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年入5000萬的papi醬,不配在互聯網上做獨立女性

年入5000萬的papi醬,不配在互聯網上做獨立女性

轉載自鳳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初為人母的papi醬怎麼也想不到,只因為在母親節這天發了一張抱著孩子的照片,就被人罵上了熱搜。

和莫名陷入輿論漩渦的papi醬一樣,圍觀群眾同樣也有很多問號。這次話題的爭議點,不在於育兒不當,不在於道德問題,而是因為孩子居然隨了父姓!

爭議的焦點還是也上過熱搜的那三個字——冠姓權

孩子隨父姓,

「獨立女性人設崩了」?

微博中,初為人母的Papi醬感慨「為母則累」,配上了自己抱著孩子沒有濾鏡的素顏照片,面容稍顯憔悴。

原本是心酸又溫暖的內容,帶著特有的papi式幽默。

卻有不少網友看出了點不一樣的味道,他們從Papi醬點贊的另一條視頻中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Papi的孩子居然隨父姓胡!

有網友站出來直指Papi醬人設翻車:

獨立女性人設的博主,怎麼能生孩子呢?

即使生孩子,孩子怎麼能隨父姓呢!

這是對其他獨立女性的背叛。

發言越發酵越激烈,後來網友乾脆指責Papi醬是「強奴勁驢」:

「男權病病入膏肓」:

「長了驢腦」:

上面的詞語中有不少「黑話」,可以說,正常人想讀懂還是挺不容易的。經過編輯部刻苦衝浪鑽研,名詞解釋如下:

「婚驢」——因為結了婚,所以女人變成吃苦奉獻、一心扛大鼎的驢。

「扛鼎」——與上述「婚驢」配套使用,婚驢的丈夫也就成了「鼎」或者「大鼎」。

「強奴勁驢」——有能力自立卻選擇扶持夫家的女性。

很難想像發明這些難聽辭彙的人同時也自詡「女權」。稱呼其他已婚女性為「婚驢」,這難道不是對同性滿滿的惡意?詞語里滿是對同性權益的踐踏,這也叫「女權」?

在他們眼裡,靠個人努力獲得2200萬融資,捐贈給母校設立獎學金的Papi醬、一直以來人格獨立的Papi醬,因為「和男人」結了婚,「為男人」生了孩子還冠以夫姓,就變成了家畜,拖了獨立女性後腿。

冠姓權重要,

但決定權屬於家庭

大家也許還記得,上個月論文姐為爭奪冠姓權離婚的事情。

當時我們對女性冠姓權問題分析和總結如下:

1. 父姓是古代以男性為中心的父系宗族社會留下的印記。女性不僅出生時要隨父姓,出嫁後還要冠夫姓,父姓的確是一種男權社會的符號和化身。

2. 新中國成立後,女性地位大幅提高。婦女出嫁冠夫姓這一習俗已被廢除,同時法律規定孩子跟誰姓應由夫妻雙方的商量決定,可以跟父親姓,也可以隨母親姓。

3.冠姓權引發的巨大爭議,恰好證明了它的重要性。

我們抱著最大的善意,呼籲對言語較為激進、勇敢爭取自己孩子冠姓權的女性持更包容的態度。

畢竟,有人掀屋頂,才可能給其他人開窗。由此引發社會對歷史與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慣例」的反思比其他的都更重要。

而且,同樣的評論在這次爭議中也出現了。冠姓權有什麼好爭的,「孩子跟母親姓不也還是跟外公姓?」?針對這種嘲諷,我們也認為不必過於苛刻,再往前追溯,人類還有母系氏族呢。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改變從來都是從此時此刻開始。

但可惜的是,從論文姐主動離婚到此次papi醬被罵,部分網友對「冠姓權」的追求卻已經變味了。

論文姐因冠姓權離婚,是針對自己的私生活陳述自己的女權理念,這無可厚非。

但是這一次把papi醬罵成「婚驢」的人,卻是在蠻橫地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事準則硬扣在別人身上。

於法於理,papi醬的孩子跟誰姓,是她和老胡商量的結果,其他人根本沒資格干預。

而怒髮衝冠的網友,直接把papi醬打成了「倒貼貨」。

他們不僅要papi醬爭取冠姓權,還要她變成這樣拜金又勢利的「偽女權標兵」。

對別人的私生活指手畫腳,實則是對其他女性的苛責與霸凌。

與其說這也是「女權」,倒不如說更像是對她們最討厭的男權中「爹味」一面的復刻。

黨同伐異,專橫獨斷,凌駕別人的一生……

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極端?

事實只有一個,

但觀點可以有很多個

這可能並不僅僅是極端女權問題,papi醬的經歷的更像是當代互聯網生態的縮影。

這個世界上事實只有一個,但觀點可以有很多個。

但很多人始終無法理解這一點。

他們的眼中,觀點是唯一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只要是不一樣的聲音,就要被壓制與貶低:

我是女權主義者,你孩子居然冠夫姓,那你就是牲畜,是驢。

我討厭狗,你居然養狗還為它治病花錢,那你就是狗奴,有毛病。

我已婚,你居然是單身主義,那你一定心理問題。

……

一句求同存異,一句百花齊放。說了這麼多年,卻始終沒能做到。

母親節僅僅才過去一天,這一天里,對於papi醬的指摘,一直在不斷被放大和誤讀。重點不在於papi醬說了什麼,而是網友們能從中解讀出什麼。

一百個人眼裡,papi醬這個人就能被扒出一百個錯誤。

更有甚者,已經開始挖墳式的去挖掘papi醬過往的視頻和言論,誓要從其中揪出一個錯誤。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現在的中文網路,每隔幾天就要批鬥一個人。」「不,是每一天。」

「已經不是一個不小心就會因為不夠嚴謹的發言就會踩到糞坑的情況了,而是一旦發言,就可能被扣上屎帽子,被糞坑追著跑。

從「我不贊成你但我捍衛你說話權利」,到"觀點不同,就是仇敵",再到「消滅所有不同的聲音」。

什麼都不能做,什麼都不能說。歧視女性,地域黑,賣國賊,帽子說扣就扣,隨手舉報更是網友們順手拈來的武器。

有不少作家都選擇退出了社交平台,從此不再發聲。剩下的,也要學會謹言慎行,具體請參考下文@榮大一姐?的示範。

可惜的是,這段後綴無數,求生欲超強的微博文案示範,在網友眼裡依舊是漏洞百出,紛紛用反串的辦法進行現場教學。

可以質疑博主「雙標」:

「華盛頓熱你怎麼不說,雙標狗」

「非洲比我們更熱,你怎麼不說?為什麼單單挑北京說熱?你立場站哪裡了?你的動機就是抹黑。」

可以質疑博主屁股坐歪,是別有用心:

「你居然只說北京熱,北京也有那麼多天氣舒適的日子你就視而不見了?我看你就是屁股坐歪了,專門勾結外地人唱衰北京。」

「太長不看。但以前就發現你屁股歪,想必不是什麼好話。」

還提醒博主注意自己的身份,不顧全大局::

「你作為公眾人物,公開評論天氣,不想想會在社會上造成多大影響嗎?」

「這個博主,早不說北京熱,晚不說北京熱,偏偏在這個時候喊起北京熱了?什麼意思?裡應外合配合外網說北京熱唄?博主夾帶私貨還以為別人看不出來,樓下當心不要被帶節奏了。」

滾出」言論和地域歧視言論的反串自然也沒有缺席:

「滾回你老家去。」、「博主這是地域歧視」

「為什麼你只說北京熱?難道宜昌就不熱了?我們不是首都」。

「非我北京人,其心必異。老祖宗說的果然沒錯,北京提供了這麼好的環境給你們,你竟然說熱,真是白眼狼」"

下午的時候,被罵了好一陣子的papi醬置頂了她去年的一條視頻作品——如何說話不被挑刺

一句話背後,是無數個敏感詞警察。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有76億人。我們都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環境,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就女性權利而言,不結婚,是一種觀點;不生育,是一種觀點;生育孩子隨母姓,也是一種觀點。按照你自己的觀點,過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人可以置喙。

但同樣,沒有人可以強迫別人遵從他的意願生活。那是別人的生活,不是你的。

「不按我說的做,就是錯的,我是唯一的真理。」——這不是觀點不同,這是邪教。

本文轉載自有態度、有溫度、有趣味的微信公眾號【鳳凰WEEKLY】。關注鳳凰WEEKLY,帶您成為市井中最有深度的靈魂。

◆?◆?◆

我一直在這裡

只為和你相遇

點擊上圖,購買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46歲何炅私密行程曝光,驚呆20萬網友:一個人越優秀,越努力
被嫌棄的楊冪&被懷孕的陳喬恩:女明星談個戀愛,不必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