真本事,再多的自我安慰也只是海市蟄樓而已。

所以優秀的人很少把別人當作敵人,因為他們在「社會價值評判體系」中處於優勢,他們也更能利用好優勢去創造新的社會認同。

價值評判體系

有很多人都看得到別人的努力和付出,但是他們卻掙扎於拖延症和懶惰。

我們因為社會價值評價體系的影響,都想要變成更好的樣子,然而我們往往只看到了他人的好,卻沒有去考慮那是否是我們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社會價值評判體系」是一種「評判體系」,所有的「評判體系」都意味著一定的高低之分,它本身就產生於比較之中。

在過去,買一根一塊錢的冰棒我們都能開心很久,現在一個十塊錢的冰淇淋掉了我們也不會心疼。過去認為有份穩定的工作就是很好的生活條件了,現如今沒有車沒有房就意味著你是一個窮人。

人的優越感和自我認同感就是來自於處於某一評判系統中的相對高位。

當你處於低位時,不一定意味著你沒有實力。

就好比現在很多國內的高中生,在國外都能考上很優秀的大學,但是在國內他們可能只能上一個普通大學。這是由「評判體系」的對比產生的。

如果你總是想要和他人比較,那麼總會有比你更高的價值體系出現,這是一個令人焦慮的死循環。

如何活得更通透?

摘掉競爭眼睛,學會欣賞自己

總是把別人當成敵人其實也是一種對自己的不接納,我們只有摘掉競爭勝負的眼鏡才能看到更特別的自己。我們可以每天寫關於自己的欣賞日記,是一個幫助自己發現自身優勢的好方法。

每天晚上睡前都可以寫下 5 個今天做得不錯的事情,除了寫自己,還要寫一點你今天發現別人身上出現的優點。

常懷感恩之心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易之處,我們應該感恩對方的付出,而不是一味地指責他人。 時間長了,我們對待自己也會更加寬容。

減少對他人的評價

當你不自覺地想要去評價他人時,要問自己一些對此有幫助的問題:這個人身上有什麼特質是我身上也有的?他/她在這個方面與我是有多相像?

這個辦法會將你的注意力從你和他人之間不同點的比較轉移到你們之間的相同點上。這樣你會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朋友。

不在意他人的評價

作家阿蘭·德波頓的《身份的焦慮》說:「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的自我感覺和自我認同完全受制於周圍的人對我們的評價……」

比如,我們發朋友圈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去關注自己的點贊數,一些心思敏感的人甚至會認真去看誰經常關注自己,誰又從來不關心自己。

看到某人特別受歡迎,一些人心中會有一種不如別人的挫敗感。因為我們是通過他人的反饋才建立起了對自我形象的認知,而點贊顯然是一種直觀的反饋。

久而久之人們對朋友圈內容本身的意義也就不再關注了。

相比之下,微博、微信等國內社交應用軟體一直都向所有用戶顯示點贊的數目。

此時不妨思考,我們發表動態/分享心情等等真的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贊嗎?

或許當你觀念擺正以後,朋友圈才開始有了它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真正活明白的人,心胸寬廣,海納百川。他們的心中沒有敵人,只有通透。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拒絕生孩子,是新時代年輕人有擔當的表現
心理學:和父親關係不好的人,會形成三種優秀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