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阿毗達摩第六講-色法:四大之地界、水界

阿毗達摩第六講-色法:四大之地界、水界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阿毗達摩第六講

色法—四大之地界、水界

各位晚上好!準備好了嗎,開始我們愉快的學習之旅。我們一起來禮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昨天我們講到了什麼是世俗諦?什麼是究竟諦?《阿毗達摩》裡面所講的都是究竟諦。究竟諦一共只分成四類,第一個是心法、第二個是心所法,這二個是屬於名法,名字的名,指代的是精神世界,還有第三個是色法,色法指的是物質。這三個--心法、心所法、色法是有為法,屬於我們世間的有為法,而第四種究竟法涅槃則是超越世間的無為法。

今天我們先講色法,也就是物質的基本構成。色法是究竟諦裡面的第三個,在第六章《色之概要》裡面列舉了所有種類的色法,並且一一解釋究竟是按照什麼原則來分類的,這些色法的生起是依據什麼原因生起的,組成它們的色聚又是怎麼樣的,以及色法生起的過程,滅去的過程等等。

色,在巴利語裡面叫做rūpa,意思是變壞、破壞、壓迫、逼迫、干擾。那我們從這裡就可以明白,其實「色」這個法就涵蓋了所有一切物質的這種共性,只要是有具備這種共性的物質都屬於色法的範疇。如果我們將正念保持在身心上,對身體一直保持覺知和觀照的話,就會發現我們的身體是在不斷地變化的。我們的心就更不用說了,瞬間瞬間地變化,現在一刻和下一刻都是不一樣的,今天和明天都是不一樣的,今年和明年那更是差異很大了。所以身心是不斷在變化的。

學過現代科學的人都知道,依據現代科學和生物學來說,身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不停地新陳代謝的。新陳代謝指的是什麼,就是變化。這個就是色法的本質,不斷地變化。變化,用佛法的專業語言來說是什麼?我們前面講過的三法印里的無常,無常就是變化。像「周易」這個易字就有變化之意,周易的三個特點:變易、簡易、不易。首先第一個是變易、然後是簡易、不易,這是它的階梯,這個「易」其實講的也是變化的意思,也是講的整個器世間的變化規律。

在《相應部·應食經》裡面,佛陀說:「諸比丘,為何說色?諸比丘,變壞故,稱為色;因什麼變壞呢?因為冷變壞,因為熱變壞,因為飢變壞,因為渴變壞,因蛇、蚊、風吹日晒、爬蟲變壞。諸比丘,變壞故,稱為色。」我們冷的時候身體會起什麼變化?身體肌肉會收縮,身體會變得僵硬,對嗎?那熱的時候呢,身體就會變軟。飢餓的時候,身體也會變得虛弱。所以這個色體是不停地隨著狀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那麼蚊蟲咬呀風吹日晒等等都會導致身體的變壞,所以變壞就是色法的本質。

色這個詞其實是囊括了一切物質的根本共性,也就是變壞、破壞、壓迫、逼迫、干擾的共性。它們為什麼會變壞、破壞、壓迫、逼迫、干擾?因為是生滅法,因為緣生緣滅,有生就有滅。因為無常,所以它們受到逼迫,受到干擾。色是因緣法,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我們身體作為一個色法,也是一直在改變的。其實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我們看自己從小到大的相片,究竟哪一個是真正的我呢,是吧?!我們看到自己這個色身是在不停、不停地變化,從嬌嫩的嬰兒到滿臉皺紋的老者,事實上是沒有一個真實的人存在,但是我們卻把這個不真實的人稱為是「我」,這就是人的虛妄了。

因緣法都是無我的。無我的意思是什麼,就是沒有主宰,不能主宰的意思,就是沒有一個主宰者。如果說,這個色法是有我的,是我們能主宰的,那我們就能要求自己的身體永遠健康、永遠長壽。如果我們對它有主宰的力量,我們就完全可以要求自己這個身體保持它最好的狀態。但是這個身體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我們就很能理解色法是無我的,它是沒有主宰的,它不是我的,色不是我的。

正如佛陀在《無我相經》裡面解釋道:「如果色是我的,可以說我要色這樣、我要色那樣。但是色不是我的,所以我不能夠叫我的色要這樣、要那樣。」他這裡指的就是自己的色身,我們不能要求自己的色身這樣、那樣。這是指的是身體,身體之外的物質界它也是具有共同的特點:都是無常的,都是受逼迫的,都是變壞的,這是所有物質界的共性。無論我們的內身,還是我們的外部世界。

為什麼必須要了解色法?在《中部·大牧牛者經》裡面,佛陀說:「若不知道色,此比丘不能夠於此法、律中成長。」法和律是指世尊的所有教導,律就是行持軌範,佛教徒、佛弟子、僧團裡面出家人的行持軌範。法就是經藏和論藏的合稱,因為剛開始論藏還沒有獨立成藏,所以都是以法藏來總括的。因此佛陀說:「如果你不了解色法,你就不能夠在我的教法之中成長,提升和成就。」從這裡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佛法並不是一味的唯心的,它是很客觀地面對所有的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並沒偏唯物,也沒有偏唯心,它是客觀的。

人是由五取蘊構成的,五取蘊包括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為什麼稱它為五取蘊?因為我們執取構成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為「我的」、為「我」,所以,就形成了五取蘊。那麼當我們認為有一個自我的時候,苦諦就形成了,苦就伴隨而生了,因為有我,就有我執、有我見,就會有對立產生。佛陀在《轉FL經》裡面說道:「苦諦必須被徹知,集諦必須被去除,滅諦必須被體證,道諦必須被開展。要徹知苦諦,就要觀五蘊的無常、苦、無我,所以,對於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也要有深入的觀察。觀察色法無常、苦、無我這種共性,才能徹知苦諦。

我們的身體是由千千萬萬個色聚組成的,這些色聚都是生滅法。色聚本身還不是究竟諦,而是世俗諦。為什麼?因為還有構成它的最小單位,每一粒色聚裡面都至少有八種色法,分別是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道、食素,這八種色法叫做八不離色。為什麼叫八不離色?八種互相不離開的色。這八個色法同時生起,同時滅去,同一依處,所以叫八不離色。什麼是同一依處?所有的色法必須依靠四大種色:地、水、火、風生起,所以叫做同一依處。色、香、味、食素,則是所造色。那麼什麼是四大種色,什麼是所造色,接下來就會介紹到。所有的所造色都是依靠四大種色生起的。

色法共有二大類,一個是四大種色,以及四大種色所產生的所造色,也叫做四大所造色。四大,又叫做大種色。地、水、火、風四大都擁有自己的自性:地擁有硬的自性;火擁有熱的自性;風擁有移動或壓力的自性;水則有流動、粘著的自性,所以,它們稱做四大種色,它們是一切色法的源起。所造色有24個,它們要依靠大種色才能夠生起,所以四大就很像大地一樣,而24種色就像在大地上生起來的,生出來的。四大中的每一大都是依其他三大而生起的。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地介紹一下四大種色。

四大種色

什麼叫四大種色,我們常說的四大究竟是什麼?四大種色也叫四界,就是地界、水界、火界和風界。世間一切的物質從最高、最大的山,到最小的、目前科學所能發現的夸克粒子,都是由四大種色組成的。

要研究究竟法,有四種鑒別法,也就是說每一種心法、心所法、色法都可以通過四個方面來進行鑒別、進行描述。哪四個方面?第一個是特相,特相的意思是什麼,就是特點的意思;第二個是作用,就是它能起的作用,它的功能;第三個是現起,現起就是它的表現形式,或者我們能感受到的,能體驗到的叫做現起;第四個是近因,近因是指的最直接的引發的原因。比如我們說禪定的近因是喜,喜悅會引發禪定.近因就是最直接的引發的誘因。

地 界

接下來看看地界的四種鑒別法。通過四種鑒別法來了解地界究竟是什麼。地界是擴展的元素,擴展的因素。我們從窗子向外看過去,如果能看到一大片的大地,那這一片大地是世俗諦,對嗎?!因為大地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構成的,它不是究竟諦。因為究竟諦是無法做進一步分解,是最小的單位,而且擁有自己的自性和特性。大地所擁有的自性是什麼,大地都是硬的、堅實的、鞏固的。它的這種硬的特性就是究竟諦。

地界的特相是硬,也就是說,它的特點就是硬。

地界的作用是什麼?即功能是什麼?它是為俱生的色法提供足處。俱生色法指的是什麼意思,是其他與這個地界一起生起的所有的色法,包括水界、火界、風界,還有其他伴隨而生的所造色,這都叫俱生色法。俱是伴隨的意思,就比如說我們說傢俱,與家一起、與一個家庭一起俱有的、相伴隨而有的東西,叫做傢俱。所以俱是一起的意思。生就是生起的意思。俱生色法就是一同生起的色法。足處,講的是依靠處,依止處。通俗地講就是落腳的地方,所以叫足處,足就是腳,落腳。處,是處所。俱生色法是一起生起的色法,和地一起生起的色法,有水、火、風、色、香、味、食素,這八個色法是一定會一起生起來的。這些俱生色法都是建立在地界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地的作用是作為俱生色法的立足點。

地界的現起是接受俱生色法,地能容納萬物。《易經》裡面有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就是有接納的這種功能。

地界的近因是水、火、風其他三界,因為四大是同生、同滅的,不可能分隔的,一定是同生同滅的,所以每一大都是依靠其他三大生起的。

我們體內地界最顯著的組織和器官有二十個部分。可以分成四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組是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可以簡稱為:發毛甲齒皮,這樣容易記憶,我自己就是這樣記的。因為這是三十二身分的構成部分,如果你們要修三十二身分,這是必須要記住的。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這些都是有硬、軟、粗、細、滑、澀這種特點,它們是屬於地界。

第二組是肌肉、筋健、骨、骨髓、腎,可以簡單地稱為肉筋骨髓腎這樣好記憶。

第三組是心、肝、肋膜、脾、肺。肋膜大家知道吧,就是分隔上下腹部的這一層膜。腹部呼吸的時候是肋膜的起伏。肺部吸收氣體之後,胸部的起伏導致肋膜的起伏,而肋膜的起伏導致了腹部的起伏,它是一個連續的推動的過程。

第四組是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

所以我們體內地界最顯著的有二十個部分,這二十個部分可以分成四組來記憶。但是這二十個部分並不只是由地界組成的,其他三界也是同時存在的,只是說在地界這一方面的特徵更顯著,它們都有硬、軟、滑、細、粗、澀的特徵,它們的地界的特徵比較顯著,把它劃歸到地大這一部分裡面來的。色法是不可能單獨生起的,地水火風是一定要同時生起的。好,這就是地界。

水 界

接下來介紹水界。我們看到河流的時候,第一個感覺是流動,對嗎?小溪流淌,所以流動是水的特相。河是一種世俗諦,是一個概念法,它這流動的特相才是究竟諦。

水界的作用是增長俱生色法。怎麼樣增長俱生色法呢?我們來舉幾個例子,第一個是煮飯的時候,我們洗完米,把水放進去,煮熟了之後米就膨脹,米飯的體積就比原來米粒的體積大了很多,米已經膨脹起來了,這就是水對俱生色法增長作用的一個案例。

接下來講水的現起,水的現起是把俱生色法握在一起或粘在一起。我們可以舉二個例子,第一個比如用水泥建房子,我們要把水泥粉攪拌成混凝土,對嗎?水泥粉必須加水攪拌成泥漿,再加上沙石才能成為混凝土,所以,水在這其中就有了把水泥粉粘在一起和在一起的功能。我們再來看生活中常見的,比如做饅頭、做包子。發麵的時候,麵粉裡面一定要加什麼?要加水,對么?加水之後麵粉才會成為麵糰,那水的作用就是把這些麵粉粘結在一起。所以,水的現起,它所呈現的是把俱生色法握在一起或粘著的這種特相。

我們的身體之所以能夠保持一個完整的整體,不會分散掉,那絕對是水把身體各個組成部分粘結在了一起,是體液把這個身體各個部分粘著在一起,所以才有了一個形狀。如果把體內的水界抽出來,整個身體就會分散。我們的身體或者一切物質都可以呈現不同的形態,比如有的物質是圓形的、三角形的,是因為有水把地、火、風給粘在了一起。

水的近因是地、火、風其他三界,這是跟其他三大一樣,四大它是一同生起、一同滅去的,同一依處的。

人體內的水份佔比是非常大的,嬰兒期的時候體液在整個身體重量中的佔比是80-90%,然後到了成年人的時候,體液所佔的體重是75%,到老年的時候則降到65%,所以人老的時候看上去會比較乾枯的,沒有小的時候那麼滋潤,沒有嬰兒時候那麼滋潤水靈靈的。嬰兒為什麼水靈靈的,因為水份含量很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然,初生色法它比較新鮮,所以也比較嬌嫩。

我們身體內水界最顯著的有12個部分,可以分為二組:第一組: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第二組淚、油膏、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總共是12個部分。

水界的12個部分加上地界的20個部分,就構成了32身分。這就是修四大的一種方法,32身分,觀的就是身體的20種地界與12種水界。

接下來要講火界,火界比較長,留到明天講。今天就只講地界和水界,大家先把這兩部分好好地消化一下。因為這都是跟我們自己的身體密切相關的。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到底了解多少?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體究竟是怎麼樣的,大家好好把地界和水界這兩部分,再複習一下、理解一下。今晚就講到這裡,我們一起來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育萬物 的精彩文章:

地球上的N個「人類禁區」,闖入者慎行
現代因果實錄三-40-地主與僕人