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詩欣賞 山居詩之二

禪詩欣賞 山居詩之二

石屋清珙,元朝高僧,臨濟宗第十八代禪僧,住浙江吳興霞霧山。

「萬境萬機俱寢息,一知一見盡消融」,萬境萬塵,萬有萬面,整個虛空大地俱皆消損,無有生滅,不凈不染,亦無去來;一切情識、一切知見、一切分別盡自消融,如如不動,住平等觀。

對於證悟本來的禪師來說 ,從外部的物質妄塵世界到內在的根識妄念世界,皆是緣起而性空,性空不礙緣起,此中本無實性可得,更何有塵埃可染?

「閑閑兩耳全無用,坐到晨雞與暮鍾」,禪師完全進入一種心無所住的大空三昧――遠離一切有無、是非、善惡,根塵俱忘,時空悉泯,能所雙亡。禪宗講究轉身一路,要從勝境上轉身下來,回歸平常。雖然物質世界的現象遷謝不停,有成有壞,而真性卻不動不搖,彷彿兩耳閑閑無用。此時的詩僧宛若成為無依道人,「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觸界不被觸惑,入法界不被法惑。所以達六種色聲香味觸法,皆是空相,不能系此無依道人」(《臨濟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光孝寺 的精彩文章:

禪詩欣賞 風鈴
靜心正坐法:交通心腎,培元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