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戴安瀾的部下鄭庭笈,1959年被第一批特赦,晚年結局如何?

戴安瀾的部下鄭庭笈,1959年被第一批特赦,晚年結局如何?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嗎?過去有很多被俘的國民黨高官都被關在那裡,不過國家並沒有將他們關一輩子,接受改造以及在思想上已經有了新覺悟的國軍將領大部分都得到了特赦。

1959年,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開始固定特赦戰犯,杜聿明、王耀武等人就是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在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當中,有一位戰犯名叫鄭庭笈,他曾是民族英雄戴安瀾的部下,戴安瀾犧牲後,正是由鄭庭笈指揮,200師殘部才能安全撤退回國。

鄭庭笈畢業於家喻戶曉的黃埔學校,他一生立過兩次較為聞名的戰功,一次是在崑崙關戰役中。當時抗日戰爭進行到關鍵階段,崑崙關作為一個國際對華援助的重要關口,如果被日軍佔領,那麼中國將會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是以蔣介石經過深思熟慮後,花了很多心思來布置這次戰役。雖然大家鬥志高昂,但是形勢嚴峻,每個人都沒把握能百分百必勝的把握。就在這時,鄭庭笈有了個重大發現,他收到情報,日軍高層有一個集體會議要開,這意味著所有軍階高的指揮將領都會集結到一處,鄭庭笈利用這次會議將他們一鍋端,成功使日寇內部大亂,再加上重型武器大炮等狂風暴雨式的碾壓,最終崑崙關守住了。

鄭庭笈第二件光輝戰績發生在同古保衛戰,這場戰役中大家可能只記住了說出「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的黃景升,然而鄭庭笈亦在其中出了不少力。當時的黃景升是200師598團副團長,而團長正是鄭庭笈。

如果說黃景升的犧牲奠定了這場戰役的勝利,可真正圓滿為這場戰役收尾的卻是鄭庭笈。後來遠征軍在撤退的過程中遭到日軍的包圍,200師的師長戴安瀾更是英勇就義。後來鄭庭笈帶著這支部隊突破了日軍自殺式的衝擊,打出了朗科大突圍,把200師殘部安全帶回國內,自此以後,舉國上下都知道了鄭庭笈其人。

解放戰爭期間,鄭庭笈被俘,然後與黃維、廖耀湘等國民黨高級將領一起被關進功德林戰犯所改造。與黃維、廖耀湘不同,鄭庭笈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很強,他很快就對我黨有了全新的認識。在接受全面的改造後,1959年,鄭庭笈被第一批特赦。

出獄後鄭庭笈一度生活很窘迫,組織便為他安排了一個較為清閑的工作,讓他擔任了全國政協文史專員,鄭庭笈在此期間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晚年的鄭庭笈一直為兩岸統一而奔波忙碌,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過去那些國民黨高級將領中,鄭庭笈算是結局比較好的了。

在歲月的長河中,鄭庭笈曾經走過錯路,可好在他還是站在了人民的這一邊。1996年,鄭庭笈去世,終年91歲。

參考資料:

《歸宿——鄭庭笈將軍傳》歐大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白崇禧的真正死因是什麼?為何民間流傳出多種說法?
王耀武被蔣介石重用是有原因的,不僅能征善戰,而且情商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